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域对抗迁移的变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变工况下轴承状态识别的难题归结为领域自适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域对抗迁移的变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模型以一维振动信号为输入,主要包含特征提取器、故障分类器和领域分类器三部分功能结构。特征提取器由卷积层、残差单元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_LSTM)神经单元组成,用于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故障分类器负责振动信号的状态分类;领域分类器负责区分信号来自源域或目标域。模型通过在分类器间添加梯度翻转层构建对抗迁移网络,完成领域自适应工作,能够借助有标签的定工况源域数据集实现对无标签的变工况目标域数据集的诊断识别,进而完成变工况下的故障诊断。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取适用于不同工况间迁移的特征,提升了变工况下各故障类型的诊断表现;变工况下平均诊断准确率可达97.42%,诊断表现优于直接跨域诊断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数据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要求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具有相同的分布。在变工况的条件下,网络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会因数据分布发生变化而下降。为保证网络模型能够在变工况条件下对轴承的健康状态进行准确识别,基于无监督域自适应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智能故障诊断网络模型——动态卷积多层域自适应网络。该网络一方面充分利用动态卷积强有力的特征提取能力,提取更多有效的故障特征;另一方面采用相关对齐实施非线性变换,同时对齐多层故障特征分布的二阶统计量,促进源域的诊断知识向目标域迁移,提高了模型在目标域无故障标签条件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最后,在两个数据集共14个迁移任务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卷积多层域自适应网络能够实现较高的故障诊断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工况条件下因源域和目标域样本数据分布差异大造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迁移学习方法——卷积注意力特征迁移学习(Convolutional Attention-based Feature Transfer Learning, CAFTL),并用于变工况条件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在所提出的CAFTL中,将源域和目标域样本经过多头自注意力计算再经过归一化之后,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得到对应的源域和目标域特征;然后通过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网络将两域特征投影到同一个公共特征空间内;接着,利用由源域有标签样本构建的分类器进行分类;最后,利用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方法对CAFTL进行训练和参数更新,得到CAFTL的最优参数集后将参数优化后的CAFTL用于滚动轴承待测样本的故障诊断。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计算机辅助诊断是临床诊断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然而在多机型超声影像的应用现状中,单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面临难以从不同数据源中提取样本特征的问题,导致模型在区分多源数据方面性能欠佳。为提升单一深度模型在多源数据的泛化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无监督域自适应网络。方法 将深度对抗域适应方法应用于多源甲状腺超声影像分类任务,通过生成对抗思想提取源域图像与目标域图像的域不变特征,提出一种多级对抗域自适应网络(multi-level adversarial domain adaptation network, MADAN)。将元优化(meta-optimized)策略引入对抗域适应的学习中,将域对齐目标和样本分类目标以协调的方式联合优化,提升了模型对无标记目标域数据的分类性能。结果 在包含4种域的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集上实验,与7种经典域自适应方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ADAN在全部迁移任务中取得90.141%的目标域样本平均分类准确率,优于残差分类网络和多种经典域自适应分类网络。融合元优化训练策略后的MADAN在目标域的测试平均准确率提升约1.67%。结论 本文提出的元优化多级对抗域适应网络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工业场景下的轴承故障诊断,存在轴承故障样本不足,训练样本与实际信号样本存在分布差异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迁移自编码器的故障诊断方法FS-DTAE,应用于不同工况下的轴承故障诊断;该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进行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其次,采用提出的基于朴素贝叶斯与域间差异的特征选取(FSBD)方法对统计特征进行评估,选取更有利于跨域故障诊断和迁移学习的特征;然后,利用源域特征数据训练深度自编码器,将训练得到的模型参数迁移至目标域,再利用目标域正常状态样本对深度迁移自编码器模型进行微调,微调后的模型用于目标域无标签特征数据的故障分类;最后,基于CWRU轴承故障数据开展不同工况下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FS-DTAE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不同工况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存在参数量大、难以应用在移动设备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逆残差卷积的轻量级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提出用电机轴承原始振动信号数据的小波包节点系数重构二维小波包图像,具体来说,以轻量级残差网络(ResNet)为基础,将其中卷积改为更轻量级的深度可分离卷积,从而达到了缩短模型训练时间之目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用于轴承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领域自适应问题中源域和目标域的联合分布差异最小化问题,提出两阶段领域自适应学习方法.在第一阶段考虑样本标签和数据结构的判别信息,通过学习一个共享投影变换,使投影后的共享空间中边缘分布的差异最小.第二阶段利用源域标记数据和目标域非标记数据学习一个带结构风险的自适应分类器,不仅能最小化源域和目标域条件分布差异,还能进一步保持源域和目标域边缘分布的流形一致性.在3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在平均分类准确率和Kappa系数两项评价指标上均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8.
针对域适应技术在源域数据集子类距离过近以及样本数量少时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数据扩充的深度多源子域适应网络(DMSAN)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针对目标域样本少的问题,引入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对其进行数据扩充;其次,通过网络分支结构获取多源域的共享特征;再次,使用局部最大均值差异(LMMD)进行特征映射,对齐每个源域和目标域的子领域;最后,采用加权模块实现全局损失的最小化,以及多源域联合诊断.引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数据集和搭建故障诊断平台测得的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跨域故障诊断精度高于其他域适应对比模型,在目标域数据较少时优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现有图像去雾方法普遍存在去雾不彻底、容易出现颜色失真等问题,基于传统深度学习模型的图像去雾方法多采用静态推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模型对不同样本会采用同样的、固定的参数设置,从而抑制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影响图像的去雾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卷积核的自适应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包括编码网络、自适应特征增强网络和解码网络3个部分。文中采用动态卷积、密集残差、注意力机制设计了自适应特征增强网络,该网络主要包括动态残差组件和动态跨层特征融合组件。动态残差组件由动态密集残差模块、一个卷积层和双注意力模块构成,其中动态密集残差模块将动态卷积引入密集残差模块,同时设计了一个基于注意力的权重动态聚合子网络,动态地生成卷积核参数以达到样本自适应的目的,在减少信息丢失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双注意力模块结合通道注意力和像素注意力,使模型更加关注图像通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雾霾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动态跨层特征融合组件通过动态融合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学习丰富的上下文信息,防止网络深层计算时遗忘网络的早期特征,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特征表示,有利于模型对无雾图像细节信息的恢复。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业领域中故障诊断数据存在时序性和夹杂强噪声的特点导致的收敛速度慢以及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一维卷积和双向长短期记忆(1DCNN-BiLSTM)神经网络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故障振动信号的预处理、特征的自动提取以及振动信号的分类。首先,采用自适应白噪声的完整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技术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预处理;其次,构建1DCNN-BiLSTM双通道模型,将处理后信号输入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模型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两个通道,从而对信号的时序相关性特征、局部空间的非相关性特征和弱周期性规律进行充分提取;然后,针对信号夹杂强噪声的问题,对压缩与激励网络(SENet)模块进行改进并将其作用于两个不同的通道;最后,输入全连接层将双通道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并借助Softmax分类器实现对设备故障的精确识别。使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ENet模块同时作用于1DCNN通道和stacked BiLSTM通道,1DCNN-BiLSTM双通道模型在保证快速收敛的情况下有最高诊断精度96.87%,优于传统单通道模型,有效提高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1.
轴承为风电机组的重要且故障频发部件,传统基于轴承振动数据的图像转换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诊断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卷积神经网络(IDCNN)的直接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方法,依据采样频率将原始振动数据划分为单个样本,构建诊断模型训练数据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IDCNN),自动提取复杂样本数据的故障特征,提高DCNN的鲁棒性和泛化性,并将IDCNN提取的高维故障特征输入到分类器中,从而实现轴承故障的智能诊断。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有效提升了故障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12.
实际工程场景中齿轮箱受工况、环境等因素影响,数据难以满足特征分布相同、训练数据充足等条件,如何在变工况情况下对齿轮故障进行诊断是故障诊断领域一大难点。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Logistic混沌麻雀搜索优化算法(LSSA)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即LSSADBN。首先,将时域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转换为频域信号作为训练数据集,运用Logistic混沌映射对SSA种群进行初始化,采用LSSA方法对训练数据集进行DBN结构寻优;使用最优结构DBN对源域训练集进行预训练,并加入少量目标域样本用于反向权重调优,最终实现在小样本情况下对目标域齿轮箱健康状况的准确识别。实验对比结果证明,LSSADBN方法在模型调优阶段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且针对不同的目标域进行迁移时都具备较高的准确率,LSSADBN方法的研究对小样本情况下的齿轮箱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彭雪莹  江永全  杨燕 《计算机应用》2021,41(12):3626-3631
深度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轴承服役期间的真实服役故障数据不易收集,缺乏数据标签,难以进行充分的训练。针对轴承服役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GCN)的迁移学习轴承服役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从数据充足的人工模拟损伤故障数据中学习故障知识,并迁移到真实的服役故障上,以提高服役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具体来说,通过将人工模拟损伤故障数据和服役故障数据的原始振动信号由小波变换转换为同时具有时间和频率信息的时频图,并将得到的时频图输入到图卷积层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取源域和目标域的故障特征表示;然后计算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分布之间的Wasserstein距离来度量两个数据分布之间的差异,通过最小化数据分布差异,构建了一个能诊断轴承服役故障的故障诊断模型。在不同的轴承故障数据集和不同工作条件下设计了多种不同的任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诊断轴承服役故障的能力,同时也能从一个工作条件迁移到另一工作条件,在不同组件类型和不同工作条件之间进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4.
轴承是机械设备主要零部件之一,也是机械设备主要故障零部件之一。轴承故障问题为机械设备的重点,机械设备的使用受到故障轴承的直接影响。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轴承故障诊断效率低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特征提取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信号特征提取,获得有效的故障特征值。之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提取的特征值进行故障诊断,完成故障分类。本文使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滚动轴承振动加速度信号作为数据集,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得到的故障诊断平均准确率为74.37%,准确率的方差为0.0001;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故障诊断平均准确率为65.6%;准确率的方差为0.0019。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出的方法对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该方法的稳定性更佳,计算时间更少,综合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方法在微小振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特征识别效率低和样本数量有限等问题,提出匹配小波深度模型迁移学习方法。首先利用Morse连续小波对一维故障信号进行匹配升维,捕捉微小变化,得到可视化强化特征图像;其次对深度迁移网络源域模型进行有效迁移,该模型具有高效的图像学习经验,可降低目标域训练样本数量;最后在模型迁移中根据有限数据进行流程的参数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泛化能力强,可对多工况下微小特征进行检测与定位,并有效减少对数据的依赖,能够极大提高运算速度和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度在线迁移的变负载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负载条件下滚动轴承源域与目标域中相同状态的数据特征分布差异性较大,目标域数据按照序列方式在线获取时,数据更新需重新训练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在线迁移的CNN-ISV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increment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变负载下滚动轴...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轴承故障数据严重失衡导致所训练的模型诊断能力和泛化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生成对抗网络来平衡数据集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少量故障样本进行对抗训练,待网络达到纳什均衡时,再将生成的故障样本添加到原始少量故障样本中起到平衡数据集的作用;提出基于全局平均池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将平衡后的数据集输入到诊断模型中进行训练,通过模型自适应地逐层提取特征,实现故障的精确分类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诊断方法优于其他算法和模型,同时拥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