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刻是紫砂装饰工艺的一项技艺,高超的技巧是实现陶刻艺术美的必然条件。只有具备了高超的技巧,才能使紫砂陶刻的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使作品巧夺天工、妙超自然。本篇以紫砂"龙蛋壶"为例,谈谈紫砂壶的陶刻艺术。  相似文献   

2.
宜兴现在最引以为傲的特产是被称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宜兴的紫砂艺人在千百年的传承和创新之中,为我们带来丰富的艺术造型和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紫砂作品"福临八方壶"采用了经典八方的方器形态设计,通过线面的完美结合和陶刻装饰的辅助,呈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效果,彰显出作者对于紫砂技艺的坚持和审美追求.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不仅把紫砂艺术方器制作的经典技艺展示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从细节的方面欣赏到紫砂造型的独特魅力,同时还能够从陶刻的题材内容里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常的接地气,又具有美好的祝福,让人能感受到其中浓浓的真情实感,在使用和把玩的过程之中更加富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紫砂陶刻艺术更好的体现出了紫砂器皿的精神内核,使得紫砂器皿本身的文人气韵愈发凸显。"集思壶"不仅造型优美,其壶身的陶刻艺术结合了陶刻书法和陶刻绘画两种艺术手法,更是使其有了独特的内在气质,展现了紫砂壶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值得珍藏。  相似文献   

4.
陈银元 《江苏陶瓷》2021,54(3):83-84
陶刻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虽然特指伴随紫砂壶而生、以紫砂为载体的一种装饰艺术门类,但是它却拥有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和艺术魅力.陶刻不是紫砂壶的附属,它用刻刀来表达书法、绘画并与紫砂有机结合,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壶以字贵、字以壶传"也正是说明了紫砂和陶刻的相辅相成、互相彰显的关系.回顾紫砂史,是文人参与陶刻艺术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高度,把它从简单的实用器和工艺品提升到了艺术品的高度,陶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手段.在陶刻文字内容的书刻当中,它的"蕴涵和疆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陶刻文字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内涵深度和文字内容的宽广程度,是陶刻创作当中的重中之重,在陶刻文字内容的蕴涵及疆域上用力是当代陶刻家应该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5.
陶刻的技艺家们在紫砂茗壶上作书绘画,蕴含古朴雅致的艺术风格.书画笔法道劲有力,形成了集诗词书画印结合为一体的紫砂陶刻艺术.“壶随字贵,字依壶传”,因此在历代紫砂器中,有许多因为壶上字画流传而价格一再翻倍的紫砂工艺品.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按照种类大致可以分成光器、花器、方器和筋纹器这四大类,每一种壶型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工艺和特色.紫砂装饰艺术就更丰富了,最常见的还是陶刻装饰,优秀的陶刻作品总能够散发出独特的文化素养与艺术风格.今天欣赏的这件紫砂《传炉壶》不仅有着端庄典雅、刚柔并济的造型特色,其装饰技艺更是这件作品的点睛之笔,紫砂技艺与装饰艺术相辅相...  相似文献   

7.
正陶刻作为宜兴紫砂的主要装饰手法之一,以紫砂光素器光滑的表面为画布,集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之大成,与紫砂融为一体,形成紫砂特有的装饰雕刻工艺。若把紫砂比喻为锦,那陶刻便是花,富有意蕴的陶刻会让紫砂锦上添花。紫砂是艺术,陶刻亦是,艺术的共通性决定了紫砂与陶刻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水乳交融、鱼水相欢。陶刻作为装饰技艺,以紫砂为载体,需契合紫砂的壶型及其主旨,不可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8.
在紫砂艺术数百年的积累与发展之中,陶刻艺术已经成为了紫砂作品之中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法,不仅有着广泛的题材,更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不管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能够呈现在紫砂作品之上,而且在陶刻的过程之中,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要能够与壶身巧妙地贴合在一起,整体的技巧更是要十分的熟练,从而充分地彰显出陶刻艺术的精髓.本文便主要针对陶刻艺术,以紫砂"象耳四方瓶"为例,探讨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宜兴作为"中国陶都",世界陶艺大会在这里举办时,许多的外国友人前来交流,共同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他们都被紫砂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造型所深深地折服.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同时又主动地和现代艺术理论和设计潮流接轨,为紫砂艺术的长久发展和薪火相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奋发壶",就是把我们最为熟悉的竹子的形态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内涵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陶刻装饰、花器捏塑的技巧,来呈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催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韵.这样的一把壶用来喝茶品茗,定然能够成为茶座之上的焦点,引发对于紫砂技艺的关注和其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陶的古都——宜兴,7 000多年的制陶史一直绵延到今天,其中具有代表性就是紫砂艺术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于饮茶的重视,"人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和茶叶相得益彰、壶茶同誉,宜兴紫砂壶和宜兴红茶、阳羡雪芽一起,深受广大茶友的喜欢和青睐,谱写出新时代的紫砂发展篇章.紫砂作品"集思壶"器型的修长使得各个元素的搭配都颇费功力,需要突破常规的设计和制作才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壶身的陶刻装饰也特别适合竖轴的画面,仙鹤的亭亭玉立和松树的伟岸挺拔融入修长的壶身之中,此壶如果用来饮茶的话,所适合的茶叶品类有点少,但是如果用来陈列观赏则是非常的合适,不仅仅能够看到紫砂丰富的肌理和艺术的造型设计,还能够把紫砂陶刻的精妙手法和文化内涵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1.
在紫砂艺术器型之中,许多的器型与陶刻艺术相结合,彰显出了紫砂壶的人文雅韵,把紫砂器从简单的实用之物升华成为艺术品,走进人们的心灵,引起大家的共鸣。从整体上来看此壶"龙吟",在题材的定位上可以说是一件文人雅器,有低调饱满的壶身设计,有山明水秀的陶刻艺术,还有惟妙惟肖的龙形壶钮,仿佛一方印鉴。再上手摩挲此壶,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紫砂技艺的大巧不工和陶刻艺术的无穷魅力,经过长期的把玩之后,紫色的壶身饱吸茶叶的汁水,会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色泽和温润如玉的质感,让大家真正地感受到龙吟天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紫砂陶刻的壶型选择、陶刻内容的选择、技艺手法的选择等,都是要根据自身陶刻创作的风格特点进行选择与创作的。紫砂陶刻选择紫砂器物为载体,根据书法、绘画、篆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布局而完成的再次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要抒发陶刻者内心的文人情怀与紫砂器物制作者内心创作的诉求,同时共同参与创作设计出切合作品器型题材、陶刻题材、诗书画印内容的综合作品,切合主题、切合诗词、切合壶型的陶刻装饰。  相似文献   

13.
陶刻作为紫砂壶的装饰需要适应壶的意境和神韵,并在结合了壶体的造型特征进行格局的安排和设计。以壶为主,以陶刻为辅,让紫砂壶在陶刻的装饰下锦上添花。一件好的紫砂作品,加上诗书画意的修饰,用文学的精髓来彰显紫砂艺术的文化本质,使得紫砂壶的文人味愈加的浓厚。"壶随字贵,字随壶传"这是文人和紫砂艺人的合作成为历史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4.
正紫砂,作为宜兴一张绝美的城市名片,受到越来越多藏家、茶人、壶友乃至寻常百姓的追捧。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文化艺术与养生之道的追求,而伴随着紫砂文化的广泛传播,紫砂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紫砂艺人的手工技艺日益成熟,"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情况广泛存在,陶刻作为紫砂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紫砂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升了其文人气息,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门类融入紫砂陶刻。现从自己的紫砂陶刻实践中阐述对书  相似文献   

15.
汪成林 《江苏陶瓷》2021,54(6):76-77
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衍生出陶刻、泥绘、描金、绞泥等多种装饰技法,如此完善的装饰技艺更是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紫砂壶的观赏性和文化性,使得紫砂壶融合了东方意趣与西方审美,承接了传统与现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本文以紫砂"君子壶"为例,浅谈其泥绘装饰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6.
赵辉 《江苏陶瓷》2021,54(1):71-72
许多的壶友在喝茶品茗之中找到了慢下来的生活节奏和愉快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紫砂文玩赏器等器具中感受到紫砂艺术无穷的魅力,在当今人人都在快起来的时代,紫砂艺术品成为了抚慰我们心灵的良好载体,让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感悟过去、期翼未来.众所周知,紫砂陶刻融合了书法、绘画、篆刻等等的技艺手法,以刀为笔、以坯为纸,创作起来具有非常立体逼真的艺术效果,紫砂作品"降龙罗汉四方赏瓶"就是把陶刻装饰艺术完美地和紫砂赏器结合起来,让我们在欣赏紫砂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浓浓的佛教文化和传统韵味.  相似文献   

17.
李志鑫 《江苏陶瓷》2021,54(3):28-29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千百年的紫砂传承中,把紫砂技艺演绎成为了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同时集合了书法、绘画、篆刻等等的手法,使得一件原本简单的实用器,逐渐演变成为了精神层面的寄托,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共鸣,用紫砂壶喝茶品茗,在长时间的把玩摩挲之中修身养性,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山林清幽",充分地利用了紫砂良好的陶刻载体性质,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古文《兰亭集序》之中的内容抽象概括成为绘画和书法的形式,呈现在古香古色的紫砂壶上面,彰显出作者对于古人的追慕和向往之情,也在陶刻的设计和表达之中,把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其中浓郁的人文氛围展示给我们广大的壶友们.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紫砂壶以造型美与装饰美赢得了世人的赞赏,这与陶艺人的巧思妙想是分不开的,紫砂"陶刻百子壶"以"圆珠壶"为造型,以陶刻"百子"为装饰,体现了制壶艺人高度的艺术水平和对紫砂壶艺术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9.
在紫砂作品中会应用到许许多多的技法,而最为常见的一种便是陶刻书画的技法,技法与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对于紫砂陶刻艺人来说,山水画题材是其必修的一项基本功,十分的重要,而在陶艺范畴之中,刻画与刻字是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实则却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字画所产生的意境讲究的是空灵超逸、清远平淡,所表达和蕴含的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更是制壶艺人对字画所产生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为陶刻作品赋予更多的、不同的艺术美感。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清溪听泉对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陶刻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20.
史美萍 《江苏陶瓷》2021,54(4):28-29
陶刻、泥绘艺术等装饰技法让紫砂焕发出新活力,紫砂绞泥技艺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法在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之后,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更多的形态设计和意象,启迪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云山",一个很具有诗意的名字,诠释出绞泥的形态和无穷的创意,让我们在这把壶中看到了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样的一把壶品茗喝茶,反复地把玩摩挲之中可以看到绞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万千,令人爱不释手、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