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三盐基硫酸铅废渣回收生产工艺。通过对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生产条件的研究,得出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氢氧化钠法和碳酸铵法的对比研究,得出了氢氧化钠法生产成本低,转化率高,是值得推广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废铅酸蓄电池渣泥湿法脱硫和还原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废铅酸蓄电池渣泥中硫酸铅脱硫和二氧化铅还原湿法过程进行研究。采用碳酸钠作脱硫剂,脱硫率比用碳酸铵要高。草酸作还原剂,还原率比亚硫酸盐等法要高。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硫酸铅脱硫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找出了二氧化铅还原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含盐量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两段接触氧化、传统活性污泥法、SBR、膜法SBR、UASB、厌氧滤池、A^2/O工艺等,以及各种工艺的运行条件和处理状况。各种工艺在高含盐量条件下,经过适当的驯化培养,其他条件适宜,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并介绍利用在高盐环境下生存的嗜盐细菌技术处理高含盐量废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振动流化床法生产三聚氰酸的工艺条件和设备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振动流化床法生产三聚氰酸具有产品得率高、劳动强度中等、热源形式多样、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效广普防腐剂咪唑烷基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法具有合成总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但也存在合成工艺路线较长,操作较繁,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同时,在第一步制备二甲氧基乙酸的反应中,使用的强碱甲醇钠需在无水条件制备,生产条件较苛刻。因此,该法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三氯乙醛法以三氯乙醛为...  相似文献   

6.
多段滴流床中苯酚丙酮缩合反应气提新工艺,解决了固定床树脂法缩合工艺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双酚A缩合液的高浓度、高收率、高选择性和高催化剂生产能力。分析了反应温度、酚酮摩尔比、停留时间和氮气流量等工艺条件及对缩合效果显著性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对酯化、水合等气-液-固三相反应工艺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戴连菊 《浙江化工》1996,27(1):19-21
文章介绍催化卤代法合成二氯对甲酚工艺条件的研究。通过催化剂种类、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和氯化方法等工艺对产物产率影响的试验,选出了活性高、选择性好的催化剂,并获得较佳的反应条件,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氯化苄水解合成苯甲醇反应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氯化苄水解合成苯甲醇反应过程,通过对相转移催化法和溶剂法的比较,选择了具有高选择性的溶剂——二甲苯,研究了溶剂、水及水解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影响因素,得出了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直接测定浮选磷矿尾矿水中的总磷,该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在方法选择中,对分析线、雾化压力、入射功率、提升量等分析条件进行了优选: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法便捷,快速,较为适用于浮选磷矿尾矿水中总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以苯甲醛和环己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利用微波技术制备了α,α’-二亚苄基环己酮,并用FTIR、^1HNMR和MS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该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污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Ac2O/Et3N/NiSO4三元催化体系催化下N-己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所得N-己基马来酰亚胺产率达84%,与传统酸催化法相比,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实现醛/酮与胺的还原烷基化是制备高级胺反应的2种重要方法:催化加氢和硼氢化物化学还原,叙述了这2种反应体系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催化加氢中常用的催化剂,指出对金属催化剂进行硫化处理是提高选择性的有效方法:介绍了硼氢化物化学还原法中常用的催化体系,讨论了醛/酮与胺还原烷基化反应中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原料的空间住阻、脱水剂、原料配比和溶剂等因素的影响,指出可以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和溶剂等条件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醇醚羧酸盐的合成方法及国内外进展情况,重点论述了醇醚羧酸盐的贵金属催化氧化合成及其催化剂的选择与回收。通过与其他合成方法的比较,贵金属催化氧化法具有工艺简单,转化率与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红黏土烧结制成红壤基催化陶瓷细滤料,用此催化滤料和过氧化氢对甲基橙进行多相催化氧化。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同时确定了催化滤料再生方法。该催化滤料制作成本价格低廉,在适宜条件下,甲基橙脱色率在99.7%以上,初步具备将过滤工序和催化氧化工序合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催化精馏技术的特点及该技术用于生产高纯度醚类的进展,总结了采用催化精馏技术生产高纯度醚类的工艺和反应动力学,阐述了催化精馏技术在醚化反应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硫胺素催化合成糠偶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首次报道利用硫胺素催化合成糠偶姻的方法和反应条件,收率在86%以上。使用硫胺素产品的收率高、无腐蚀、无毒、价廉且易得。  相似文献   

17.
泛解酸内酯是合成D-泛酸钙和D-泛醇的重要中间体,国内主要采用生物拆分法,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存在底物浓度偏低、反应条件苛刻、光学纯度不高和催化剂活性不强等问题。化学不对称合成法成为近年来制备手性泛内酯的研究热点。根据手性源的不同,介绍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不对称还原酮基泛内酯,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羟醛缩合反应,有机小分子及其衍生物不对称催化羟醛缩合反应并经还原内酯化合成泛内酯以及光学活性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或非手性底物中加入手性助剂的合成手性泛内酯工艺。其中,有机小分子催化乙醛酸酯与醛的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效果,且催化剂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缩合产物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均不高,设计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有机小分子手性催化剂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刘文慧  王远洋 《化工进展》2020,39(z1):147-152
天然气储量丰富,日益成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而从其主要成分甲烷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更是研究前沿。由于甲烷结构稳定,CH键能很高,因而活化甲烷需要的条件非常苛刻。本文首先介绍了普通光催化氧化甲烷合成化合物的反应原理、研究进展、催化反应器和存在不足,然后综述了激光催化氧化甲烷合成化合物的反应原理、研究进展和催化反应器。指出激光光源具有提高光催化剂量子效率和缩短催化反应时间等诸多优势,接下来在深入研究激光催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光反应体系,并遴选高效的光催化剂,有望显著提升包括甲烷氧化在内的激光催化反应性能,从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是通过激光催化氧化的方法使甲烷在温和的条件下活化,并合成高附加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A polymeric catalytic membrane was previously prepared that showed remarkable efficiency for Suzuki‐Miyaura C‐C cross‐coupling in a flow‐through configuration. A mathematic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fitt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t apparent reaction rate increase exhibited by the catalytic membrane reactor compared to the catalytic system under batch reaction conditions. It appears that the high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concentration inside the membran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apparent reaction rate achieved. In addition,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tic membrane could be achieved only in the forced flow‐through configuration, that, conditions permitting to the reactants be brought to the catalytic membrane by convection. © 2016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3: 698–704, 2017  相似文献   

20.
石文英  李红宾  周蓉 《化工进展》2015,34(2):312-318
对聚合物膜催化接触器的特点、所用催化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与传统催化反应器相比,聚合物膜催化接触器具有结构紧凑,工艺及操作流程简单,催化活性、反应速率及转化率高等特点。所用聚合物膜材料分子主链和侧链具有丰富的功能基团,以便引入活性纳米粒子或基团,得到高活性的催化膜。聚合物催化膜制备方法主要有杂化法、浸渍法及化学接枝法。扩散过程为聚合物膜接触器催化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整个过程包括内扩散和外扩散两个步骤。文中最后提出聚合物膜催化接触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即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型聚合物催化膜材料亟需开发,膜污染和催化膜失活问题亟待解决;膜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研究等关键性、基础性问题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