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胶鞋整鞋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释放出VOC,用Tenax TA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含VOC成分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的VOC成分被捕集于吸附管中,收集到的VOC成分通过热脱附仪解吸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并定量测定,外标法定量。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各目标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限为0.3 μg/双,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交联聚乙烯管(PE-X)和硬质聚氯乙烯管(PVC-U)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向水中的迁移测定研究。PE-HD中主要的迁移成分是2,4-二-间-丁基-苯酚(2,4.-DTBP),是酚类抗氧化剂的降解产物,除此之外降解产物还有醋、乙醛、酮、芳香烃和菇类化合物。根据塑料管接触水的极限臭味值(TON)估测,在测试的7种PE-HD管材中有5种PE-HD管的TON-4; 2种PE-HD管释放到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总量基本恒定;PEX管迁移实验显示大量的VOC迁移到水中(TON-5),其中一些迁移的VOC成分不确定;HPVC管向水中迁移的挥发性物质很少。  相似文献   

3.
政策与法规     
《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发布环保部日前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VOC物料和含VOC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VOC的来源广泛,其中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4.
杨方敏  杨帆  金科  王凯蒙  陈柏宇  王北福 《广州化工》2013,(14):114-116,132
在处理成品油油泥时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该VOC基本C1~C8之间烃类油蒸气,对人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从吸收率和成本等方面综合比较了吸附法和吸收法VOC处置技术的优缺点,得出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成本较低,效率高,处置效果好的废气处理工艺,并且满足有机废气处置后尾气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光固化乳液     
在利用光固化的粘接、涂装技术中,光固化乳液引人注目。本来光固化是以反应性齐聚物为原料,不含有挥发性成分,于VOC(挥发性有机物)规则是有效的技术.可是一般情况下,因反应性齐聚物粘度高,对粘接面或涂装面难于涂布均一。为此,既加所谓稀释单体的低分子反应性单体又加有机溶剂。稀释单体易挥发,不仅产生VOC问题,而且多数对皮肤有伤害。加有机溶剂降低粘度有悖于VOC规则。为了降低粘度而又无害,开始研究齐聚物的水中乳液。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使用HP-1非极性色谱柱、Tenax-TA吸附管与国产热解吸仪进行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分析的一种方法,并介绍了总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气相色谱图的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为分析人员在测定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聚烯烃类配混料释放异味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的问题已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汽车内饰件生产厂更重视这个指标。释放的异味和VOC来源是聚烯烃加工时产生的少量挥发性组分。为减少VOC和异味释放量,德国Wesel的BYK公司开发出新的洗提剂(strippin agent)BYK—P4200。这种表面活性材料吸附在聚丙烯(PP)载体树脂内,是一种流动性好、容易输送的粒状物料。  相似文献   

8.
国外动态     
滚筒式脱臭装置日本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开发出先进的采用活性碳纤维、K过滤的溶剂回收装置和蜂旋转器浓缩脱臭装置以及在K过滤除湿机中连续运转的滚筒式脱臭装置。过滤底板在滚筒装置中旋转,进行有机溶剂的吸附和浓缩,并联合使用氧化分解浓缩气的催化剂氧化装置。本装置最适宜于净化(脱臭)含有低浓度VOC(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气。含低浓度有机溶剂的排放气,被循环滚筒式K过滤板吸附脱臭并净化。K过滤底板连续在吸附段和解吸段之间移动,吸附溶剂的K过滤底板在解吸段被小风量的加热空气解吸,然后在吸附段吸附VOC,解吸段吸附的高浓…  相似文献   

9.
汽车内部VOC的排放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论述了汽车内部VOC的种类、来源、危害及其检测方法,并提出应尽早制订统一的VOC排放标准,建议汽车生产企业多采用环保型材料或新技术以降低VOC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陈刚 《河南化工》2021,38(11):32-33
聚甲醛生产过程中会散发出挥发性有机物(VOC)及细菌分解产生的臭味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影响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介绍了除雾洗涤+UV光解+活性炭吸附技术在聚甲醛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达到了较好效果,实现达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制静态采样装置和苏玛罐采集了北京某城市污水厂7个处理单元的空气样品。参照国标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量样品的恶臭浓度,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恶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和含量,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样品中氨和硫化氢的含量,并针对恶臭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感官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逸散VOC浓度最高的单元为初沉池、曝气池和脱水机房;主成分分析将挥发性有机物分为苯系物、卤代烃、含氮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硫化物4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的结果得到,在挥发性有机物中苯系物、卤代烃和硫化物对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浓度影响最大,恶臭浓度实测值与理论值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聚丙烯(PP)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种类、含量以及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VOC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牌号的PP在一定温度下可释放出多达50余种VOC,其中绝大部分是长碳链的烷烃;加热温度对PP中VOC的释放有显著影响;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牌号PP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释放量不同;TVOC释放量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增加,直至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吸附-生物降解法处理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生物降解法处理含碳氢溶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水洗废水,研究了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成分的非稳性,考察了2种活性污泥(厌氧、好氧污泥)对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水洗废水的降解效能,分析了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水洗废水中的VOCs易再次挥发,曝气状态下VOCs的最大挥发率为...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1):39-42
采用吸附-生物降解法处理含碳氢溶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水洗废水,研究了废水中挥发性有机成分的非稳性,考察了2种活性污泥(厌氧、好氧污泥)对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水洗废水的降解效能,分析了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水洗废水中的VOCs易再次挥发,曝气状态下VOCs的最大挥发率为11.26%。活性污泥可快速吸附废水中有机物,防止VOCs挥发。好氧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优于厌氧活性污泥,吸附35 min时废水中COD含量降低了62%,吸附结果与Langmuir模型拟合较好(R2=0.991)。水洗废水中添加生活污水均衡了废水营养比例,提高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ABR-CSTR反应器进水中水洗废水占比≤60%时,COD和TOC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和90.7%。吸附段HRT为0.8 h、生物降解段HRT为24 h时,吸附-生物降解装置对水洗废水中COD和TOC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6%,91.7%,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5.
3冷粘鞋鞋底胶料配方设计 前2章所述布面胶鞋胶料和胶面胶鞋胶料的配方设计,均适用于热硫化鞋。热硫化属于制鞋中的传统工艺方法,即在生产中,成型后必须经加热硫化才能得到最终产品。相对于热硫化鞋而言,冷粘鞋的成型基本上是利用胶粘剂粘合,  相似文献   

16.
吸附-光催化法用于降解室内VO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选政  张兴惠  张兴芳 《化工进展》2016,35(7):2215-2221
吸附-光催化法因其高效、便捷、无污染等特点,在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领域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吸附-光催化降解VOC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常用的固定化TiO2的制备方法,以及各自的工艺流程、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反应环境(风速、初始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对吸附-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在选择TiO2固定化工艺时,应当根据吸附剂基材的表面基团、孔隙结构和亲疏水性等特征合理经济地确定制备方法;在探讨反应环境对室内VOC降解率的影响规律时,应综合考虑VOC自身特性和反应器类型等实验条件以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最佳环境参数。最后指出,低温成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对反应环境如何影响低浓度多组分VOC降解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对不同有机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活性炭对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物一阳离子嫩黄和苯酚、不同水体环境中苯酚的吸附,以及对水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可提取有机物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吸附量不仅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有关,而且与水体中有机物种类的多寡有关,水体中的各种有机物在活性炭上存在竞争吸附,对于挥发性有机物,随分子量的增大,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越大;而对可提取有机物,随分子量的增大,其吸附量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中自然脱挥、真空脱挥、螺杆转速,以及加工设备种类对聚丙烯(PP)粉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粉料中VOC主要为烷烃、烯烃及醛酮类化合物;自然脱挥和真空脱挥均可降低PP粉料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含量,但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500 r/min,PP中TVOC含量最低;BUSS捏合机降低PP中TVOC含量的效果好于双螺杆挤出机,前者的TVOC含量仅为后者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9.
许多化工废水中存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而VOC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概述了与废水处理有关的控制VOC排放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最大程度地减少源头上VOC的量和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将VOC成分破坏或加以回收等。  相似文献   

20.
对共聚甲醛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源头进行分析,考察了VOC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共聚甲醛生产过程中,吸收法和焚烧法的治理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VOC排放,满足当前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