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纺织业是印度尼西亚发展最早的工业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印尼政局稳定,专注经济建设,开始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7%的发展速度,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并渐成体系,经过许多年来的发展,纺织业已成为印尼工业的支柱产业。据悉,纺织产业产值对印尼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非常高。2013年印尼已经拥有纺锭1242.7万锭,纺纱企业260家,纺织业就业人数达175万,纱线出口24.24亿美元。该国2013年纤维消耗量中,化纤占73%,棉占26%约67.4万吨,已为世界第五大棉花进口国。在出口方面,印尼最大的两个出口市场为美国和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印染》2019,(17)
<正>中国纺织业的投资新"绿洲"非洲本土的纺织服装整体生产能力在下降,但是消费市场却在缓慢增长。中国纺织产业对非投资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纺织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产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中国纺织业产业水平和规模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全球纺织品服装最大的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  相似文献   

3.
数据     
正-7.8%10月19日,统计局发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三季度GDP经济增速6.7%。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前三季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需求结构继续升级,高技术产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占比在提高,高耗能行业占比在下降。从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的贡献率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是36.8%,略有下降。净出口贡献率是负的7.8%。从这个格局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继续提升,这意味着需求结构在向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资讯·信息     
《纺织导报》2012,(3):8+10+14-15
2011年纺织业主要经济指标发布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纺织业投资额为3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9%;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投资额为22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衣着类价格上涨2.1%。  相似文献   

5.
<正> 绪言1990年,我国纺织业全行业亏损面达38%,利税下降40%,利润下降54%。有人呼吁,纺织业到了危急的关头,恐怕不是危言耸听。纺织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1989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达1338亿元,连续四年居各行业之首;纺织品出口额为  相似文献   

6.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纺织业发展迅速,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综合创新能力偏弱、成本上涨等多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文章以西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工业4.0背景下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数据和创新思维,提出了纺织业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助于纺织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优势效应,补齐发展短板,从而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更清晰地说明烟草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影响,依据国家投入产出延长表,编制13部门的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了贡献测算模型,测算了烟草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结果证明,烟草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造的增加值和后向关联及前向关联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方面;烟草制造业对原材料工业、农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贡献度较高。说明了烟草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中的经济学意义非常明显,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及平衡关系式对2002—2012年新疆纺织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纺织业与棉花种植、电力供应、物流业、贸易成本、建筑业关系密切,纺织产业链逐步在延长,棉花供应已成为影响新疆纺织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新疆纺织业的影响力、影响力系数明显大于感应度、感应度系数,纺织业对地区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强于国民经济对纺织业的拉动作用;净流出对纺织业的促进作用最大,纺织业发展严重依赖纺织产品的净流出,消费将成为驱动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投资对纺织业的贡献依然偏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投入-产出模型理论,应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2006年我国肉类产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我国肉类产业的产业关联系数约为1.95,对它的前后向产业产生的需求及推动作用较大。2006年肉类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6%。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纺织业总体利好,具体情况如下:201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衣着类比上年上涨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其中,纺织业增长5.5%。主要工业产品中,纱产量3732.6万吨,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11.
纺织服装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比重,江苏省苏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此行业和长三角经济圈中的重要力量,常州处于此区域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造就了现在常州强劲的产业发展,但在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知己"的条件下会更有助于城市的建设和纺织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建磊  安娜  程隆棣 《丝绸》2020,57(5):68-74
利用投入产出理论研究了2002-2015年中国纺织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及其演化趋势。由产业关联效应可知,纺织产业与上游产业农业、化学工业和下游产业服装业长期保持着密切关联,而且与信息产业的后向关联日益密切。由产业波及效应可知,2012年后纺织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开始下降,纺织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受到国民经济增长拉动。由最终需求效应可知,纺织产业一直最依赖净出口,消费次之,投资最小;消费对纺织产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Federico Pellegata先生ACIMIT(意大利纺机制造商协会)秘书长 的确,这场经济危机对整个纺织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美国及欧洲的消费需求萎靡不振,一些纺织厂商尤其是那些出口型纺企被迫停产.  相似文献   

14.
周庄  王津  曹立俊 《纺织学报》2013,34(3):143-146
 本文依据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索洛(Solow)余值法来分析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贡献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资本的产出弹性 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两个参数进行了估计,计算了2001——2010年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贡献率。通过观察科技贡献率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长率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将前者作为自变量,后者作为因变量,确立了二者的指数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贡献率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长率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科技进步对我国纺织工业出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新形势下纺织工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淮滨 《纺织导报》2000,(5):169-171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我国纺织工业应该按照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调整自己的观念和思路。纺织工业若能抓住发展机遇,增强竞争实力,则利于入“世”后的发展。另外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纺织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部纺织业就尽快探索出一条既“特”又“新”的发展之路。文章最后简术了当前纺织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纺织服装业在富民强省中的显著作用。指出如能把握发展机遇 ,纺织服装业将为四川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我国纺织行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良好业绩,同比增长幅度都在20%左右。但出口纺织品服装的平均单价与1997年相比,下降幅度却超过60%。究其原因,除我国纺织业创新能力不足之外,纺织业标准化水平不高和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当今国内外纺织品技术标准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呼吁改革我国现有的纺织品标准化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纺织产品标准体系,以全面提升我国纺织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谢青 《纺织导报》2016,(11):49-52
纺织服装产业是新疆优势资源转换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新疆提高就业容量和就业水平的基础产业,在全国纺织工业体系中也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十三五"时期,新疆纺织服装产业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好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机遇,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切实把产业发展全面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与着力点入手,探讨了如何在国内外市场开拓、产业链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发力,通过做好"三个结合",提升产业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国内方面,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原料价格猛涨,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在攀升;国际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还没有消除,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仍高居不下,消费市场没有发生根本性好转,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贸易摩擦增多,部分订单流向周边国家……在这样情况下,中国纺织服装业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态势,行业发展逐渐向好,内销持续增长,市场消费信心逐渐增强,出口总额逐步回升。2011年,踏入"十二五"开局之门,中国服装消费市场发展迅速,知名度高的国际品牌大多已进入中国与国内品牌进行直接的竞争,纺织服装业需要从国际竞争角度重塑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