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尕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长期居高、注水量较低等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注入纳米聚硅溶液。通过室内岩心流动实验,对聚硅材料增注效果、改善渗透率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纳米聚硅增注技术可以降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提高油藏的吸水能力,实现增注;同时驱替实验也表明,选井选层是决定增注效果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减压井淤堵失效原因,提出了往返式循环抽注水双向洗井技术,并进行现场井试验.  相似文献   

3.
低渗油藏注水井压裂增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田的高速开发中,注水井为地层能量的补充,稳定起到了重作用,本文针对鄯善油田低渗油藏,从注水井地层现状评价,影响注水井注水量的原因,以及注水井增注的针对性措施这三个方向,证证注水井的压裂增注方法。  相似文献   

4.
渤海油田稠油资源丰富,稠油区块注水注聚驱动开发策略已实施多年,油藏采收率大幅提高。然而,注水注聚井油管腐蚀、井内污垢积聚以及聚合物垢卡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注采量下降,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位于渤海油田绥中区块的36-1A井长期注水注聚,井下管柱腐蚀垢卡严重,防砂管柱内径较小而无法套铣,在前期应用"MPC(Mechanical Pipe Cutter)切割+震击倒扣打捞"工艺遭遇瓶颈后,通过应用"机械内切割+震击倒扣打捞交替+磨铣解卡"工艺,最终成功捞获井内全部中心管,并由此得出宝贵经验:针对井内积聚大量聚合物垢,首先应用小油管彻底通井冲洗,同时洗井液中添加合适的除垢剂;针对腐蚀、垢卡且不能套铣的中心管,在震击倒扣打捞手段无效后,应遵循切割为主、钻磨为辅的处理原则;钻磨作业期间,应遵循高转速、低钻压磨铣思路,避免产生大块铁屑,谨防卡钻。本文系统总结了打捞过程及技术要点,为今后渤海油田同类作业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田自循环洗井车实际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田注水井自循环洗井车在各油田的推广使用,如何正确使用油田注水井自循环洗井车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洗井过程中会经常碰到井况不同的注水井,需要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行应对,洗井车与注水井的连接、操作使用、反洗和排污正确与否都会影响洗井车的应用效果,这些方法和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七八区八道湾组砾岩油藏历经三十多年注水开发,注水井井况变差,分注率降低,年含水上升率达3.0%,绝对递减率10%.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开展精细油藏描述,重塑地下认识,指导注采系统调控;开展注水专项治理,完善注采井网、全面细分开发层系,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并以合理开采技术界限研究成果为指导,精细注水调控;结合深部调驱、变强度注水,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截止2012年减缓递减增油量8.1×104t;综合含水由81.0%降至目前的79.4%,采收率由44.2%提高至50.6%,成为国内第一个采收率突破50%的整装砾岩油藏.  相似文献   

7.
造成注水压力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油田属砂岩油藏,采用清水、污水混注方式注水,由此产生大量无机垢沉淀堵塞地层孔道;注水水质不合格导致渗透率下降;敏感矿物伤害造成黏土膨胀,产生沉淀。为此提出降压增注的酸化措施,对吸水严重不均匀的井实行分层酸化,而对吸水比较均匀井进行笼统酸化。  相似文献   

8.
江汉油田马36井区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注水开发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注水、存水率低,驱替效果较差;地层压力难以恢复;挖潜难度增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四点建议:调整注水强度,确保分层注水;将增产增注措施改为以解堵为主的措施;将新下24层与新下25层进行分层开采;调整完善注采井网,挖掘剩余油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开发规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滚动增储、未动储量开发、井网加密调整、精细注水,完善注采井网、应用水平井技术挖潜的潜力方向,指出下一步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和技术思路。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多脉冲加载热化学高能复合压裂技术是一种新型增产增注技术.具有提高能量利用率、增大装药量、延长地层作用时间、增加热化学能量和提高综合压裂效果等优点.现场试验应用6井次,措施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达到了增油增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