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岗向斜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可采及局部可煤层5层,总结了区内的断裂构造特征,分析了断裂构造对煤层的破坏作用,将来对井田边界的确定、下一步地质工作的开展及矿山生产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常胜春 《煤》2018,(4):81-82
通过前期勘查并结合地质情况分析,确定红会南部井田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窑街组(J2y),共含煤两层,一层煤为全矿区分布的主要可采煤层,二层煤为局部分布、局部可采煤层。该区煤类属于低硫分、低灰分、高-特高热值的不粘煤,是火力发电的首选煤种,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坡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南部,井田内地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统石千峰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在收集井田内施工的37个钻孔和3号煤层采掘工程图的基础上,叙述了王坡井田的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总结了煤层赋存的地质特征及煤质分类和用途。  相似文献   

4.
矿区主要构造形态为一煤系地层组成的向斜构造,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羊虎沟组,含煤层12层。其中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共由Ⅷ个沉积旋回组成,主要含煤6层,煤层平均厚5.51m,其中可采煤层2层。  相似文献   

5.
1 涌山桥矿区概况  涌山桥矿区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 ,多为小山冲 ,沟系发育。本区出露地层有震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 ,为一不完整的向斜构造 ,向斜北翼被F8逆冲断层组切割破坏严重 ,而向斜南翼则保存完好。岩层倾角较陡 (4 5°~ 75°) ,甚至局部倒转 ,属急倾斜构造。含煤地层有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安源组 ,龙潭组出露B4 煤层 ,而安源组从一~十五煤均有出露。大多数煤层可采 ,少数局部可采。本区水文地质自然条件较简单 ,无强含水层及导水构造。矿区内有涌山河及仙槎河 ,穿越整个煤系地层。原本地面水体在河床…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21,40(5):77-80
筠连矿区鲁班山井田南部煤层主要位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_3x)地层中,在充分收集临近研究区资料及相关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叙述了鲁班山井田南部煤层的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总结了煤层的赋存地质特征及煤质分类。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不同矿区煤质形成条件,探讨该区煤质与成煤环境的关系,基于对主采煤层样品工业分析、有害组分及灰成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在对克尔碱凹陷地层分布、含煤岩系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煤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总结凹陷内各矿区煤层赋存特征、煤质特征,探讨区内煤岩煤质与成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划分6个主要矿区,区内煤层主要发育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地层之中。研究区煤质呈低灰、低硫、高挥发分特征,煤灰成分以SiO2、Al2O3为主。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主要煤层形成于湖泊-河流三角洲淡水沉积环境,具陆相成煤特征,成煤环境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8.
在马头岭井田新发现一个滑覆构造和白垩系红层掩盖下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构造。含煤地层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煤系一般厚250 m,由于断层破坏和白垩系红层剥蚀而保存不完整,主要可采煤层为6煤和7煤,煤层主要赋存于井田中部和南部。6号和7号煤层均为中灰、特低硫和中发热量的无烟煤。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的断裂为正断层,对马头岭赋煤向斜构造造成切割破坏,使西翼浅部煤层未能保存。  相似文献   

9.
龙湾井田位于晋获褶断带的西侧,沁水块坳的南端,析城山坳缘翘起带的北侧。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为131.86m,共含煤12~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8.74m,含煤系数为6.63%,含可采煤层2层,平均总厚度为4.65m,可采含煤系数为3.53%。根据区内钻孔资料,对区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位置、特征及煤质、煤层气含量特征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区内煤层的特征、分类及煤层气含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收集本区及周边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开展有针对性野外地质调查,并综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区内的赋煤条件,采用地质理论预测矿区深部有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含煤地层赋存,且有3层以上可采煤层,具有较好的找煤远景。  相似文献   

11.
龙江矿区为一向斜构造,含煤地层有上二叠统龙潭组(P2l)和下石炭统大塘阶测水组(C1d2).区内测水煤系分布较广,含煤1~12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5层,煤层层数多,但煤层厚度薄.因为湖南省邵阳地区西南部为湘中缺煤地区之一,所以总结该区测水煤系煤层对比特征,对指导矿区开展煤炭资源找矿工作及煤炭资源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沁水煤田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省最大的煤田,老龙湾井田位于该煤田的西南部边缘。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山西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其中下部发育该区主要的可采煤层3号煤层。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下部发育本区内的另一主要可采煤层15号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沁水煤田老龙湾井田煤炭勘探项目"的勘查成果,利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理论及方法,总结其含煤地质特征及控煤因素,重点剖析了井田内含煤地层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区聚煤古地理环境及其对煤层厚度的控制,对山西组3号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对该区煤层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旭华 《煤炭技术》2007,26(6):121-122
邓家铺矿区为一向斜构造,含煤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和石炭系下统测水组(C1c)。区内测水煤系分布广,含煤1~10层,可采煤层为Ⅰ、Ⅱ、Ⅲ、Ⅳ煤层,资源远景较好。湖南省邵阳地区西南部为湘中缺煤地区之一,因此总结该区测水组煤层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指导矿区开展新一轮煤炭资源找矿工作、缓解地方能源紧张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希林 《现代矿业》2020,36(5):8-10
箍脚底矿区位于涟邵煤田南段的邵阳盆地中部,邵阳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祁阳弧形构造中部与新宁南北向构造的复合部位,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分析箍脚底矿区龙潭组煤层特征,通过沉积旋回法、标志层法和测井曲线对比法,对该区龙潭煤系煤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能准确区分各个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对指导矿区开展煤炭资源找矿工作及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梁山县彭庄地区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结合临近阳城煤矿、次丘井田等地质资料,进一步分析该区地层、含煤地层及主要可采煤层和构造形态,预测区内煤炭资源储量可达54000万t,对下一步找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 地质概况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雪峰山新华夏系构造亚带西缘,区域构造处于谭家湾复式向斜,中泥盆-二叠系地层呈NWW-SEE向超覆在向斜的核部及东翼,呈单斜产出.出露地层主要有中泥盆统的跳马涧组和棋梓桥组,其中跳马涧组为含矿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位于位于晋获褶断带的西侧,沁水块坳的东缘,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为173.53m,共含煤16层,煤层总厚为10.39m,含煤系数为5.99%。在收集区内及周边22个钻孔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煤层气进行评述,总结了区内煤层的特征、分类、用途及煤层气的含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准南煤田乌苏市四棵树矿区广泛出露含煤地层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较稳定,煤质优良,煤炭资源丰富。要加快煤炭资源的整合,加大煤田深部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投入,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保田-青山区块以往的地质勘查及研究成果为参考,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含煤地层、煤质及煤层气参数井各项资料进行总结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内17~#和19~#煤层煤层含气量主要受埋深、构造、煤层厚度、盖层和煤类等几个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该区各地质因素对煤层含气量变化的影响,总结了该区目的煤层含气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元北井田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境内,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太行山隆起与华北沉降带的过渡地带,西接赞皇隆起,东北接冀中向斜,该区为转折部位。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发育完好,分布广,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该区构造复杂,缺少标志层,给岩层对比和找煤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在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