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V2O5含量0.51%的某石煤钒矿石为试验原料,采用焙烧-酸浸工艺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焙烧和浸出工艺参数对矿石中V2O5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入料粒度-0.074 mm粒级含量占63.80%、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2 h的焙烧条件及浸出温度70℃、H2SO4用量(H2SO4与浸出试样的质量比)12%、液固比2:1、浸出时间2 h的浸出条件下,V2O5的浸出率可达到70.81%。研究结果为该类V2O5含量未达到工业品位的石煤钒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浮选废水中残留黄药的高效降解,首先采用油浴沉淀法制备了TiO2/硅藻土二元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TiO2负载量和H2O2添加量对所获产物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对黄药降解性能的影响。在经优化得到的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基础上,又采用水浴沉淀法制备得到BiOCl/TiO2/硅藻土三元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BiOCl负载量对三元复合光催化剂降解黄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iO2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 GA6FA 5、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添加量为2 mL时,所获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性能最佳,在60 min内对黄药的降解率可以达到近60%;当BiOCl与TiO2及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 GA6FA 2 GA6FA 10时,三元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降解黄药性能,在90 min内对黄药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与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相比,BiOCl/TiO2/硅藻土三元复合光催化剂不仅实现了对黄药的降解从较高能量的紫外光拓宽至可见光,而且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降解黄药性能,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杜金晶  周猛  王斌  李倩 《矿冶工程》2019,39(5):119-122
研究了V2O5掺杂NiFe2O4基惰性阳极材料的等温烧结过程和烧结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NiO-Fe2O3和NiO-Fe2O3-0.5wt%V2O5体系中晶粒生长指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晶粒生长均主要依赖晶界扩散和体积扩散;2种体系晶粒生长活化能随烧结温度升高而降低;添加V2O5有助于降低样品的晶粒生长指数和晶粒生长活化能,起到加速晶粒生长的作用,但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晶粒异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碱法浸出某含钒铬泥中的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含钒铬泥为含Cr(Ⅳ)废水经还原、沉淀处理得到的固体, 干基中含Cr 30.20%, V2O5 4.80%, 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对该铬泥进行了酸浸和碱浸的探索性试验, 确定该铬泥宜于采用碱浸工艺。通过碱浸单因素实验, 确定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 NaOH用量30%, 液固比2∶1, 浸出温度95 ℃, 浸出时间60 min, 此时V2O5浸出率达到68.50%。在此基础上, 比较了H2O2直接氧化-碱浸出和KClO3弱酸性氧化-碱浸出工艺, 发现前者不适于该铬泥中V2O5的浸出。在弱酸性条件下用KClO3氧化后, 用NaOH浸出,V2O5浸出率达到79.30%。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抗生素废水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蒙脱土(MMT)为原料,采用水解法制备TiO2/MMT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TiO2/MMT进行物相表征。以盐酸四环素(TC)为目标降解分子,考察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TC的降解性能,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跟踪检测TC降解过程。物相表征表明,TiO2均匀分散在MMT的表面;TiO2/MMT中TiO2为锐钛矿相。TiO2/MMT回收样检测到N元素存在。活性数据表明,30%TiO2/MMT (400℃,2 h)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光催化降解TC性能,在紫外光下对100 mg/L TC的降解率达87.64%,优于纯TiO2(68.74%)和纯MMT(72.22%)。循环试验6次后,催化剂对TC降解率仍达到75%,表明TiO2/MMT对TC具有较高的降解活...  相似文献   

6.
蒋霖  伍珍秀  罗翔 《金属矿山》2016,45(4):169-171
以浓度为30%的H2O2作为氧化剂、Fe2(SO43为除砷剂,采用砷酸铁沉淀法对钒铬溶液进行除砷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3.0、n(Fe)/n(As)=5、反应温度为40 ℃、反应时间为2 h条件下,钒铬溶液除砷率可达92.07%,钒、铬损失率均在5%以下。最佳除砷条件下获得的钒铬溶液经浓硫酸水解,水解产物沉淀过滤后添加硫酸铵纯化,纯化物烘干后在温度为500 ℃的马弗炉中煅烧3 h,最后得到粉状V2O5,可以满足YB/T 5304-2011中牌号V2O5 98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矿开采乏风瓦斯排量大,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催化燃烧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净化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可将低浓度甲烷完全转化。目前,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氧活性位的确认及其催化机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物质的量比La/Mn的菱形钙钛矿LaMnO3-x催化剂,并考察其在甲烷催化燃烧的反应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H2-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此外,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O2-程序升温脱附和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钙钛矿LaMnO3-x中氧物种的种类和相对含量。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催化剂均为菱形钙钛矿LaMnO3结构,未观察到其他La和Mn物种的衍射峰。固定床评价结果表明,钙钛矿LaMnO3-90具有介孔孔道,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最多的体相和表面晶格氧物种,使其催化活性最高。此外,缺陷钙钛矿LaMnO3-9...  相似文献   

8.
唐建军  邹原 《矿冶工程》2012,32(1):95-98
以负载Fe(Ⅲ)的金红石型TiO2(Fe/TIO-R)为光催化剂, 以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作模型污染物, 研究了Fe/TIO-R可见光催化H2O2降解阿特拉津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 Fe/TIO-R能可见光催化H2O2降解阿特拉津, 反应60 min, 阿特拉津的降解率达96%, 明显大于金红石型TiO2与Fe2O3单独作用的加和;通过对反应体系的荧光光谱分析显示, 阿特拉津的降解涉及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与参与。  相似文献   

9.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研究添加TiO2和Cr2O3对镍渣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晶核剂TiO2+Cr2O3的镍渣微晶玻璃热处理后产生分相析晶,产生富钙相和富硅相。添加复合晶核剂TiO2+Cr2O3的镍渣微晶玻璃经过热处理后首先析出的晶相是尖晶石型晶体Mg2TiO4,并且有Ca(Mg,Al,Ti)(Si,Al)2O6普通辉石的晶体衍射峰出现。TiO2在镍渣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中不是直接形成晶核,而是促进了尖晶石型Mg2TiO4晶核的形成,从而有利于晶体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偏钛酸(TiO2含量约380 g/L)为原料,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钛基特种催化剂载体, 研究了获得最小粒度的纳米TiO2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92%、酸钛比3∶1、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 h条件下进行酸解, 工业偏钛酸的溶解度最大; 在反应温度100 ℃、TiOSO4浓度38 g/L、尿素实际用量与理论用量比值为1条件下, 水解2 h并熟化30 min, TiOSO4水解率最大, 得到了同等条件下粒径最小的纳米TiO2; 在煅烧温度400 ℃、煅烧时间3 h条件下, 可获得锐钛型纳米TiO2, 且粒径最小; 加入BaCO3解聚剂, 可促进偏钛酸中的硫酸根生成BaSO4, 沉硫的同时解聚二次团聚粒子; 活性添加剂WO3可使催化剂载体具有特有的活化性能, 并可提供位阻效应, 有效防止煅烧环节颗粒的聚集。  相似文献   

11.
周自成  刘悦  李英  范小振 《矿冶工程》2020,40(4):153-155
采用氧化沉淀法,以Mn(NO3)2·H2O为锰源、NH3·H2O为沉淀剂、H2O2为氧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反应1 h制备了粒度均匀的纯相纳米Mn3O4。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纳米Mn3O对亚甲基蓝的类芬顿催化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当Mn3O4加入量为0.5 g/L时,对25 mg/L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80.3%。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TiO2易团聚、带隙宽的问题,提高其对刚果红(CR)的光催化降解率,采用水解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BCTM),以刚果红染料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光催化试验,研究了溶胶pH、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Bi/Ti摩尔比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仪(UV-Vis DR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溶胶pH为4、蒙脱石悬浮液质量浓度为1%、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2 h、Bi/Ti摩尔比为20%的条件下,制备的BiOCl/TiO2/蒙脱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刚果红的去除率达到了94.04%。复合材料TiO2以锐钛矿晶相形式存在。添加蒙脱石和BiOCl都会抑制TiO2晶体的生长。BiOCl/TiO2之间形成异质结使得禁带宽度从2.89 eV降低至2.61 eV,增强了复合材料对光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碳含量15.02%、V2O5含量0.928%的某石煤钒矿进行了降低其中碳含量的浮选工艺研究。经浮选处理,可将石煤钒矿中碳含量降至5.74%,V2O5含量富集到1.351%,V2O5回收率达到67.05%。研究结果为石煤钒矿中碳含量高、严重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通用有效介质方程,建立掺钙铬酸镧-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模型,研究服役温度、掺钙量、环境气氛和氧化物类型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钙LaCrO3-ZrO2中ZrO2的临界体积分数为10%,临界指数为1.71; 掺钙LaCrO3-Al2O3中Al2O3的临界体积分数为15%,临界指数为1.74。当氧化物体积分数小于临界体积分数时,复合材料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 当氧化物体积分数远大于临界体积分数时,复合材料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复合材料电导率随掺钙量增加而逐渐提高,较低温度下氢气气氛中复合材料电导率明显低于在空气气氛中的电导率。掺钙铬酸镧中分别添加ZrO2和Al2O3对导电性能的影响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用臭氧类高级氧化剂O3/H2O2对含有丁基黄药的模拟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O3和H2O2的用量、溶液pH值、丁基黄药初始浓度、常见难免离子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添加叔丁醇试验,探讨了O3/H2O2工艺去除丁基黄药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初始浓度为400 mg/L、pH=6.8的模拟废水1 000 mL,投加100 L/h 的O3和1 000 mg/L 的H2O2,反应2 h后CODCr的去除率可达60.25%;CO2-3和SO2-4有抑制废水中CODCr去除的作用,而Cu2+和Zn2+可以提高废水CODCr的去除率;O3/H2O2工艺去除废水CODCr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钒钛铁精矿中V2O5的综合利用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其进行了钛白废酸直接浸出和焙烧-浸出实验。直接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对V2O5浸出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液固比,影响最小的是废酸浓度;在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90 min,液固比为5和废酸浓度为20%时,钒钛铁精矿中V2O5的浸出率较高,其值为71.05%。焙烧-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对钒浸出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焙烧温度、碳酸钾配比、碳酸钠配比和焙烧时间;在焙烧温度为1000℃,焙烧时间1 h,碳酸钠配比为5%和碳酸钾配比为10%时,V2O5的浸出率可达8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