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探讨分析了住宅建设发展的新方向,以菜单的形式确定不同住宅部品和不同附属设施配套产品包的生产、不同户型设计、不同档次和不同风格的装修要求,最大限度满足住户要求,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达到降低成本、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目前广州房地产市场上的住宅户型的分析并结合作多年的设计实践,提出了人性化住宅设计的理念以及户型设计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研究了公寓式住宅户型与传统农民住宅户型的不同,在归纳总结现有公寓式安置房户型设计中的问题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户型转变后对农民固有使用习惯的延续,并针对农村居民特有的住户特点进行灵活设计。本文从户型的尺寸、功能、户型配置方面提出了公寓式农民安置房户型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小户型设计面临的问题,对户型设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提出采用可变型户型、健康型住宅等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湖州为例,采用最大概率分布法建立湖州地区农宅典型平面布局,总结出典型户型,监测户型温度,分析不同户型、房间朝向、建筑材料等因素对室温的影响,得到最适宜农居户型从而达到减少建筑耗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分户计量供暖节能住宅户型修正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多层住宅中不同户型在耗热量上的差异,引入户型体形系数修正各户的计量用热量,以计算和实测方法分析了一栋节能住宅不同围护结构户型的能耗特点,发现山墙、屋面、地面造成的不同户型之间的耗热量差别小于传统建筑;使用面积大的住户山墙造成的户型间耗热量差别小于使用面积小的住户。  相似文献   

7.
两幢短外廊单元式住宅,分A型和B型。A型6层,设电梯。B型4层,不设电梯。平面设计的突出特点是有多种户型:同一层的4户有4种户型,同一单元中有8种户型,能充分满足不同居住对象对不同户型的需求。承重墙结构,墙、屋面及阳台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外墙砌砖。阳台拦板采用预制构件。铝制门窗。  相似文献   

8.
选取夏热冬冷地区一典型城市住宅楼为模拟分析对象。利用De ST软件分析相同户型在不同楼层、同一楼层不同位置以及不同建筑朝向时户型单位面积负荷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建筑随着楼层的增高,每个户型的单位面积负荷也在不断增加。正南方向是建筑各户型内的负荷最低,南偏西30°负荷最高。  相似文献   

9.
周文霞  赵宇 《华中建筑》2003,21(1):48-50
通过对郑州商鼎华府高层居住小区、西安高科新花园、上华城三个不同类型的居住小区策划定位和户型设计的解析,从两个方面谈策划定位和户型设计的关系:策划定位是户型设计的重要依据;策划推动户型设计不断深入、细致符合消费者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超 《居业》2021,(11):41-42
居住建筑户型设计要点主要是要符合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在居住建筑户型设计的细节方面,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原因是家庭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政策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户型一般都是由开发商根据市场而制定,不同的开发商对于居住建筑户型有着不同的理解,很多户型在设计之初似乎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的,但是等到实际建成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家庭结构变化对于居住建筑户型设计带来的影响以及居住建筑户型设计应该注重的细节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李洁  许燕 《山西建筑》2012,38(20):10-11
以北京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四合院的起源、形式结构和四合院当今的保护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当今的北京古都的发展进行反思,以期指导实践,促进对北京四合院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吴美芳 《山西建筑》2003,29(12):1-2
介绍了现代社会家庭人口结构的多种模式 ,分析了人口结构模式多样化的原因 ,提出家庭人口结构是影响城市住宅设计的主要因素 ,并介绍了各种家庭人口结构住宅的特点及类型。  相似文献   

13.
范霄鹏  李蓓茹 《华中建筑》2010,28(1):157-160
传统民居与乡土聚落作为承载个体家庭结构和群体社会结构的"器",其样式对应于社会结构同质同构的特征也存在着营建上的"原型",各地民居与聚落所呈现出来的多种形态是在"原型"基础上进行样式"形变"的体现。推动原型格局发生形变的因素是各地的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两类要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人们集聚的社会结构形态,并于实体的显在层面对承载着个体家庭形态和群体社会形态的民居样式与聚落格局进行营建的调适,从而导致了各地产生出丰富多样的民居与聚落类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钢筋混凝土异形框架柱不同简化模式的电算比较,结合作者对异形柱框架体系构造的理解,提出异形框架柱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格构式框架护坡地震动位移模式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1个比尺1∶8的边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锚杆格构式框架护坡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模式及其变化特性。模型试验以汶川波作为设计输入地震波,采用水平(X)向、竖直(Z)向和水平竖直(XZ)双向等3种激振方式。研究结果表明:(1)  X向单向激振时,支挡结构的动位移模式为:当激振加速度峰值AXmax≤0.4 g时,离开土体向外侧平移;当AXmax = 0.6 g时,绕支挡结构的下端向土体方向或边坡下方转动;当AXmax≥0.8 g时,挤向边坡土体方向移动,同时向边坡下方移动与绕支挡结构下端向土体方向转动的耦合。(2)  Z向单向激振时,支挡结构的动位移模式为:当AZmax≤0.267 g时,离开土体向外侧移动,同时发生向边坡下方移动与绕结构下端向土体方向转动的耦合;当AZmax≥0.400 g时,挤向边坡土体方向平移与绕结构下端向土体方向转动的耦合。(3) XZ双向激振时,支挡结构的动位移模式为:离开土体向外侧平移,与绕结构下端向土体方向或边坡下方转动的耦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健康住宅的释义,从保证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保护自然环境的亲和性、增强住区的环境保护和注重健康环境的保障等方面介绍了健康住宅的特点,并以南宁市中房翡翠园小区为例,详细分析了该健康住宅小区的特色,对南宁市健康住宅产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峰 《山西建筑》2014,(26):15-17
通过对常州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住宅套型使用状况的详细调研,根据国内外住宅户型的改造原则和方法,对常州市旧住宅提出一些具体改造措施,以期达到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西藏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将呈现以清洁能源代替生物质能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改善藏族民居室内居住环境、提高节能水平的最佳途径。在尊重当地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的前提下,本文首先分解藏族民居的空间构成,并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提出了藏族民居"双热核"模式语言,即以"庭院—太阳能"为中心热核的"散热"布局和以"餐厅—生物质能"为辅助热核的"聚热"布局。而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模式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庭院—太阳能"热核对室内空间散热作用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着重从自然环境和文化习惯的角度研究了畲族古民居中潜在的可持续性经验、方法和理念,不拘泥于当地畲族民居特有的具体布局结构,为探求具有民族地域特色、民族形式的中国当代可持续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柴旭辉 《山西建筑》2005,31(1):50-51
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结构类型等因素,对村镇民房的抗震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新建民房抗震设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