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有效识别和分类Tor匿名网络流量,提出基于有效载荷嵌入模型(Payload to Vector)的分类方法。首先将数据包字节序列直接转换为字符串,利用滑动窗口对字符串分割,得到流量字符串。然后将流量字符用高维向量表示,进一步引入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LSTM神经网络提高44%的Tor流量识别准确率和64%的Tor流量分类准确率,并且大幅度提升模型训练速度,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张道维  段海新 《计算机应用》2020,40(6):1685-1691
网站指纹技术能够让本地监听者通过审查用户与Tor入口节点之间的匿名流量从而追踪到该用户访问的具体网站。现有的研究方法只提取了匿名流量中的部分元数据来进行网站指纹的刻画,忽视了大量隐含的指纹信息。为此,提出了基于图像纹理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站指纹技术Image-FP。首先,将匿名通信流量映射成RGB彩色图;然后,使用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构造出能进行自主特征学习的网站指纹分类模型。在50个网站构成的封闭世界场景下,Image-FP能够取得97.2%的分类准确率,相较于最前沿的网站指纹攻击技术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而在更接近真实环境的开放世界场景中,Image-FP能够以100%的准确率识别出监控网站的流量,其准确性和鲁棒性更是远远高于其他指纹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匿名流量图像化的技术能够更多地保留网站指纹的相关特征,并且在避免复杂特征工程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NN)平等地对待输入图像中潜在的对象信息和背景信息,而遥感图像场景又存在许多小对象和背景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变换的尺度注意力网络模型。首先,开发一个快速有效的注意力模块,基于最优特征选择生成注意力图;然后,在ResNet50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嵌入注意力图,增加多尺度特征融合层,并重新设计全连接层,构成尺度注意力网络;其次,利用预训练模型初始化尺度注意力网络,并使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微调;最后,利用微调后的尺度注意力网络对测试集进行分类预测。该方法在实验数据集AID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5.72%,与ArcNet方法相比分类准确率提高了2.62个百分点;在实验数据集NWPU-RESISC上分类准确率达到92.25%,与IORN方法相比分类准确率提高了0.95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遥感图像场景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匿名通信网络正成为犯罪分子的隐匿空间,给网络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匿名网络流量的有效识别是对其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针对Tor匿名流量,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流量识别模型--Histogram-XGBoost模型。Histogram-XGBoost模型在流粒度上计算获取流量的时间相关性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类离散化预处理,提升特征的鲁棒性,最后结合集成学习的思想通过XGBoost在较小的特征维度下实现对Tor匿名流量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识别方法相比,提出的识别模型在准确率与稳定性上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屈震  李堃婷  冯志玺 《计算机应用》2022,42(5):1431-1439
针对基于人工设计特征的方法不能提取高层次遥感图像信息以及以往利用VGGNet、ResNet等卷积神经网络(CNN)无法关注到遥感图像中显著分类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通道注意力(ECA)机制的遥感图像场景分类新模型——ECA-ResNeXt-8-SVM。为了建立高效模型,一方面,设计了嵌入ECA模块的深度特征提取网络ECA-ResNeXt-8,通过端到端的学习使网络更关注分类特征明显的通道;另一方面,利用支持向量机(SVM)代替全连接层作为已提取到的深度特征的分类器,从而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与泛化能力。该模型在实验数据集UC Merced Land-Use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5.81%,相较于使用SE-ResNeXt50与ResNeXt50网络,分别提高了6%与18%,且在分类准确率为75%时所提模型的训练时间比上述两个网络分别减少了82%与8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少模型的收敛时间并提升遥感图像场景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虽然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提取局部特征,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可以提取全局特征,它们都表现出了较 好的分类效果,但CNN在获取文本的上下文全局信息方面有些不足,而LSTM容易忽略词语之间隐含的特征信息。因此,提 出了用CNN_BiLSTM_Attention 并行模型进行文本情感分类。首先,使用CNN提取局部特征,同时BiLSTM提取带有上下文 语义信息的全局特征,之后将两者提取的特征拼接在一起,进行特征融合。这样使得模型既能捕获局部短语级特征,又能捕获 上下文结构信息,并对特征词的重要程度,利用注意力机制分配不同权重,进而提高模型的分类效果。通过与单一模型CNN、 LSTM等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对比,本文所提的CNN_BiLSTM_Attention并行模型在综合评价指标F1 score 和准确率上都有 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在文本情感分类任务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比其他神经网络模型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是网络安全保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都是将端口号属性与其他流量属性同等对待,忽略了端口号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异常流量检测性能,借鉴注意力思想,提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NN)结合端口注意力模块(PAM)和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CBAM)的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模型。首先,将原始网络流量作为PAM的输入,分离得到端口号属性送入全连接层,得到学习后的端口注意力权重值,并与其他流量属性点乘,输出端口注意力后的流量数据;其次,将流量数据转换成灰度图,利用CNN和CBAM更充分地提取特征图在通道和空间上的信息;最后,使用焦点损失函数解决数据不平衡的问题。所提PAM具有参数量少、即插即用和普遍适用的优点。在CICIDS2017数据集上,所提模型的异常流量检测二分类任务准确率为99.18%,多分类任务准确率为99.07%,对只有少数训练样本的类别也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梁晓萌  严明  吴杰 《计算机工程》2021,47(11):129-135,143
Tor等匿名流量的分类与识别对运营商监管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Tor流量的分类检测技术普遍存在识别准确率低、缺乏实时性、无法有效处理高维数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Tor流量在线识别方法。通过搭建基于逻辑回归的深度神经网络,提取Tor流量特征匹配度以实现特征增强,并使用人工蜂群机制代替梯度下降等常见迭代算法,得到流量分类及识别结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实时流量检测工具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中。在公开To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逻辑回归、随机森林、KNN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高了10%~50%,相比梯度下降的迭代算法准确率提高了7%~8%。  相似文献   

9.
基于CNN和LSTM的多通道注意力机制文本分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在提取特征时无法体现每个词语在文本中重要程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和LSTM的多通道注意力机制文本分类模型。使用CNN和LSTM提取文本局部信息和上下文特征;用多通道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取CNN和LSTM输出信息的注意力分值;将多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输出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了有效提取文本特征的基础上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词语上。在三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相较于CNN、LSTM及其改进模型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文本分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在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和诱导手段以及帮助出行者合理规划路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交通数据时空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LSTM)单元的理论框架下,结合城市交通流量的时空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预测模型——STCAL。首先,采用细粒度的网格划分方法来构建交通流量的时空矩阵;其次,利用CNN模型作为空间组件来提取城市交通流量不同时期下的空间特性;最后,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作为动态时间组件来捕获交通流量的时序特征和趋势变动性,并实现交通流量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TCAL模型与循环门单元(GRU)和时空残差网络(ST-ResNet)相比,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分别减小了17.15%和7.37%,均绝对误差(MAE)指标分别减小了22.75%和9.14%,决定系数(R2)指标分别提升了11.27%和2.37%。同时,发现该模型在规律性较高的工作日的预测效果好于周末,且对工作日早高峰的预测效果最好,可见该模型可为短时城市区域交通流量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很难在文本的多分类任务中提取到足够的文本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_attention)和残差网络(ResNet)的BiLSTM_CNN复合模型。通过自注意力赋予卷积运算后信息的权重,接着将池化后的特征信息层归一化并接入残差网络,让模型学习到残差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在模型的运算过程中,使用了更加光滑的Mish非线性激活函数代替Relu。通过与深度学习模型对比,所提出的方法在准确率以及F1值评价指标上均优于现有模型,为文本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可嘉  刘惠 《计算机工程》2022,48(5):59-66+73
传统的自注意力机制可以在保留原始特征的基础上突出文本的关键特征,得到更准确的文本特征向量表示,但忽视了输入序列中各位置的文本向量对输出结果的贡献度不同,导致在权重分配上存在偏离实际的情况,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网络在对全局信息的捕捉上具有优势,但未考虑到文本间存在的局部依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的BiGRU和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CNN)文本分类模型SAttBiGRU-MCNN。通过BiGRU对文本序列的全局信息进行捕捉,得到文本的上下文语义信息,利用优化的多通道CNN提取局部特征,弥补BiGRU忽视局部特征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自注意力机制进行改进,引入位置权重参数,根据文本向量训练的位置,对计算得到的自注意力权重概率值进行重新分配,并采用softmax得到样本标签的分类结果。在两个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98.95%和88.1%,相比FastText、CNN、RCNN等分类模型,最高提升了8.99、7.31个百分点,同时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都有较好表现,取得了更好的文本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情绪识别中数据稀缺及由此导致的情感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条件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SA-cWGAN),通过自注意力模块从训练数据学习长时上下文相关的全局特征,采用Wasserstein距离和梯度惩罚的Lipschitz约束对网络的损失函数进行优化,进而生成高质量的EEG数据对原有训练集进行增强。所提方法分别在DEAP和SEED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二分类和三分类对比实验,生成了与EEG训练数据分布接近的微分熵(DE)和功率谱密度(PSD)特征,以此来增强EEG训练数据集,采用SVM分类器对增强后的EEG特征进行情绪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DEAP数据集上的唤醒度和效价维度下,增强后的DE、PSD特征较原有DE、PSD特征二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6.63、17.55个百分点和6.48、8.34个百分点;在SEED数据集下,三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4.64、5.18个百分点,证明所提方法生成的特征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也表明通过对GAN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生成的特征增强原有训练数据集能够有效提高E...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一模态情感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LSTM-CNN的语音文本双模态情感识别模型算法.该算法采用带有词嵌入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  相似文献   

15.
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任务上表现优异,但它极易受添加微小扰动的对抗样本的影响,输出错误的分类结果;而目前防御方法存在图像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对图像关键区域特征关注较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残差密集块(RDB)自注意力机制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攻击防御模型——RD-SA-DefGAN.该模型将GAN和投影梯度...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攻击事件频发,正确高效地检测攻击行为对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该方法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来检测恶意行为.首先借助随机森林来选择重要的特征作为模型输入以减少输入数据的冗余问题,之后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分别提取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将二者提取的特征"并联"得到融合特征,为...  相似文献   

17.
任炜  白鹤翔 《计算机应用》2022,42(5):1383-1390
针对多标签图像分类任务中存在的难以对标签间的相互作用建模和全局标签关系固化的问题,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和知识蒸馏(KD)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与局部标签关系的多标签图像分类方法(ML-GLLR)。首先,局部标签关系(LLR)模型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语义模块和双层自注意力(DLSA)模块对局部标签关系建模;然后,利用KD方法使LLR学习全局标签关系。在公开数据集MSCOCO2014和VOC2007上进行实验,LLR相较于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多标签图像分类(ML-GCN)方法,在平均精度均值(mAP)上分别提高了0.8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ML-GLLR相较于LLR在mAP上分别进一步提高了0.2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L-GLLR不仅能对标签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建模,也能避免全局标签关系固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廖光锴  张正  宋治国 《计算机应用》2022,42(6):1876-1883
针对现有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车辆重识别方法所提取的特征表达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特征与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车辆重识别方法。首先,将单层小波模块嵌入到卷积模块中代替池化层进行下采样,减少细粒度特征的丢失;其次,结合通道注意力(CA)机制和像素注意力(PA)机制提出一种新的局部注意力模块——特征提取模块(FEM)嵌入到卷积网络中,对关键信息进行加权强化。在VeRi数据集上与基准残差网络ResNet-50、ResNet-101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ResNet-50中增加小波变换层数能提高平均精度均值(mAP);在消融实验中,虽然ResNet-50+离散小波变换(DWT)比ResNet-101的mAP降低了0.25个百分点,但是其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都比ResNet-101低,且mAP、Rank-1和Rank-5均比单独的ResNet-50高,说明该模型在车辆重识别中能够有效提高车辆检索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模型未能充分利用交通流数据的时空特征以实现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ACGRU)。该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提取交通流的时空特征,然后使用注意力机制生成含有注意力概率分布的交通流特征表示,同时利用交通流的周相似性提取周期特征,将所有特征相互融合进行回归预测。在真实交通流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ACGRU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相比其他预测模型平均降低了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