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研究基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高头乡的大岭下村,村子现存十多座客家土楼,独特的土楼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加上美丽乡村设计方案的改造想法,将闲置的村办公室打造成为大家的乡村记忆馆和乡建工作站,使村民对大岭下村的未来更有所期待。本研究通过村部、学校及设计工作室(并称为设计团队)、外来力量三方长时间的实际调研、居民访谈、协力改造实例与活动,实现一个共创、共享、共荣的乡村再生过程,使建筑的技艺与记忆达到传承、保护、再利用与发展的可持续目标。  相似文献   

2.
大岭山自然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位于广西省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距县城约15公里。 曾经的大岭山村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村党组织和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大岭山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十多年如一日挖石垦荒,栽桃修路,使昔日荒山石岭变成了绿色果园。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北麓山谷之中,南望雁荡主峰百冈尖,北邻仙溪上游砩头溪,山清水秀,向为章氏聚居之地。现存古迹多与明代名臣章纶家族有关,在南阁一带主要有章纶故居、尚书第、笃忠堂、藏书楼及章纶墓等。其中尤以南阁村口的牌楼群最为壮观。牌楼群原有七座,后毁去两座,现存的五座牌楼一字贯穿于南阁村村前直  相似文献   

4.
《景观设计》2013,(4):J0024-J0029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其中113万平方米专门作为公园用地,而在53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中,仅仅规划200余栋独栋别墅及数十栋高端配套商业建筑,建筑面积在790~1400平方米之间。项目紧靠大岭湖公园,  相似文献   

5.
<正>1.概况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由楼上、楼下两个村民组构成.是明代晚期彭氏家族由江西迁此繁衍而成。整个古村占地约五六十亩.村前小溪古桥.村后山秀竹密.是豫南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结构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村口西头建有彭氏宗祠.现今村  相似文献   

6.
双石头村为斋堂镇辖村,毗邻川底下村.山上绿树成荫,满目青翠,风光秀丽.双石头村遍布巨石,村口的两块巨大的岩石上建有民宅,村中保留有数座清代四合院,在公路两旁依山而建.  相似文献   

7.
《景观设计》2013,(4):J0042-J0045
大岭湖公园位于江津双福新区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项目设计范围为公园入口广场区域,总体地势比较平缓,局部陡峭。设计结合场地以典型的法式规则布局,中轴线通过入口广场、主题雕塑、大尺度镜面水以及核心喷泉雕塑贯穿整个广场和湖泊,两边则以树阵和修剪成型的植物体现法式园林的特点,以增加入口处的庄重感,并形成植物变化空间。多层次植物空间设计使绿化更具品质,并通过分析视线关系,在入口处利用树阵空间进行引导,营造收、放、开、合的视觉空间效果,让人们充分体验一种大气的风格,同时人们的视线一直可延伸至教堂,体现了以“和谐人文”为主题的法式风情公园广场。  相似文献   

8.
正卢村有上千年的古桥、古河、古巷、古宅。卢村靠山临水,村西小溪名下门溪,村东小溪称前街溪,至村南汇合而成丰栈河。村东民宅依溪而建,临水一侧多挑出,建有敞廊,别有一番情趣。一级级青石台阶,一座座小木桥,使人感觉身处山村,却又似在水乡。村口有石桥,名驷车桥,始建于宋。桥的命名,是由于宋代卢村出了一位显赫的人物卢臣忠。古人认为,驷马高车,非显贵者不得乘坐。卢村人以"驷车"命名桥是为了显示卢氏家族的高贵。村中有一水圳,是人工修筑的沟渠,它从村西的下门溪横穿村中,在村中呈弯曲蜿蜒状,使水圳碧水淙淙,更显活泼,由村东头出,接上前街溪。这是徽州古村落注重水的活用的实际例证。  相似文献   

9.
<正>永安市青水乡位于福建中部,其地山高路险,溪流纵横,林木密布,是一个高山型畲族自治乡,一条苏坑溪从南到北流经全域。青水乡吴教村就位于这条支流的两岸,在它与龙吴村交界的村口,溪流南北各有一座大山,北侧名为北坡山,南侧名为月亮山。长期以来,溪水在交界处冲积出一片不大的平原。吴教村的三座郑氏古宅就位居于此。吴教三宅与青水其他民居一样,都是合院加护拢形制。由于建造顺序不同,三座房屋的选址和布局有着精妙的差异,这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岭山森林公园虎门镇入口区域环境的规划,从布局、空间、格调等方面结合地理条件、森林文化等,更好地处理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向城市人文空间的过渡关系,创造体现森林生态景观形象和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高品质的区域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大岭公跨铁立交桥拆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永 《施工技术》2007,36(7):79-82
介绍大岭公跨铁立交桥的拆除施工,重点论述拆除施工总体方案、防电棚安装、跨既有线梁体拆除、桥墩与盖梁拆除施工、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等。同时阐述立交桥拆除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入口广场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厚街镇入口广场景观设计的介绍,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创作心历,主要从实用性、地域文化性、生态性等方面阐述了森林公园入口广场设计的环境特点以及景观营造的基本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据史籍记载,水峪村建村最早可推至元末明初,村中杨、王、刘三大姓都是来自明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的移民. 全村有条青石砌成的S形古道贯穿,瓦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内现保存着600间、100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 进村首先看到的是村口的一座古宅,因临街而建,故称街屋.街屋有南北两个大院,北院原来门楼高耸气势壮观,现在早已面目全非.据说是抗日时期日本鬼子火烧了街屋北院.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铺子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美丽乡村示范村——桦墅村村口处,是桦墅村乡村复兴计划中,业态植入的几个公共建筑之一,其功能为乡村铺子,用于售卖和展示当地农产品。建筑设计通过寻找"村口"的类型学价值,来恢复中国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进而实现乡村复兴中社会性和公共性的价值。方案试图恢复中国传统乡村的"村口"空间,把村口一栋老房子改造成公共  相似文献   

15.
<正>柔川村隶属歙县坑口乡,元初“至元”年间柔川的大族新安张氏(柔川的主要姓氏)始祖百八公,由满田迁至柔川,在柔川聚族而居。柔川,村东有日、月形山丘,西有狮、象形山崖,村南朝山似展翅凤凰,“凤尾”落村中,西有薛溪在此打湾转向东南,北有大岭如牛形,作村之来龙,故名牛岭下。因方言“牛”和“柔”谐音,后人雅名柔岭下、柔川。村庄倚山傍水,呈“人”字型隐映于山水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村东“水口”独具匠心,极为讲究。水口的两道弯是按照八卦图中阴阳两极分界线来设计的,寓意温柔、柔和的薛坑流水。古代柔川人大多以经商为主,主要为自盐商之后继起的茶  相似文献   

16.
陈安  林宇 《中外建筑》2007,(3):10-13
文章从规划理念的定位、规划设计的要点两方面,解析了广西区人民政府大岭新办公区规划方案的创作过程,同时阐释了规划师在现代行政中心规划中对形象、布局、尺度、地域等设计要素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空谷手记     
《Planning》2020,(7):75-82
<正>村屋要一个小时出得城去,然后再向东北方向走上大约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才到得了对我们而言已是相当遥远的村屋。这显然是一个无名的村庄,躲在山坳里,四五十户人家的样子。他的村屋坐落在最北端,算是村口。这是个好位置,往外走就是村后的一座小山和山林,屋子前面与村邻的距离也不算太近,留出了自  相似文献   

18.
曹晓昕  周萱 《城市建筑》2007,(12):39-41
本文结合广西人民政府大岭新区办公区规划设计,针对当前政府常采用的高层集中式办公楼形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行政中心模式——分散式呈网络状布局的办公建筑。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与现状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城东面25公里处,始建于明末清初。村中存留大量历史建筑,是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原存于村口的圣旨牌楼是该村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见证。此牌楼原位于皇思扬村村口,据《惠东县历史文化资源》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年),皇帝为表彰武进士及第诰授武显将军二品大员广西两江总兵萧凤来,及  相似文献   

20.
钢管混凝土拱-梁组合桥的拱脚、系梁和端横梁固结在一起,构造复杂,杆系计算模型难以得到其应力分布规律。文章建立某钢管混凝土拱-梁组合桥的拱脚连接部位的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拱脚固结区域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拱脚的结构刚度较大,最大变形出现在拱肋加载断面下缘;拱座主应力迹线分布水平方向明显比拱肋轴向密,以纵向受力为主;拱座底部约束导致约束节点处分别出现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远远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表明系梁的预应力偏心对拱座底部造成了较大的弯矩,实际结构中应考虑系梁预应力偏心对拱座造成的影响。相关计算结果可为类似结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