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聂胜陆 《有色矿冶》2010,26(4):15-18
我国西北某铜矿由于矿体走向长度短(200~400 m)、生产能力大而采用上下采区的分区开采方法:上采区位于650 m中段以上,采用中深孔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设计生产能力1 500 t/d;下采区布置于500 m中段以上,使用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设计生产能力2 500 t/d。就其中深孔阶段空场大爆破补偿空间的开凿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间柱采场用分段中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为利用中深孔爆破形成切割槽及底部桃形体出矿结构,优化切割天井位置,以溜矿口上方的桃形体作为安全隔柱,利用溜矿口空间作为底部拉槽的凿岩和装药空间;采用平行中深孔和扇形中深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眼,爆破形成切割槽和底部桃形体出矿结构,避免了采用人工浅孔爆破施工的安全风险,切割槽爆破到位,底部桃形体出矿结构成型良好且稳固安全,该技术已在全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爆破漏斗试验是确定合理中深孔爆破参数的前提。为指导萨热克铜矿的中深孔爆破,在井下砾岩区域开展单系列爆破漏斗试验和变孔距多孔同段爆破漏斗试验。单系列试验表明,砾岩的可爆性较好,炮孔最佳深度为47.0 cm;变孔距试验表明,孔间距为40~70 cm时,易形成深度和宽度较大的槽沟。依据爆破相似原理,得出砾岩矿体中深孔爆破推荐参数:最佳孔间距1.3~1.5 m,最大孔底距2.8 m,炸药单耗2.43 kg/m3,最小抵抗线1.9~2.0 m,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矿过程中的爆破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吴庄铁矿矿岩特点,通过对吴庄铁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的分析,制定了吴庄铁矿中深孔掏槽拉槽工艺方案,大大提高了吴庄铁矿拉槽工艺的效率和拉槽作业的安全性,实现了全面中深孔回采作业。  相似文献   

5.
五龙沟金矿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分层凿岩分层出矿)采矿损失贫化大,采场生产能力制约矿山发展等问题,以大中段、大间距高效放矿为实际需要,开展了VCR采矿法试验研究及应用。采用无切井拉槽法和扇形中深孔爆破联合拉槽形成堑沟式底部结构。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生产安全,爆破质量好,生产能力高等优点,为VCR采矿法在五龙沟金矿开采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春锋 《冶金与材料》2021,41(4):135-136
浙江紫晶矿业有限公司岩前萤石矿蕉坑坞矿区17号矿体采用分段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嗣后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在具体爆破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前排中深孔爆破效果欠佳对后排影响、相邻采场切割槽爆破时的安全通道、相邻两采场是否可共用一个切割槽"几个问题工艺及参数优化等使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并在后续其它采场及类似矿体得以推广应用,对同类型矿体及爆破工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山岛金矿-645m水平无人采矿试验区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因矿体紧靠F1主裂面且靠近主裂面岩石较为破碎,故选用施工精度高、装药方便、采矿效率高和安全性好的下向扇形中深孔凿岩爆破技术进行回采作业,以保证生产安全高效进行。阐述了下向扇形中深孔爆破设计流程,以期为类似的矿山采矿爆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钨业》2017,(3):27-30
某金属矿山采矿方法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改为阶段崩落嗣后充填采矿法,为了设计与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相适应的爆破参数,展开了系列单孔漏斗试验、宽孔距同段爆破漏斗试验以及斜面台阶爆破试验。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下面结论,最佳埋深比:Δ=0.409;最佳单位炸药爆破体积:V/Q=0.386 1 m~3/kg;最佳爆破漏斗时炸药的单耗q=0.68 kg/t;孔间距为1.4 m;最小抵抗线的范围为0.85~0.90 m。在实际生产中采用80 m孔径的中深孔爆破时,孔间距为2.6 m;排距为1.61~1.71 m;爆破效果最好单耗小于0.68 kg/t。  相似文献   

9.
针对保山金厂河ZnV3矿体缓倾斜厚大部分的矿体开采技术条件,为解决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扇形中深孔边界控制差、凿岩效率低等问题,矿山采用预控顶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技术,提前支护上部硐室、提前爆破废石堑沟、下向凿大直径深孔及采用侧向崩矿的方式,从生产实践效果来看,该采矿方法具有安全性高、回采效率高、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且满足矿山铅锌铜生产规模1500t/d的生产规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周科礼  熊国雄 《黄金》2023,(7):96-100
铜绿山矿深部开采顶板稳定性变差,采场拉底需跟进锚网支护,为减小作业顶板暴露面积,部分采场底部结构改平底式为堑沟式,上向平行孔改为上向扇形孔。为达到最佳的中深孔爆破效果,在深部采场探矿巷开展了中深孔爆破参数试验研究,以获得适用于现场实际的孔距、排距等爆破参数。基于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先后进行了系列单孔、变孔距同段、斜面台阶爆破漏斗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整理,得到试验条件下的药包最佳埋深0.72 m,孔间距1.6 m,最小抵抗线0.75 m。根据爆破相似律,确定实际中深孔爆破参数为:孔底距2.4 m,排距1.1~1.3 m,将其应用于-545 m中段5516上向扇形中深孔分段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开展现场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1.
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目前主要采用空场法、崩落法和尾砂胶结充填法进行开采,然而一些特殊区域不能采用尾砂进行充填,为了提高回采效率,需结合矿山地质条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采矿方法。针对青龙沟采区北矿段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依据矿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稳固程度,结合矿山现有采矿装备与充填条件,在阶段空场法分段凿岩、落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方法。依据矿体形态划分阶段,在首采阶段最下分层开掘凿岩巷道,上一分层预控顶为下一分层开采提供凿岩巷道;采用中深孔连续落矿的同时,利用废石等对采空区进行干式充填。该采矿方法简化了矿块开拓设计,大大减少了采准、切割工程量,缩短了采准、切割时间;通过采用连续开采减少矿柱留设,提高矿石回采量;采用干式充填体控制采场地压。在青龙沟采区北矿段现场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对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实现了高强度和大规模集中开采,提高了矿块的回采率,降低了矿产资源损失量。  相似文献   

12.
九西矿区矿体开采受到产状和胶结程度差的上盘破碎带的影响,破碎带垮塌堵塞中深孔分段崩落法采场爆破通道和爆破补偿空间,造成无法放炮崩矿,且二次贫化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选择720中段已有采准、切割工程的10线E采场进行回采优化试验。优化设计仍用中深孔分段崩落法,利用原凿岩平巷和扇形孔。考虑到原切割槽与采空区贯穿,难以避开破碎带,为防止破碎带再次影响回采,暂留3.6m宽间柱将原切割槽内的废石隔离;在矿体南帮预留2m宽矿柱隔离破碎带,防止破碎带坍塌;在顶板预留4m厚顶柱隔离原全面法采空区,即所谓“三面合围”法,用矿柱将采场上、西、南进行隔离。实践证明,“三面合围”法预留矿柱,起到了隔离破碎带(或采空区)的作用,回收了矿产资源,降低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  相似文献   

13.
金源矿业公司主要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回采1012矿体,上向扇形中深孔落矿,分段高度15 m,进路间距15 m,采准工程量大,掘进成本高。将分段高度提高至30 m,开展了上向大直径扇形深孔爆破技术试验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最优采场凿岩爆破参数:最小抵抗线2.0 m,孔底距3.0 m。现场试验效果良好,为采场大规模落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启月  刘恺  李夕兵 《工程科学学报》2016,38(11):1515-1521
针对预控顶分段充填法在深部开采存在的预控顶巷道掘进工序繁杂、顶板易受爆破震动影响等缺点,本文提出垂直孔与水平孔协同回采的机械化分段充填采矿法(协同回采分段充填法).该方法通过改变顶板支护工序的顺序,将预控顶变为后压顶,能够有效地解决顶板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而对协同回采分段充填法进行优化研究:一方面,通过SURPAC到ANSYS的模型转换技术,进行采场稳定性数值分析,获得最佳的结构参数;另一方面,通过分区出矿分区支护的方式,解决两帮支护不到位和出矿效率低的问题.将该方法应用于新城金矿V#矿体开采,结果显示顶板岩移量显著减小,且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得到改善,实现了高应力条件下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5.
阶段矿房采矿法中深孔布置结构及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兴国 《黄金》2009,30(2):24-27
中深孔设计是阶段矿房采矿法中深孔落矿回采工艺的重要环节。详细地介绍了排山楼金矿阶段矿房采矿法中深孔布置结构及参数的确定,优化得到炮孔直径60mm、最小抵抗线1.25m、孔底距2.1m的最佳参数。采场应用结果表明:中深孔小抵抗线、大孔底距,爆破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刘再涛 《黄金》2020,41(1):41-43,50
为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改进缓倾斜极厚大矿体开采高贫损、采切工程量大的问题,以新城金矿滕家矿区TⅡ号矿体为背景,开展了分段凿岩阶段出矿连续采矿法试验研究。详细介绍了上盘预护顶技术,后退式连续回采、预裂爆破、抛掷爆破、应用充气气囊和中深孔落矿等回采工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各工序集中作业,大幅减少了井下作业人员数量,提高了安全性,取得了生产能力504. 19 t/d,矿石贫化率6%,采矿损失率7%的良好技术指标,可为其他矿山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三山岛金矿现行采矿方法应用情况对无底柱后退式竖向分条分段充填采矿法从方案的提出、理论依据及研究目的进行了说明,重点对采准工程布置方式,采场生产组织形式,采场施工技术等进行了介绍。通过与矿山现行盘区采矿法进行综合指标对比研究和总结,得出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分段回采,大幅降低采准工程费用;中深孔落矿,降低凿岩爆破成本;倾斜分条回采,实现了定点出矿,既提高了出矿效率,又避免了充填体溃塌造成的二次贫化;竖向分条回采,能有效控制采场顶板及上盘冒落;后退回采,两翼回风,改善采场安全及通风条件等。加上天井施工以切代掘等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困扰矿山多年的中深孔采矿天井上掘问题。该方法设计合理,施工技术易于掌握,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沟金矿小海沟矿区38号脉缓倾斜中厚矿体,开展了小分段中深孔落矿采矿法试验及应用。详细介绍了采矿法采准、切割、回采工艺工程。应用实践表明:小分段中深孔落矿采矿法较好地解决了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放矿难度大、采矿损失率较高、采空区内人工耙矿安全性差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沅声 《中国锰业》2010,28(4):44-46
中深孔采矿法是广西大新锰矿主要的采矿方法。利用天井、中深孔联合拉槽,创造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采用非电微差侧向挤压爆破方法落矿。文章就中深孔落矿的爆破方式及爆破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