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采用重铬酸钠对镀锡量为1.1 g/m~2镀锡板基板进行阴极钝化,钝化过程使用两个钝化槽,选取了4.3/5.3 A/dm~2、8.6/8.6 A/dm~2、7.5/12.3 A/dm~2及3.2/3.2 A/dm~2四种电流密度进行研究,对钝化后的试样进行了钝化膜厚度及XPS测试,并将试样模拟涂装烘烤,测试其附着力。结果表明,钝化电流密度为3.2/3.2 A/dm~2时,钝化膜厚度较薄且Cr(OH)_3含量较低,产品附着力为一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钝化工艺对镀锡板表面润湿性和涂饰性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工艺条件为:CrO_3 25 g/L,pH=4,温度35°C,阴极电流密度0.4A/cm~2,时间8s。该条件下所得钝化膜厚16.56μm,对水的接触角为51.15°,水性防护装饰漆的附着力最好。适当增大阴极电流密度可增大钝化膜厚度,降低镀锡板对水的接触角,从而提高其涂饰性。  相似文献   

3.
焦磷酸盐溶液体系电镀白铜锡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溶液组成、pH、温度、阴极电流密度、施镀时间等对白铜锡合金镀层外观、厚度及成分的影响.较优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为:Cu2P2O7·3H2O 30g/L,Sn2P2O74g/L,K4P2O7·3H2O200~250 g/L,K2HPO4 80g/L,pH 8.8,温度28~30℃,阴极电流密度0.6~1.0A/dm...  相似文献   

4.
利用阳离子膜,以K2CrO4电解结晶制备K2Cr2O7,考察了电流密度、温度、阴极液KOH浓度、阳极液K2CrO4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率、电流效率和直流能耗的影响;研究了K2Cr2O7不同浓度、不同转化率下的结晶纯度和收率及搅拌速率、降温速率和晶种加入量等对晶体粒度分布和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电解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0.2 A/cm2,电解温度80℃,阴极液KOH浓度50 g/L,阳极液K2CrO4浓度400 g/L. K2Cr2O7转化率大于90%时,结晶纯度不低于99.8%. 优化的结晶条件为:溶液初始K2Cr2O7浓度500 g/L,搅拌速率300 r/min,降温速率0.5℃/min,不添加晶种. 所得产品符合GB 28657-2012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纯铜棒为基体,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制备了Ni–Al2O3复合电极。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i SO4·6H2O 250~300 g/L,Ni Cl2·6H2O 40~50 g/L,Al2O3 10~60 g/L,H3BO3 35~4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5 g/L,p H 3~4,阴极平均电流密度2~6 A/dm2,温度30~70°C,时间3 h。分析了镀液中Al2O3颗粒添加量、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对Ni–Al2O3复合镀层Al2O3含量、均匀性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分别以Ni–Al2O3复合电极和纯铜电极为工具,对W7Mo4Cr4V2Co5高速钢进行电火花加工(EDM)试验。在Al2O3添加量30 g/L、阴极电流密度3 A/dm2、温度50°C的条件下,所得镀层厚度为100μm,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14.48%,显微硬度为434.72 HV,综合性能最佳。Ni–Al2O3复合电极在EDM试验中的相对质量损耗约为纯铜电极的1/5,抗电蚀性更优。  相似文献   

6.
采用以邻氟苯甲醛作主光剂的氯化钾镀锌液,在250 mL赫尔槽中以1A电流对钢试片镀5 min,经2%(质量分数)稀硝酸出光并水洗后进行低铬彩钝.于冬天室温9℃时在含铬酸酐5g/L的基础钝化液中逐渐加入KCl.当KCl含量低于10g/L时,吹干后的钝化膜附着力好,但发雾严重;当KCl含量达到20 g/L时,搅拌状态下镀得的试片在钝化后完全不发雾.加热试验表明,25℃为最佳钝化液温,可在宽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正看与侧看均以色泽浓鲜、偏红且附着力良好的彩钝层.  相似文献   

7.
镀锌层高耐蚀性三价铬彩色钝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镀锌层三价铬彩色钝化液组分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g/L氯化铬,7g/L硝酸钠,3g/L硫酸镍,8g/L醋酸,6g/L铵盐配位剂,温度25~35°C,pH2.5~3.0,时间50~60s。该工艺能获得外观艳丽、光亮、颜色均匀、附着力良好的膜层,其中性盐雾试验出白锈时间大于144h。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沉积仿不锈钢Fe-Ni-Cr合金镀层的工艺研究,优化并确定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为:Cr2(SO4)3.6H2O 200 g/L、FeSO4.7H2O 9 g/L、NiSO4.6H2O 6 g/L、柠檬酸铵60 g/L、抗坏血酸10 g/L、H3BO325 g/L、(NH4)2SO4100 g/L、NaF 4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6 g/L、温度50℃、pH1.5、阴极电流密度16 A/dm2。在该条件下所得镀层的外观、组成、硬度和耐蚀性能等都基本上与304不锈钢相近。  相似文献   

9.
黄奇  缪树婷  郝利峰  韩生 《电镀与涂饰》2014,33(16):690-693
在三价铬钝化液中添加稀土钕,以提高三价铬蓝白钝化膜的耐蚀性。研究了钝化温度、pH、时间以及钝化液中稀土钕含量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得到镀锌层三价铬蓝白钝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Cr2(SO4)3 18.9 g/L,Nd(NO3)3·6H2O 4 g/L,NaNO32.2 g/L,C6H8O7·H2O 0.7 g/L,CoSO4·7H2O 7 g/L,NaH2PO2·H2O3.4 g/L,NH4HF2 0.2 g/L,温度30°C,pH 1.9,时间30 s。钝化液中添加稀土钕可有效提高钝化膜的耐蚀性。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钝化膜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交流阻抗分别为-1.231 V、0.568μA/cm2和1 937?·cm2,中性盐雾试验出现白锈的时间为93 h。  相似文献   

10.
以KMnO4和TiOSO4为钝化剂主要成分,研究6063铝合金锰(VII)-钛(IV)系钝化成膜新工艺,考察钝化液成分、温度、pH值、反应时间对成膜过程及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方案,分析转化膜的形貌和化学组成,采用化学方法考察化学转化膜的耐蚀性能. 结果表明,最佳钝化液配方为:KMnO4 5 g/L, TiOSO4 2 g/L, NaF 0.05 g/L, ZnSO4 0.3 g/L. 在钝化温度50℃、钝化时间15 min及pH值2.7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锰(VII)-钛(IV)系钝化工艺制备的化学转化膜为金黄色,膜质量为589 mg/m2,膜主要由O, Mn, Al, Zn, Ti组成. 锰(VII)-钛(IV)系钝化新工艺环境友好,所制化学转化膜耐CuSO4点滴腐蚀性能优于Cr(VI)转化膜,耐人造海水腐蚀能力与Cr(VI)转化膜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