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化学改性手段合成以聚苯乙烯为骨架的氨基磷酸酯(SAPP)螯合树脂,利用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仪等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SAPP树脂的耐酸性、对铀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溶液酸度接近100g/L(以硫酸计)时,SAPP树脂对铀的吸附容量可保持在110 mg/g(干)以上;在实际的铀矿石浸出液中,SAPP树脂对铀的吸附容量达60mg/g(干);用2mol/L硫酸溶液对负载铀的SAPP树脂进行静态淋洗,铀解吸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锌电解液中吸附脱除氯离子。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及氯离子质量浓度对树脂吸附氯离子容量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循环次数对树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常温下,树脂对Cl~-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min,吸附容量为36.993 8mg/g;溶液pH在4.40~5.22范围内,树脂对Cl~-有良好的吸附性;在一定的氯离子质量浓度范围内,树脂对氯离子的吸附容量随氯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动态试验中,常温条件下,树脂循环使用4次,吸附容量变化不大,较为稳定;负载树脂上的氯离子用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溶液解吸,解吸率达98.5%,解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碱性溶液中吸附铀,考察了溶液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对负载树脂进行动态吸附淋洗。结果表明:用强碱性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有效地从碱性溶液中选择性吸附铀,铀吸附量达60 mg/g;负载树脂用碳酸铵及碳酸氢铵溶液淋洗后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4.
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相山铀矿田细菌浸铀为例,运用717#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采用静态法对pH、浸出液铀浓度、振荡时间等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动态法研究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及分离和提取铀时,铁作为一种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树脂对铀吸附性能好,铀回收率高,每克干树脂吸附铀容量可达62.2 mg,单位体积湿树脂吸附容量为145.7 mg/mL。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大孔聚苯乙烯树脂为载体合成t-BAMBP萃淋树脂,考察了t-BAMBP萃淋树脂对铯的吸附性能。根据致孔剂正庚烷、交联剂二乙烯苯用量对大孔聚苯乙烯树脂载体孔径、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确定载体最佳合成条件为:正庚烷50g,二乙烯苯30g,苯乙烯20g,在80℃、搅拌速度120~150r/min条件下悬浮聚合10h。以二氯乙烷为稀释剂、t-BAMBP为萃取剂,对该载体进行浸渍合成负载量为50%的萃淋树脂。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原液Cs+质量浓度、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该萃淋树脂吸附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13、溶液中Cs+质量浓度为80~500mg/L条件下吸附4h,t-BAMBP萃淋树脂对铯的饱和容量为13.7mg/g(干);负载树脂解吸性能良好,以0.5mol/L HCl溶液为淋洗剂,铯解吸率达86%;该萃淋树脂重复使用10次,吸附性能依然良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聚丙烯酸共聚物为载体,通过接枝四乙烯五胺,再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带有强碱基团的螯合树脂,并考察其从有高浓度碳酸根/碳酸氢根存在的铀矿石碱性浸出液中吸附铀的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丙烯酸螯合树脂对铀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针对铀矿石碱性浸出液,在铀、碳酸根、碳酸氢根质量浓度分别为0.8、36、14 g/L条件下,该树脂对铀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26.6 mg/g。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 W-305C 螯合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含钼溶液中提取钼的工艺条件。在 pH=2~2.5时,该树脂对钼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48mg/g,钼的平均吸附率为99.81%。用6%NH_3溶液淋洗钼,洗脱率为99.32%。经吸附-洗脱后,溶液钼浓度增大14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某螯合树脂A对钒(Ⅳ)离子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树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钒标准溶液浓度对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4、树脂用量1.0g、反应时间4h、温度60℃条件下,螯合树脂A对钒(Ⅳ)的吸附量为184.2mg/g。对螯合树脂A的解吸、共存阳离子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特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钼酸铵溶液中的钒。首先,采用静态吸附考察了料液平衡pH、料液钼浓度、氯离子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分离过程的影响;然后,进行动态交换实验,采用料液pH=8.01,接触时间60 min,处理料液为67倍树脂体积时,除钒率达到99.83%,树脂对V2O5工作交换容量为78.7 g/L,钒钼分离系数达到22522.9;用2 mol/L的NaOH溶液可以对负载树脂实现彻底解析。  相似文献   

10.
以含钼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对比了絮凝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深度处理效果、动力学和药剂消耗成本。对絮凝沉淀法,当FeCl_3用量为0.3mol/L时,钼去除率为97.66%,残余钼浓度2.61μg/L,pH=6.56,30min钼絮凝沉淀基本达到平衡,FeCl_3和NaOH消耗0.52元/m~3。对于离子交换法,当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用量为6.0g/L时,钼去除率96.41%,残余钼浓度4.017μg/L;pH=4.0吸附容量最大,为q_(max)=36.50μg/g,pH=8.02时q=36.02μg/g,较最大吸附容量降低1.32%;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100min吸附基本达到平衡。以7%NaOH溶液按10∶1再生树脂,吸附—再生循环7次后,q/q_0保持在96.48%~97.65%。按照12~20BV/h流速柱处理103.2~105BV溶液,树脂柱床被穿透,当处理液在160.6~162.4BV时,树脂柱床饱和。NaOH消耗5.42元/m~3。絮凝沉淀法在动力学和药剂成本方面优势较明显,该研究对含钼地表水深度处理和工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