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简单经济的量子隐形传态,提出利用5粒子团簇态实现3粒子GHZ态的隐形传态方案.团簇态具有持续纠缠性和最大连通性等特点,很适合作为量子信道,可实现绝对安全的信息传递.该方案需要发送者进行两次Bell基联合测量、一次Hadamard变换和一次单粒子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告诉接收者.接收者根据发送者的测量结果,进行一次控制非门操作和相应的幺正变换,就可以实现量子的隐形传态,传输成功概率为100%.该方案中的操作比较简单,在实验上比较容易实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个应用两个非最大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分离未知四粒子团簇态的方案.方案中,发送者制备初始态和作为量子通道的纠缠态,并将部分粒子分别发送给接收者和控制者;发送者与控制者分别对粒子作Bell基联合测量,并利用经典通道将测量结果告知接收者;根据测量结果,接收者在其粒子上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完成量子信息分离.  相似文献   

3.
基于W态和Bell态的量子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态和Bell态组成的奇数粒子复合量子态,实现任意单量子和两量子比特完美隐形传输协议,稠密编码协议和量子秘密共享协议。对于隐形传输协议,给出发送方的测量基和接收方恢复信息的酉变换;对于稠密编码协议,只需要传输3个量子比特,就能够实现5个经典比特信息的传输。  相似文献   

4.
利用部分纠缠EPR对和GHZ态作为量子信道,提出了一个概率隐形传送四粒子团簇态的方案.发送方进行3次Bell基测量和1次Hadmard变换,接收方引进1个辅助粒子,进行一系列幺正操作后,则可以以一定的概率实现概率隐形传输.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非最大任意的五粒子态和一个EPR对作为量子通道时,隐形传送任意的三粒子态.发送者进行3次Bell-state测量,接收者根据另一个可能接收者的Hdamard操作及测量结果引入辅助粒子并进行幺正操作,则可以以某一概率成功实现隐形传送。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个利用5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分离任意2粒子态的量子信息分离方案.方案中,发送者(Alice)、接收者(Bob)和控制者(Charlie)共享5粒子团簇态的量子信道,发送者将需要传送的信息传送给接收者的过程,必须由控制者和接收者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否则任何人也得不到信息.发送者和控制者对所拥有的粒子作相应的测量后,通过经典信道告知接收者,接收者选择相应的测量完成量子信息分离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任意的未知单粒子态和双粒子态的量子隐形传态出发,提出了一种由多方控制的任意多粒子未知量子态的双向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案。该方案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多方参与控制,提高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安全性;二是双向受控隐形传态实现了双向通信,提高了量子态信息传输的效率;三是操作简单,具有实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量子信息传输过程需要实验上难以实现的直接Bell态测量,基于腔QED理论,让二能级原子与一个受强经典场驱动的大失谐腔场相互作用,可用单原子投影测量替代直接Bell态测量,以实现n-量子比特量子信息传输。引入十进制数来表示量子比特的量子态,给出了信息发送者的测量结果与信息接收者的幺正操作之间简单明了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复杂的多体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9.
量子信息传输过程需要实验上难以实现的直接Bell态测量,基于腔QED理论,让二能级原子与一个受强经典场驱动的大失谐腔场相互作用,可用单原子投影测量替代直接Bell态测量,以实现n-量子比特量子信息传输。引入十进制数来表示量子比特的量子态,给出了信息发送者的测量结果与信息接收者的幺正操作之间简单明了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复杂的多体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10.
提出利用两个非最大的四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传送未知的四粒子团簇态的方案。研究表明,当接收者引入适当的幺正操作时,可以以一定概率成功完成量子隐形传送.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使用一个非最大的5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把一个未知2粒子纠缠态传送给两个接收者Bob和Charlie中任意一个人的方案.该方案能够推广到把一个未知的N粒子纠缠态传送给M个接收者,而且这M个接收者分别处于空间上不同的位置.其使用(N.M 1)粒子态作为量子通道,执行一个CNOT控制非门操作、N.M个Hadamard操作、适当的幺正操作,并且不执行Bell-state测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个传送未知团簇态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传送者利用一个非最大的三粒子纠缠态和一个非最大的四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当接收者执行适当的幺正操作时,可以以一定的概率完成未知团簇态的量子隐形传送.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对Bell态的两个粒子分别进行不同局域操作的变换方法,提出一类对未知单量子态的动态量子态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可以抵抗Bell态替换攻击、复合纠缠交换攻击和成员欺骗攻击等典型攻击策略.同时,该方案还具备高效率、可动态更新子秘密和增减代理成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3对部分纠缠态作量子通道,对附加粒子实施半正定算子值测量(POVM)和Bell基测量。概率隐形传输3粒子W态。结果显示隐形传输成功的概率仅与作为量子通道的纠缠态的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义通道参数矩阵X、测量矩阵Tα和传输变换矩阵σα,介绍一种量子隐形传态的张量表示和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来重新表示量子隐形传输、量子网络控制隐形传输、量子概率隐形传输和量子双向隐形传输。量子隐形传态的这种张量表示方法揭示了量子通道和测量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给出实现隐形传态时选取量子通道的一般判据。该方法使隐形传态的表示简洁明了,处理多粒子态的隐形传态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利用4个Bell纠缠态量子信道双向对称远程制备任意两粒子态方案。初态为实系数情况下,Alice和Bob分别利用与量子信道相匹配的正交测量基对粒子(1,3)位和(6,8)位投影测量;初态为复系数情况下,Alice和Bob分别引入辅助粒子(A_1,A_2)和(B_1,B_2),利用实数测量基对各自的粒子(1,3)和(6,8)进行投影测量后,分别使用与信道和实数测量基相匹配的复数测量基对粒子(A_1,A_2)和(B_1,B_2)进行投影测量。接收方收到对方的测量结果后,对每一种测量结果进行与测量基相对应的幺正变换操作,完成任意两粒子态对称双向远程制备。经过计算和验证,本方案制备成功的概率为100%,系统的信息传送效率为20%。  相似文献   

17.
提出实现三粒子纠缠GHZ态的量子隐形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三个二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并考虑了量子信道为最大纠缠态的情况,实现三粒子纠缠GHZ态的量子隐形传输。  相似文献   

18.
基于GHZ态纠缠交换的量子秘密共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GHZ态纠缠交换的新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中,消息发送者Alice通过对GHZ态纠缠交换和局部幺正操作使得接收者Bob和Charlie能直接共享其秘密消息.所提出的方案是高效的,除去用于窃听检测的粒子,其余粒子全部用于消息传输,2个GHZ态纠缠交换可以共享2 bit经典消息.安全分析表明, 该方案是安全的, 适合将三方秘密共享协议推广到多方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用非最大纠缠量子态作为传输信道实现量子态的理想传输,在接收端提出可逆纠缠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隐形传输中的张量表达式求出Bell基和2粒子计算基之间的过渡矩阵(测量矩阵),待发送端执行完Bell基测量,接收端得到坍缩态后引入若干个粒子组成辅助信道,从接收端量子态的张量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辅助信道和传输信道以及测量矩阵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此关系令辅助信道参数矩阵为传输信道参数矩阵和测量矩阵的乘积的逆矩阵,接收端对持有粒子和辅助信道进行Bell基测量和变换,即可恢复出初始态。该方法与引入单粒子辅助量子态的方法相比,可以实现量子态的理想传输。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非对称两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的密集编码方案,提出了一个利用非对称多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的方案.该方案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把两体态推广到多体态,即发送者(Alice)和接收者(Bob)利用共享的N对处于非对称希尔伯特空间的粒子来进行编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传输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