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算力网络数据中心光互联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了当前800 Gbit/s光互联模块的标准化、技术方案和产业化发展现状,并结合未来光互联模块发展需求,对1.6 Tbit/s光互联模块的标准化和行业新型实现技术等进行介绍,最后对未来光互联模块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如今数据中心的业务流量需求急剧上升,很多服务商早已开始着手400 Gbit/s以太网通信系统的建设.相比于100 Gbit/s光模块,400 Gbit/s光模块可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以及更低的功耗和成本.针对上述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光通信网络系统的400 Gbit/s光收发模块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400 G...  相似文献   

3.
100 Gbit/s CFP光收发模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流量的持续增长,100 Gbit/s以太网已开始商用,100 Gbit/s以太网的客户侧光模块为100 Gbit/s CFP(小型可插拔式)光收发模块。文章介绍了100 Gbit/s CFP光收发模块的相关标准,并给出了一种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模块由速率转换单元、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及控制单元组成。依照IEEE 802.3ba标准对模块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块单通道发射平均光功率达到了1.47dBm,接收灵敏度达到了-9.5dBm,各项性能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能够应用于100 Gbit/s以太网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PAM4的400 Gbit/s DR4硅光模块的解决方案。阐述PAM4的基本原理、400Gbit/sDR4硅光模块的设计原理、技术方案、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得到了性能优良的眼图及误码率,表明基于PAM4的400 Gbit/s DR4硅光模块是数据中心良好的解决方案,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400Gbit/s光模块的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杨  胡毅 《光通信研究》2012,38(1):41-45
随着IEEE 802.3ba标准的制定完成,100Gbit/s以太网技术已经得到验证并标准化。400Gbit/s以太网和OTN(光传输网)标准成为了下一步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现行100Gbit/s标准,讨论了双载波偏振复用的16QAM(正交幅度调制)、阵列相干探测等以太网和OTN的400Gbit/s光网络模块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介绍了100Gbit/s以太网及传输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了现有商用高速光电子器件状况,介绍了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100Gbit/s以太网接口及设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以及4×25Gbit/s信号在常规G.652和G.657光纤上50km无误码传输的研究研究进展。研究成果表明,100Gbit/s以太网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实现商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代数据中心寻求一种高速率、高带宽的信息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因其大容量以及低损耗的特点脱颖而出。光收发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完成光电信号转换的关键部件。该文重点分析了200 Gbit/s SR4光收发模块的基本原理,主要阐述了模块的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管理单元及数字处理芯片4个部分。测试了200 Gbit/s SR4光收发模块的主要指标,测试结果表明,模块可以满足协议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8.
PAM4(四阶脉冲幅度调制)为100/400Gbit/s以太网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介绍了400Gbit/s以太网的技术标准进展和两种400Gbit/s光模块的封装形式,阐述了PAM4光收发模块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框图,通过分析不同速率的技术方案和参数,表明28GBaud PAM4是实现400Gbit/s以太网传输较好的方案;综述了模块设计所需的器件、芯片、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案的现有技术水平,为100/400Gbit/s PAM4光收发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200Gbit/s PAM4光收发模块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脉冲幅度调制(PAM4)、数据传输速率达200Gbit/s的光发射组件封装方案。该封装内部集成了4路PAM4电/光转换通道,单通道数据传输速率为50Gbit/s。介绍了该200Gbit/s PAM4光发射组件的组成和技术难点,然后对其中的50Gbit/s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了建模、仿真和优化,最后完成了样品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单通道PAM4数据速率可达50Gbit/s,整体PAM4数据速率可达200Gbit/s,满足光收发模块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0.
超高速光纤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指出40Gbit/s系统的市场需求已经明朗,技术已基本成熟,成本已趋近启动门限,规模应用指日可待。接下来,本文重点分析和探讨了超高速光纤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色度色散、极化模色散、非线性损伤、光信噪比要求、调制格式的选择、超级FEC、彩光接口和白光接口的选择等。最后简要讨论了100Gbit/s系统的现状和前景以及40/100Gbit/s系统的发展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速Internet和视频业务的迅速发展,IP网络流量持续强劲增长,对运营商的骨干传送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0G光传技术因此应运而生。该技术在码型、复用方式、相干接收和前向纠错(FEC)等关键技术方面都有创新。对于100G传输商用设备,业界一般看好的长距传输码型是采用相干接收的偏振复用正交相移键控(PDM-QPSK),但由于目前模数转换器(ADC)和DSP芯片等处理技术水平的限制,几乎所有高速电信号处理芯片都没有商用解决方案,这是目前的技术攻关重点。近年来实验室和现网实验方兴未艾,预计基于100G的长距传送系统在1~2年后开始部署。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应用于光网络系统的10Gbit/s XFP(小型化可热插拔)光模块的基本原理以及光收发模块的设计,采用了CDR(时钟数据恢复)、APC(自动功率控制)、LA(限幅放大器)和发射驱动集成的主芯片GN2010EA,与传统设计相比不仅降低了设计成本,而且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在宽的温度范围内能保持稳定的光功率和消光比,并且指标满足ITU-T标准的要求,符合10Gbit/s光模块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C波段高速光模块传输距离过短的问题,文章对一种准相干接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现有25 Gbit/s光模块进行了实验,并讨论了准相干接收技术的应用方案.研究发现,准相干接收技术以外差相干检测技术为基础,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在不使用额外的电或光色散补偿技术的前提下,准相干接收机也能有效减少色散对高速光模块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网络的发展历程、ROADM技术方案以及国内ROADM网络的部署情况。全面阐述了ROADM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光交叉连接(optical cross-connect,OXC)设备、高维度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ed switch,WSS)、波长无关/方向无关/竞争无关ROADM (colorless/directionless/contentionless ROADM,CDC-ROADM)、400 Gbit/s FlexGrid ROADM、下一代波长交换光网络(next-generation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WSON2.0)智能控制平面技术。分析了现有ROADM网络应用场景与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ROADM全光交换网络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400 Gbit/s启动规模商用,400 Gbit/s传输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400 Gbit/s发展背景、400 Gbit/s标准化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400 Gbit/s关键技术及方案选择,最后对400 Gbit/s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00 Gbit/s超高速系统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视频和高速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对网络的带宽需求越来越高。一些领先的运营商已经开始规模建设单波道40Gbit/s的DwDM网络,还有运营商开始关注单波道100Gbit/s的超高速传送系统。目前全球有三个标准组织ITU-T、IEEE和OIF正在积极制定100Gbit/s的相关标准,并有了较详细的计划。未来100Gbit/s系统将首先在大容量核心路由器之间的互联,以及长途和地区间的传送网两个场景使用。但是100G从设备成熟度、标准以及运营管理维护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真正大规模商用还需几年。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40Gbit/s高速光传输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应用现状 深入分析了对其面临的挑战,例如现网光纤PMD对其传输距离的限制,持续降低成本的挑战,与100Gbit/s的分工和竞争等 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给出了中国移动省际光传输网首个80×40Gbit/s试商用系统工程组网建设方案介绍、电路安排设计以及技术设备选择,为今后中国移动基于40Gbit/s基础速率的波分系统推广使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业务的产生以及PON传输5G移动前传和回传信号的需求,要求PON能支持单波超过10 Gbit/s速率的传输.当线路速率超出10 Gbit/s时,色散和功率预算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25 Gbit/s PON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采用基于零色散附近的25 Gbit/s速率的EML、分别基于25 Gbit/s和10 Gbit/s速率的APD接收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5 Gbit/s速率的APD,EML的发射光功率设置为+5 dBm,在没有光放大器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0 Gbit/s对称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32 dBm的N2级别的光功率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