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微结构聚合物光纤拉丝工艺的研究,提出微结构聚合物光纤二次预制棒套管拉丝技术.为了降低光纤拉伸过程中微孔坍塌率,从光纤拉伸力和材料表面张力之间平衡的角度考虑,对拉丝炉中热区温度和长度进行控制,得到了预制棒拉丝炉和光纤拉丝炉中热区温度分布曲线.最后,通过对本体聚合法制备的椭圆芯六角对称微结构聚合物光纤预制棒的拉丝实践...  相似文献   

2.
光纤预制棒的大型化是降低光纤拉丝成本的必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利用OVD法生产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的工艺方法,主要包括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在沉积、烧结、保温过程中的设备与工艺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Φ120-200mm预制棒、2000m/min高速拉丝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别介绍了大尺寸预制棒高速拉丝对光纤衰减、翘曲度、不圆度、包层直径波动和强度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拉丝炉结构和光纤退火装置的改造,优化了拉丝炉温场和气流分布.大大改善了大尺寸预制棒高速拉丝光纤衰减、翘曲度、不圆度、包层直径波动和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光子晶体光纤(PCF)拉丝实践基础上,分析了PCF预制棒在拉丝时的受力情况.其中对表面张力和黏滞力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加压拉丝工艺.对PCF预制棒结构设计、制作,以及拉丝工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入成熟期的光纤光缆行业选择大尺寸预制棒高速拉丝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大尺寸预制棒表面预处理是大尺寸预制棒高速拉丝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影响光纤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大尺寸预制棒表面预处理的工艺选择与设备控制,及处理效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Masao Kawach等建立的烧结终止阶段封闭球形气孔模型烧结条件介绍了光纤预制棒中氦气的产生原因。保温工序可以减少石英玻璃内的气孔以降低光纤预制棒内的He,He在石英玻璃中的扩散机理符合Fick定律,据此分析出了在微正压条件下烧结的光纤预制棒,通过保温处理后,氦气在光纤预制棒内的浓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试验结果显示,延长保温时间,光纤预制拉丝时裸纤气泡减少;保温时间不变,光纤预制棒直径增大,拉丝时裸纤气泡增多。文章的研究成果将对不同半径光纤预制棒保温工艺的设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光纤(POF)和微结构POF(MPOF)分别是数据通信和不同类型传感器应用中“最后一百米”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但为了进一步开发新型POF,需要在预制棒制造新工艺、新型光纤拉丝设备和POF的新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研发。在POF拉丝过程中,采用普通电阻炉加热,沿预制棒径向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的温度升降。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开发出一种具有红外(IR)炉和普通电阻炉两种加热方法的新型加热炉。采用1.2μ波长的IR加热装置进行IR加热。因此,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的预制棒并提高拉丝速度。制造出多个阶跃折射率新型预制棒用于开发工作。采用带有旋转管的车床装置进行预制棒制造。当观察到UV激活不足时,高效施加热激发径向聚合反应并对反应加以控制。通过在高温和高压下聚合预制棒芯使预制棒最终成型,由此获得的预制棒不需要缩棒。对POF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开发包括两种标准折射率导引光纤以及用于激光器、放大器、非线性信号处理和生物光子应用的微结构POF。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展POF的有效应用范围。芬兰和丹麦的几位研究人员证明,此项研究工作是独创的,以前没有介绍或公布过。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进的堆积法制备微结构光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改进的堆积法,制备无间隙孔微结构光纤(MSF)。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1)通过传统堆积法,制备MSF的预制棒;2)对预制棒进行预定型处理,对其一端加热使毛细管熔死,再将预制棒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1600℃,并对另一端加压加气,内部毛细管受气压扩张,进而膨胀使间隙孔受力消失.所有的包层毛细管熔到一起形成了一整体,这样有助于拉丝时保持光纤的结构;3)完成拉丝过程。用这种改进的堆积法进行MSF的制备,取得了很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结合光纤散射机理分析,从光纤预制棒折射率分布、掺杂浓度、拉丝张力和拉丝热处理等方面着手研究,通过优化预制棒沉积工艺和改善拉丝条件来制备低损耗单模光纤,并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单模光纤在满足ITU-T G.652标准的同时,在1 550nm波长的衰减可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不同折射率结构预制棒的拉丝结果,探讨了拉丝工艺与光纤折射率的关系。基于扩散原理和玻璃材料光弹效应特性,阐述了折射率对光纤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调节预制棒拉丝张力和炉温来调整光纤折射率,进而实现优化光纤模场直径(MFD)、截止波长(λc)、衰减等参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石英玻璃根据生产加工的工艺可以分为四类,不同工艺生产的石英玻璃其杂质含量也不相同。石英玻璃作为光纤预制棒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1],其中的杂质含量会对生产的预制棒最终的拉丝光纤衰减产生影响。为避免因杂质吸收产生的衰减,需要根据使用的工况要求选择合适的石英玻璃。  相似文献   

12.
问与答     
问与答问:裸光纤、光纤素线和光纤芯线有什么不同?答:1.裸光纤用预制棒拉制细光纤时,首先要将预制棒加热到高温(约2000℃),使其变软后进行拉丝。在拉丝时要严格保持预制棒内已形成的折射率分布。对于这种刚刚拉制出来而尚未进行一次涂覆的光纤称为裸光纤。2...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芯光纤因其特殊的光电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纤芯和包层材料之间的性质差异,制备高质量的半导体芯光纤比传统掺杂石英玻璃光纤更为困难。以锗芯光纤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法,模拟仿真了激光拉制锗芯光纤的动态过程,研究了拉制过程中芯层锗和包层石英玻璃材料的流速差异,以及不同拉丝速度对其流速差异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预制棒颈缩区,芯层锗和包层石英玻璃材料的流速差异最大,且不同拉丝速度对预制棒芯层锗和包层石英玻璃材料的流速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将PSOD(等离子固态外部沉积)、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以及光纤拉丝技术相结合,成功开发了芯棒+天然石英砂套管的预制棒制备技术。该技术以成本相对较低的天然石英砂为原料,等离子体为热源,干燥压缩空气为工作气体,熔制了符合光纤生产要求的套管,并研究出了合适的光纤生产工艺路线。该套管的工艺路线简单,无需合成套管工艺中的脱水和烧结处理,且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尾气,对环境无污染。针对天然石英砂材料的特殊性质,制定了低掺杂的预制棒沉积技术以及高张力拉丝的工艺条件,成品光纤各方面合格,并具有更低的衰耗。  相似文献   

15.
耐高温光纤涂料聚酰亚胺采用电炉加热,固化的时间长,不能满足大预制棒高速拉丝中长距离涂覆和快速固化的要求。本文介绍一种利用MCVD+VAD工艺制作预制棒,在高速拉丝机上进行聚酰亚胺涂覆、快速固化的长距离耐高温光纤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光纤光缆产业从光缆产业向光纤拉丝产业发展延伸,并进一步向光纤预制棒产业发展延伸。  相似文献   

17.
据NTT声称,双火焰VAD工艺能够大大降低光纤的生产成本,显然,该公司想把低成本光纤广泛用于用户回路。 NTT认为,降低光纤成本的关键在于可连续拉丝的大预制棒。NTT公司的实验室使用双火焰工艺生产出比标准预制棒大6倍的预制棒(相当于660km光纤),并以每分钟5克的速度拉成光纤。在VAD工艺中,四氯化硅和其它原材料被送进氢氧炉,由于其化学反应,在仔棒的顶端生成玻璃粒子,这就沉积成多孔的预制棒。然后再对该棒烧缩(加热),使之成为既均匀又透明的棒体。  相似文献   

18.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42):18-18
中国线缆产业发展始于1990年,当时90%的光纤均通过进口,一直到1995年国内企业开始进口光纤预制棒进行拉丝,光纤进口比例才开始逐步下降。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线缆企业开始筹建光纤预制棒厂,然而进展缓慢,直到2011年才实现较大改观,国内光纤预制棒实现量产。如今,中国线缆产业已开启国际化布局,而2012年有望成为中国线缆产业海  相似文献   

19.
影响光纤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预制棒的质量,而稳定的拉丝炉子温度,较好的涂覆质量以及良好的固化度可以提高光纤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一、历程与现状 随着三十年光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光纤预制棒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国内成功开发了多种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其中主要包括:改良的化学汽相沉积工艺(MCVD)、外部汽相沉积工艺(OVD)、汽相轴向沉积工艺(VAD)、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工艺(PCVD)。预制棒尺寸由起步时期的20公里拉丝长度发展到今天200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