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对排桩式支护结构中圈梁的作用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还缺乏充分研究,因而圈梁的设计与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关于圈梁一排桩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圈梁对排桩的约束及变形协调将计算模型进行简化,给出一种考虑圈梁一排桩相互作用的便捷计算方法,探讨了圈梁作用下排桩式支护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变形规律。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排桩式支护结构中圈梁的作用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还缺乏充分研究,因而圈梁的设计与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分析前人关于圈梁-排桩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圈梁对排桩的约束及变形协调将计算模型进行简化,给出了一种考虑圈梁-排桩相互作用的便捷计算方法,探讨了圈梁作用下排桩式支护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变形规律,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工基础》2016,(1):64-68
在深基坑桩锚式支护结构中,桩顶钢筋混凝土圈梁的空间效应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长沙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圈梁水平位移与内力的现场监测,结合理论计算,并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模拟,研究分析了圈梁在桩锚支护结构中的作用效应,提出了圈梁影响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可供同类的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基双排桩空间协同计算理论及位移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考虑排桩-圈梁-连系梁空间协同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更适合双排桩实际工作性态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信息化施工的要求,提出了实用的反分析计算理论.计算表明,该计算方法在双排桩设计计算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双排桩支护体系的受力机理、计算模型等尚不是非常明确,现有规范中的关键参数的选取对双排桩计算影响较大,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以北京西北五环外某基坑支护工程为例,基于理正深基坑支护软件,探讨了双排桩冠梁水平侧向刚度对支护体系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考虑连梁作用的双排桩冠梁水平侧向刚度的建议计算方法,最终根据工程监测数据的反分析,给出了双排桩冠梁水平侧向刚度的建议取值范围。合理考虑后排桩和土体之间的摩阻力产生的力矩对双排桩抗倾覆的有利作用,提出了双排桩抗倾覆优化计算公式。本文的双排桩水平侧向刚度的合理取值和双排桩抗倾覆的优化计算为双排桩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排桩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应用在不能实施锚杆或内支撑的基坑支护段,且施工简单,工期较短。《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没有关于双排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cJ120—2012)对以往的双排桩工程实例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模型试验与工程测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双排桩设计计算的简化实用方法。为了深入探讨双排桩的设计计算及其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本文对规程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广州亚运城某基坑支护双排桩结构的算例分析,结合理正基坑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本工程中需对基坑北侧人行天桥桩基础进行保护以及控制基坑变形,双排桩结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余小国 《四川建筑》2015,(1):120-122
双排桩较单排桩有更大的侧向刚度,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支护结构的变形,由于不需要设置内支撑,还能有效地缩短工期。目前,双排桩逐渐成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先选择方案之一,但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双排桩结构型式及特点,并对双排桩解析计算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区双排钢板桩围堰支护结构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有效地克服了单排桩支护结构的缺点,并在投资费用上与单排桩支护结构相差无几,还无需内撑,为施工增加了工作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研究还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大型双排钢板桩围堰工程和现场实测数据,对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的受力性能开展了些探讨性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双排桩的优缺点和几种计算方法,并采用简化后的土压力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简化后模型计算的钢板桩内力和位移均比实测的大,说明简化模型是安全的。由于目前对双排钢板桩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对双排桩相互作用和空间效应考虑较少,因此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变形计算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该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由于双排桩支护体系的受力机理、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等尚处于研究阶段,其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结合某边坡工程,介绍了多种非常规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时通过采取等效和假设的处理方法,解决了非常规双排桩无法建立计算模型的问题。通过对设计计算值与实际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该等效及假设的计算模型是合理的,同时也说明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可以很好地控制边坡变形。本工程的设计理念、设计计算方法及成功实践,也为山地边坡双排桩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排桩文护结构受力特征与土压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与内力计算方法;运用有限元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双排桩支护结构所受土压力取值进行了分析与修正,得出一些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三维梁-颗粒模型与岩石材料细观力学行为模拟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建立了三维梁-颗粒模型,用以模拟岩石材料的细观力学行为。在此模型中,岩石材料被随机地离散成一系列的颗粒单元,相邻颗粒单元的形心由弹脆性的梁单元连接,以考虑材料的连续性。材料的了性通过改变颗粒单元的尺寸,位置或梁单元的力学性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二维应力场下承压地层中渗流的液固耦合问题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考虑到多孔介质渗透率随孔隙变化的特点,研究二维应力场下承压地层中渗流的液固耦合问题,提出了解耦方法;并求出耦合条件下的孔隙压力与介质应务的解析解,计算表明,耦合效应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3.
节理岩体圆形洞室岩爆过程的离散元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刚体离散单元法对节理岩体圆形洞室的岩爆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与模拟,并与有限元的数值分析结果,岩爆现场实测结果结果进行比较,相当一致。说明采用离散单元法对节理岩体洞室岩爆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易成  沈世钊 《工业建筑》2000,30(8):44-47
分析了局部高密度钢纤维钢筋混凝土 (简称钢筋PHPFRC)弯曲构件截面应力分布特点 ,提出了供分析计算用的高密度钢纤维混凝土 (SIFCON)应力应变模型 ,对截面上可能出现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截面应力合力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框图 ,据此可以编制开裂后截面内力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15.
银英姿  孙绍斐 《钢结构》2013,(12):22-25
基于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试验中4个试件的有限元模型:核心混凝土采用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下的刚度退化.通过对模型的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可知,两者吻合较好,说明用该模型进行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节点的全过程分析是可行的.此外,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此类节点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规律,可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排桩与圈梁协同作用下考虑开挖过程的挠曲方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表明,支护排桩与圈梁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圈梁的空间效应对支护桩的变形和内力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圈梁对排桩的约束及变形协调,给出一种排桩与圈梁协同作用下考虑开挖过程的挠曲方程法,并结合工程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含粘滞流体砂岩的动态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研究了含粘滞流体砂岩的动态力学行为,认识到砂岩的低频衰减是一种典型的驰豫衰减,具有粘(滞)弹性材料的性质,也具有类似粘弹性材料的时温等效原理,这给地学中某些问题的研究带来了诸多方便。饱和岩石的衰减峰的峰高随砂岩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峰宽逐渐变窄,衰减随砂岩孔隙度的增加成线性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对砖混结构教学楼横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照1/2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5片横墙试件,试件类型包括无构造柱横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的普通墙体试件以及在墙体中加设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等,采用拟静力试验对各试件的破坏特点、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横墙的抗震性能,按照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横墙两端设置构造柱,同时确保墙体与基础梁间不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则横墙表现出较好抗震性能,墙体中加设1根构造柱或同时再加设1根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但加设圈梁和构造柱的墙体试件在极限变形后破坏墙块的变形受到中间圈梁的约束,墙体具有较好的后期整体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淡化海砂、原状海砂和河砂分别配制了强度等级为C30和C50的普通混凝土,通过硫酸盐干湿循环试验,对比研究了采用不同砂配制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的大小与其表面劣化的程度相关,但并不能有效评价混凝土抗硫酸侵蚀能力;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淡化海砂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略好于河砂和海砂混凝土;原状海砂引入的氯离子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玻璃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 5根玻璃纤维 (G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和一个对比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分析了GFRP加固梁的抗弯性能和锚固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粘贴GFRP片材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抗弯承载力 ,片材锚固区由于应力集中可能发生锚固粘结破坏 ,锚固区采用U形箍可以有效地防止锚固破坏。根据试验分析 ,提出了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弹性阶段锚固区片材拉力计算公式和最大锚固剪应力、最大剥离正应力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