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嘉兴市贯泾港优质水厂是一座以浙江省千岛湖引水工程为水源,为实现向城市供给优质水为目标而建设的水厂。虽然千岛湖原水水质优良,但当长距离引水系统检修或发生故障时,该水厂需要切换为原水水质一般的本地河网水。为了以兼顾两种水源条件和运行经济性,工艺设计在以“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为核心的基础上,采用了“紫外-加氯”多屏障消毒工艺,同时为保障水源切换过程中供水管网水质稳定,采取了逐步切换、加药调节和管道冲洗等措施。投产运行以来,供水水质达到《浙江省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厂评价标准》(2018版)中现代化水厂出厂水优质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通水调试及水源切换,研究水厂进水水质波动和对出水水质影响的问题,以宏畔水厂及其供水区域为研究对象,收集3个月的运行数据,分析了水源切换前后宏畔水厂水源、出厂水、管网水水质及水厂制水成本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千岛湖水源水质稳定,浊度在1~2 N T U,耗氧量、氨氮等多项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Ⅰ类;与切换前相比,水厂运行中絮凝剂单耗可以降低约62%,消毒剂(次氯酸钠)单耗可以降低约33%;管网水质切换为千岛湖水后,拉森指数显著降低,且未出现黄水现象;管网水质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依赖南水北调东线供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抗击东线原水突发污染,应在配套水厂增设深度处理工艺。以青岛某36万m~3/d规模水厂为例,探讨典型南水北调东线配套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用。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和厂区平面布置,研究原水及出厂水水质、水资源利用、工程投资、尾水处理难度、工程经验及运行管理方便程度等,最终确定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为深度处理工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宁强县城老城区供水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本工程原水水质、水量以及已有引水管道引水能力进行了复核,并对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厂构筑物以及出厂水加压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希望对类似的水厂扩建项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上海市供水及供水技术概况,就目前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及管网水水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上海市供水水质的技术措施。构建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体系的对策:中心城区通过改善原水水质,强化给水厂常规处理,全面实施给水厂深度处理,更新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管理新机制;郊区推行供水集约化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系统;同时完善城市供水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质监测数据,以福州市西区水厂原水及地表水分类标准为背景与参照,确定了东南水厂水源水污染特征灵敏指标为氨氮含量.分析了上游来水和潮汐变化对原水水质进而对东南水厂出厂水水质的影响,找到了水质变化的大致规律.针对原水水质变化特点提出了生产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7.
海宁市地表水常年为Ⅳ、Ⅴ类水质,枯水期甚至劣于Ⅴ类,原水中CODMn月均超过7 mg/L,氨氮月均为3~4 mg/L.为了确保城市供水水质建设规模30万m3/d的海宁市第三水厂,采用生物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目前出厂水水质满足国家相关水质标准.简要介绍了该厂的工艺设计和主要工程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桐乡市现有水厂原水、出厂水水质做出分析,提出了积极寻找优质的水源和强化水处理工艺来改善自来水水质的两个对策,并进行了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平湖地区地表水源受到有机物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CODMn、氨氮.在对古横桥水厂二期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后,认为生物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对原水的适应性较好,所以在三期工程中仍采用此工艺流程,结合二期工程的运行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出厂水水质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原水预处理对净水厂矾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洁  胡侃  吕锡武 《给水排水》2012,38(6):27-30
自2010年12月底,南泉水源厂预处理工艺投入运行以来,以南泉水源厂出厂水为原水的中桥水厂和雪浪水厂在大多数月份矾耗明显下降。其中,中桥水厂平均矾耗降低了19.3%,雪浪水厂降低了7.6%。经分析,对净水厂矾耗的影响因素可能是:①原水经预处理后,改善了净水厂进水水质,减少了污染物对混凝的干扰作用;②臭氧预处理工艺可破坏有机物的结构,从而破坏胶体表面的有机层,使胶体颗粒在混凝过程中更易凝聚而被去除;③净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也能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氨氮,提高出水水质,理论上也可降低矾耗。矾耗的降低,不仅节约了制水成本,还提高了出厂水pH,对提高管网水质和确保管网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借奥运机遇,朝阳区水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水务的发展,必须切实做好水务规划工作.本文基于目前我区水务工作以及国内外水务工作的思路,贯彻市局提出的"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建设、安全供水、防汛以及节约用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水务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孙磊  毛献忠 《给水排水》2012,38(5):151-156
采用EFDC模型建立东江东莞段二维水动力和氨氮输运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及一维河网模型吻合,高、低水位与石龙站实测数据比较平均误差为0.13m和0.18m,与河网模型比较平均误差为0.03m和0.05 m,流速平均误差小于0.13 m/s,氨氮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平均误差小于0.18 mg/L.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水文条件下运河排涝对东莞水厂取水口附近氨氮的影响,以及在取水口上游设置挡板对于排涝影响的改善.计算结果表明,未设置挡板时,中水位排涝流量大,取水口附近污染物浓度低,为4 mg/L;设置150 m挡板时,低水位排涝污染物受潮汐影响,氨氮浓度峰值下降至2.6~4.5 mg/L,设置挡板效果明显,中水位时设置挡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节水的关键是提高水分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华 《中国水利》2005,(15):16-17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灌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世界上已经有许多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但要么适用条件有限,要么成本太高.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茆智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所提出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理论上成熟、应用上简单,既能节水、又不影响水稻产量,一些条件下还能增产,受到灌区和农民的欢迎,因此,也引起了国际研究机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水函数分析和水价节水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北京市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用水量与居民生活用水购买力系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生活用水水价的比值)关系十分显著,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并建立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函数和水价节水效果的评估方法。实例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购买力系数的边际弹性为0.38.亦即北京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购买力降低1%,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减少0.38%;提高水价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十五”期间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的水价累计节水量达到了0.9亿m^3,人均年节水量2m^3;现状北京市不同收入人群城镇居民水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均小于1.0%,低于国际通行的评判可承受标准值2.5%,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对水价承受能力比较大,水价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白杨河流域水资源形成和转换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引水坝生态用水是可调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用以解决调水工程用水的问题.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引水坝年径流量、引水坝上游的农牧业需水量、水库下泄流量、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各因素时可调水量的影响程度,并估算了可调水量.  相似文献   

16.
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响应系数是计算水环境容量,进而明确排污责任主体的重要基础。以一维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基于线性叠加原理,推导了水质响应系数矩阵,探讨了基于综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矩阵高效计算方法。基于HEC-RAS模型建立了辽河干流水动力水质模型,据此计算了辽河干流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矩阵高效计算方法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而且HECRAS模型不仅在水动力模拟方面优势显著,在水质模拟方面亦表现出良好特性。较之公式法,基于综合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可以显著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水生态系统危机是最严重的水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新木 《中国水利》2009,(19):30-31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7年的专题研究报告描述了中国水污染的转型特征:“当前我国的水污染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问题日益复杂化、尖锐化,水污染呈现出复合性、流域性和长期性.并处在急剧的转型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最严重的水问题”。该报告对中国水危机的描述已超出了多年来水理论界的一般表述,如水多、水少、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中水系统的设计,首先应对建设项目总体的可收集原水水量、中水设施处理水量、中水用水量和自来水补水量进行计算、调整,使其达到供与用的平衡和一致.以某大型交通枢纽及配套服务用房、大型住宅小区、大学校区三个典型建筑小区为例,探讨了其中水水源及中水用水的种类和选取顺序、中水水量平衡计算原则与方法,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资源供需系统的“动态性、关联性、预期性、不确定性”,以信息技术当前快速发展和应用的物联网理论与技术为基础,提出了水联网及智慧水利概念:其总体架构是集物理水网、虚拟水网和市场水网一体的现代化水资源系统;其核心特征是实时感知、水信互联、过程跟踪、智能处理;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云技术的监测、计算和服务,基于多水源高效能的智慧调度,基于多通道优拓扑的精准投递;其核心目标准确预报、精准配送和高效管理,全面提高水资源效能,促进我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相似文献   

20.
1虚拟水概念与发展 虚拟水(virtual water)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农业或工业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水资源;也有学者提出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虚拟水还应包括土壤水等概念.与我们常说的传统与非传统水资源相比,虚拟水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看不见"的水.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嵌入水资源"、"外生水资源"或"边缘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