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舒兰煤矿井下污水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高效处理并循环利用矿井污水,对舒兰矿区三号煤矿部分废弃巷道进行了改造,利用高效纤维过滤技术,采用预沉淀、絮凝-沉淀澄清与高效过滤工艺,在井下建立了废水处理试验工程.该系统由絮凝池与沉淀澄清池、高效纤维滤池、清水池等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污水完全达到了生产用水标准,进一步深度处理后可以满足生活饮用要求.该工程的运行减少了大量污水提升费用,也减轻了污染物的地表排放强度,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赵其林 《山西煤炭》2014,(6):66-67,82
通过对伯方煤矿井下采空区水源观测,利用矿井煤田单斜结构,井巷水平高差对部分采空区水进行采空区过滤与水仓过滤相结合净化方案,转变成井下防尘用水,同时对井下排水进行分类处理,供给地面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矿井排水费用,降低了矿井使用地面深层水的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大柳塔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以采空区矸石作为过滤、净化污水的载体,将井下排水直接注入采空区进行净化处理后供井下工作面生产及地面的生产、生活使用.此矿井水综合循环利用保水开采技术创造了神东矿区首个邻近煤层钻孔自流供水系统以及采空区自流泄放排水系统,实现了供、排水的自流化.通过制定专项的水质保证措施,采空区净化后的水质指标均达到了G...  相似文献   

4.
结合煤矿矿井水井下再利用新技术在某矿区的成功应用,总结了其应用工艺、应用条件及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防水密闭墙结构,将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注入采空区,进行沉淀、过滤、储存作为矿井生产生活水源,提高了矿井水利用率,解决了矿井水供水和污水外排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为其它有条件的矿区及矿井井下采空区的储水再利用的安全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河尖煤矿充分利用-700 m外仓巷道外低里高的特点,将经过自然沉淀的矿井水输送至净化水箱,添加化学药物和消毒液进行再沉淀、过滤、消毒后,净化出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水源,并通过水泵加压将其输送至采掘工作面用于湿式钻眼、爆破喷雾及防尘,剩余的净化水通过水泵排至地面,避免了对地表土壤、河流的污染.该套系统投入使用后,节省了大量电能,保护了环境,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宁 《中州煤炭》2023,(4):193-198
妥善处理煤矿污水能够提高矿井水资源的利用率,针对煤矿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展开分析。首先,对矿井水、煤矿灰岩水、矿区生活污水的现状展开详细分析,总结了矿井水源日渐枯竭的主要因素;然后,在矿井水资源采样的基础上,统计水样中的离子含量并分析水质特征。基于特征提取结果,从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回用、矿区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洗煤厂水体悬浮固体处理3个角度,对矿井水体实行处理,再利用循环水池实现水体回用,达到提升矿井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补连塔煤矿为减少矿井污水外排、充分利用水资源,将矿井污水注入采空区进行污水净化、储水和复用,因采空区采用隔离煤柱、防水密闭墙进行了封闭,为保证采空区储水和回采区域的安全生产,在通过建立物理、数学模型对隔离煤柱、密闭墙、围岩强度和煤体裂隙发育情况以及采空区水体性质和水压大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空区储水的安全性,确定了采空区储水的限制水位和安全警戒线。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宝贵的矿井水资源,大柳塔煤矿将井下采空区作为矿井水"转移、净化、储存、利用"的空间,创造性地建成了我国首座煤矿地下水库,实现了矿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现场实践经验,就煤矿地下水库建设条件、位置确定、坝体施工、安全设施及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郭全顺 《煤矿机电》2020,41(1):29-31
为了提高矿井污水处理能力,实现污水循环恒压利用,通过反复分析研究,设计了一套煤矿闭式恒压循环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磁分离水体净化成套技术设备,电控系统的主机通过安装软件实现远程控制,系统不仅能实现污水循环处理,达到变频恒压供水的目的,还能降低矿井内污水排放量,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矿井来说,采区水仓是采区内各类污水汇聚、贮存和排出的一个重要场所,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矿井污水治理的重要一环。通过采区"污水集中预沉淀"法可以有效减少采区水仓污水排放,减少采区水仓清仓频次,同时还能将水仓沉淀物及时回收利用。本文就"污水集中预沉淀"法的原理和实用改进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目前国内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探索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集成嵌入到煤炭生产过程,作为煤炭开采的必然行为同时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实现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同步开采模式。研究实施了矿井水处理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及自动化监测和控制、井下突水工作面矿井水的有效分流与处理等关键技术,以及电吸附除盐技术在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解决我国北方矿区煤-水资源逆向分布和矿井水回用率低等问题,以神华某露天煤矿为例,基于“水量平衡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途径。通过分析矿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矿坑污水处理厂水量变化规律,重构矿区水量平衡图,最终确定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1)近三年矿坑涌水量、污水厂处理水量和回用水量均逐年降低,水资源利用率低;2)基于矿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变化分析,发现该矿区2016年到2018年的矿坑污水量主要受季节的影响较大;3)该矿区水资源在不同季节的回用方向和回用量也不同;4)综合考虑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确定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结合矿区实际用水需求,重构了水量平衡图,将采暖季与非采暖季的矿坑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9.9%与70.1%,促进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可实现煤-水资源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大钊 《煤炭学报》2015,40(2):239-246
针对我国西部(晋陕蒙宁甘)地区富煤缺水,且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倍左右的条件,以及西部煤炭规模化开采产生的裂隙场,破坏了原有的地下水系统,产生大量矿井水,为保障煤矿安全,解决将大量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导储用”为核心的煤矿地下水库地下水保护利用理念,研究开发了涵盖煤矿地下水库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技术体系,包括水源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设计、坝体构建、安全运行和水质保障等六大关键技术,并在神东矿区成功建设了示范工程,累计建成32座煤矿地下水库,为矿区提供了95%以上用水,且实现了长期低成本安全稳定运行。工程实践表明,煤矿地下水库是充分利用地下自然空间和自然力储存和净化矿井水的安全、低成本、规模化的储水技术,为西部地区煤炭开采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榆神府矿区含水层富水特征及保水采煤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榆神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区内各主要含水层分布与富水性不均,含水层富水性及矿井涌水对煤矿生产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矿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含水层的有效保护对煤矿生产与地区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萨拉乌苏组、烧变岩、风化基岩层等各主要含水层的形成、分布及富水特征,结合矿井首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与矿井目前涌水量情况,将区内生产矿井及待规划区域从"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角度划分为水量贫乏型、水量较丰富型、水量丰富型及地表水体型4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类型,分别提出了采空区存储净化、工业利用、农业灌溉、湿地建设和人工湖泊等具体的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途径和措施。讨论了"保水采煤"的科学内涵,认为"保水采煤"的基本措施应当包括保护浅部主要含水层和矿井水资源利用两部分,即将"保水"与"用水"相结合,拓展了"保水采煤"的科学含义;建议在矿井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开采损害影响与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在满足能源开采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发生质的破坏;提出了利用经济效益"反哺"当地生态和"绿色经济"建设的一点猜想,为矿区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蒙陕地区深部矿井涌水量大、 污水比例高、 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研究利用采空区建设地下调蓄系统以稳定矿井涌水量、 净化污水、 降低水处理压力、 提高矿井水利用率.根据煤层埋藏和开采条件,从调蓄系统建设条件和选址原则、 容水量计算、 水质保障、 隔离工程建设条件、 强矿压影响、 安全性保障、 经济和环境效益等角度,对...  相似文献   

16.
马艳  王庆雄 《能源科技》2020,18(4):12-16
本文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拉沟煤矿22410综采面开采实践为基础,提出了综采面过富水区开采全周期水资源利用技术。该技术基于"优水优用、分质供水"的原则,综采面富水区开采前,提前将水质较好的顶板、采空区水通过地下采空区水库初步净化、哈拉沟净水厂深度处理后供矿区居民生活用水。开采期间,工作面及两条巷道内产生的污水经过地下采空区水库初步净化后,或经过井下复用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后供井下及洗煤厂生产用水,或直接提升至地面供神东生态治理示范区环境治理用水;开采后,工作面水质较好的采空区水通过地下采空区水库初步净化、哈拉沟净水厂深度处理后供矿区居民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7.
孙义 《煤》2011,20(7):29-30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及锚杆支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宽煤柱已逐步被窄煤柱或无煤柱沿空掘巷所取代。文章主要介绍了安泰煤矿无煤柱沿空掘巷时,制作人造帮、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及参数、加强管理和观测等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转型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向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峰  李树志 《煤炭学报》2017,42(9):2205-2213
随着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采矿技术的进步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煤矿面临关闭或已关闭。目前针对废弃煤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以致遗留许多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且造成了矿区井上下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解决煤矿关闭后的资源利用问题,实现矿山的成功转型利用,对煤炭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转型煤矿资源类型,介绍了我国转型矿山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废弃工业广场建筑物、废弃土地(工业广场土地、沉陷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及建设矿山公园等。并指出国内废弃煤矿资源利用存在开发利用不充分、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特别是井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如井筒、巷道、硐室等井下空间资源,在封井后几乎全部浪费。因此,针对转型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重点分析探讨了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向,如利用煤矿井下空间资源储存石油、天然气,建设蓄能站以及地下城市等等,为我国关闭矿山的转型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急倾斜煤层覆岩破坏发育规律较为复杂,其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不完全可控,其浅部老空老窑积水易构成较大隐患。针对丰达煤矿急倾斜的二1煤层,矿井安全生产面临较严重的浅部老窑积水水害威胁状况,通对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老空水和地下水水害威胁程度,提出了“地面井下相结合、探查疏放工作持续开展、老窑灰岩水害防治兼顾”的防治对策,开展井下泄水巷结合常规钻探疏放老空水同时对寒灰水进行探查,确保浅部老空水疏干放净和寒灰水安全带压开采,为矿井安全采掘和急倾斜煤层的探查与防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