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站系统工程》2016,(5):23-27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较低的问题,在明确循环流化床锅炉特点和燃烧调整原则的基础上,分别从入炉煤、床温与床压、环保参数、一次风和二次风、炉膛差压、汽压汽温、返料量等调节参数的实际控制和调整方法入手,归纳总结燃烧调整的基本方法。通过对锅炉大修前后性能试验和摸底试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锅炉在最佳安全经济工况下运行。  相似文献   

2.
重点研究了府谷煤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时正常运行床温稳定燃烧试验工况下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府谷煤污染物原始排放主要影响因素为运行床温、炉内投入石灰石量和运行氧量。运行过程中,通过调整一次风量等参数严格控制平均运行床温<910℃,能够避免变负荷过程NO_X排放较大波动。结合府谷煤的燃尽特性、NO_X和SO_2排放特性,综合协调控制运行床温、SNCR脱硝喷氨量、炉内投入石灰石量和运行氧量等参数,实现府谷煤的洁净、经济和高效燃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起国产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爆燃事故的起因和危害.指出同型锅炉在冷态启动阶段,由于炉内外循环物料少,炉内燃烧工况不稳定,导致炉膛内各部温度偏差较大,此时大量投煤易产生爆燃.并且从合理布设启动床料、对称启动设备、控制启动参数等方面,分析了防范可燃物在炉内积聚的措施.强调要根据床温分布情况选择投煤时间和调整给煤量,尽量使床温分布趋于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发生低温结焦而引发炉内流化不良.在调整上,一旦发现有炉内测点超温现象时,应加大一次风量,调整上、下二次风量的比例,同时要注意降低燃油量和给煤量,而不是单纯增大风量.  相似文献   

4.
CFB锅炉燃烧调整参量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唐山开滦东方发电有限公司490 t/h CFB锅炉启动调试过程,对影响锅炉燃烧的煤质、给煤量、床温、床压、返料量、风量等可调整参量进行了分析,并对机组从75 MW升至136 MW负荷过程中各参变量之间的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在实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节中,主要通过给煤量、返料量、次风量、床温、床高等的控制来调节的,主要从这五个方面来探讨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状况。  相似文献   

6.
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萨拉齐电厂300 MW双支腿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自动调节改进前的方案为:变频器调节总风量,出口电动调节门调节锅炉2侧的床压以控制翻床。由于总风量与床压经常互相干扰,调节效果较差,锅炉一次风自动调节一直没有正常投入。针对双支腿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蓄热能力强、一次风调节对翻床有影响及床温波动对锅炉燃烧有影响等特点,将控制策略优化为:全开一次风机出口电动调节门,仅通过2侧的一次风机变频器来控制一次风量,并通过平衡调节的方法防止锅炉翻床事故的发生。改进后一次风变频器自动调节稳定、可靠,机组负荷波动时一次风量跟踪及时、风煤配比适中,再未发生过翻床事故。  相似文献   

7.
4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水平较低.难以投入自动控制的问题,基于某电厂4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数据和运行实例,较全面地分析了给煤、一次风、氧量、床层高度、负荷等主要因素对床温的影响。分析发现:给煤调节床温具有滞后性,煤质和煤粒径对床温也有一定影响;不同运行工况下一次风对床温可能有不同影响;氧气浓度变化可反映炉内的燃烧工况;密相区料层厚度变化会带来床温变化;床温只是影响负荷的主要因素之一,所得结论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床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了解床温调节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NOx的排放特性,进行2部分试验,一方面调整CFB锅炉的给煤量及风量,分别将锅炉各工况的负荷稳定在60%、80%及100%下运行,记录并分析试验数据;另一方面维持CFB锅炉在100%负荷,通过改变总风量的大小及配比,分别将锅炉各工况的运行床温稳定在830℃、880℃和930℃,记录并分析试验数据。随着CFB锅炉负荷的增加,运行床温、风煤比及NOx的排放浓度均逐渐增大。当CFB锅炉的的负荷维持不变时,随着运行床温的逐渐增大,风煤比逐渐减小,NOx排放浓度逐渐增大。CFB锅炉运行床温对NOx排放特性的影响大于锅炉风煤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守忠  张勇 《热力发电》2007,36(9):36-38,42
在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燃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和不同一次风量对床温影响的试验。试验表明,煤挥发分含量较低时,床温沿炉膛高度逐渐降低,但返料温度明显升高;负荷提高,床温整体升高,但炉膛底部与中部的温差减小;一次风量增加,会导致烟气从密相区带走的热量大于燃烧放热而使床温降低。  相似文献   

10.
某电厂70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甩负荷试验时,结合循环流化床机组热惯性大的特性,通过适当的燃煤量以及一二次风量的配合控制,试验过程中能够维持锅炉的正常燃烧,保持一定的床温,探讨对汽温、汽压等参数的控制,同时对甩负荷后,床温、炉膛差压、汽温、汽压等主要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保证了机组试验后迅速并网带负荷,大大降低了试验费用以及恢复时间,为同类型机组甩负荷及快速变负荷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白马循环流化床(CFB)示范电站有限公司300 MW CFB锅炉翻床的原因,提出了一次风流量和一次风压力自动调节的控制方案。一次风系统投入自动运行后,两侧双支腿床压之差基本能控制在2.5 kPa,有效避免了锅炉翻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尹技虎 《热力发电》2004,33(7):57-60
介绍神火环保示范电站135MW机组分散控制系统,重点介绍国产440t/h超高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控制方案,包括对负荷、床温、床层厚度、风量、冷渣器、石灰石给料等的控制。该控制方案充分考虑了CFB锅炉的运行特点,并针对以往CFB锅炉在测温点布置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生床料翻床事故的原因及常规翻床处理方法的不足,提出模糊—专家控制策略,即通过控制一次风支管风门和利用一次风机液力耦合器调节两侧床层风压,实现两侧床料的平衡。当被调量偏差的绝对值超出阀值则系统启动基于规则的专家控制功能;当偏差的绝对值小于阀值时,系统将退出专家控制而激活模糊控制功能。控制策略在3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上应用之后,有效避免了翻床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山西平朔煤矸石电厂二期循环流化床机组一次风系统,研究了一次风系统的三种控制方案,根据现场实际,通过试验,对三种控制方案进行对比与分析,最终确定了适应该电厂一次风系统的控制方案,并对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有效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控制的难题,避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翻床"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机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米东热电厂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床温高、炉内温度不均、稀相区灰浓度低等问题,从总风量、流化风、入炉煤粒度、上下二次风、床压、播煤风等方面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总风量和入炉煤粒度、调节一次风和二次风量的配比等措施,在不增加一次风的情况下,可使平均床温由调整前的940℃降至910~920℃,锅炉热效率达到92.1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较高的飞灰可燃物含量将严重降低机组运行经济性。在理论分析煤质、配风、床温等对飞灰可燃物含量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某电厂14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燃烧调整试验,提出了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有效措施,如降低一次风风量、增大上二次风风门开度、提高运行床温、控制入炉煤热值及粒度等。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蒙西发电厂30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仿真系统,介绍了床温控制策略,并对影响床温的煤量、一次风量、循环灰量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及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机组运行中,当煤量发生变化时一次风量将跟踪煤量变化,通过改变循环灰量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调节床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