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煤炭供求规律和特征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产能调控的研究命题,构建了以经济调控为主,市场调控、法律调控及行政管理调控为辅的煤炭产能调控体系,探讨了煤炭产能调控机制建立的方法,为实现稳定煤炭价格、调整供求关系、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保障煤炭产能供需均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煤炭消费在长期将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煤炭产能过剩,使得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煤炭产业内部的优势及劣势、外部的机遇及威胁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适合在去产能背景下煤炭产业发展的战略,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稳定煤炭产能和煤炭调整供求关系,结合煤炭产能和GDP的线性关系的研究,提出煤炭合理产能调控区间以缓解当前各煤炭基地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库存压力及相关经济问题。利用需求预测技术,从微观层面上对各煤炭基地总经济产量做出预测,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煤炭产量的置信区间,提出了煤炭产能调控的思路及相关方法。根据煤炭产能供需模型的分析和实际案例计算结果,得出煤炭经济总产量应该落在置信区间范围内作为合理产能的评价标准的结论。采用此标准可以降低当前煤炭产能过剩所带来的煤炭库存的压力,以使煤炭产能供需向均衡的方向发展,为实现我国煤炭能源可持续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产业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中国煤炭产业不断推进资源整合与去产能。为验证其效果,在构建运营效率M指数、安全效率M指数、环境效率M指数与可持续发展效率M指数的基础上,基于上市煤炭企业2008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煤炭产业安全效率、环境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效率的M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总体呈提高趋势,反应资源整合确实提升了煤炭产业的整体效率及规模效率,且煤炭企业管理与组织水平不断提升。但运营效率M指数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指数的降低。为进一步提升资源整合质量与煤炭产业效率,必须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继续强化安全与环境规制的实施,加大去产能与资源整合的制度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在兼并收购中探索新的市场模式;不能仅依赖规模优势提升效率,必须推动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实现效率提升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陈磊  连亚伟 《煤炭工程》2009,52(6):184-190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环境气候变化的约束等影响因素迫使我国将煤炭产业改革调整问题提上日程。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的占比控制在62%以内|“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新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生产、安全高效的目标|现阶段去产能政策指导方针的提出,指引着我国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过剩产能现状,及在去产能政策背景下所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红霞  陈磊  连亚伟 《煤炭工程》2020,52(6):184-190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环境气候变化的约束等影响因素迫使我国将煤炭产业改革调整问题提上日程。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的占比控制在62%以内|“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新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生产、安全高效的目标|现阶段去产能政策指导方针的提出,指引着我国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过剩产能现状,及在去产能政策背景下所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杜平 《中国煤炭》2020,(5):16-18
指出,此次疫情正在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巨大冲击,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外需”的乏力将迫使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石油暴跌对煤炭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影响不容小觑;而我国在这次疫情中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充分说明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对我国疫情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应加大对进口煤管控力度,加强对中长协煤炭供应合同签订和履约的监督,应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并应利用产业政策的机遇积极融入“新基建”建设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煤炭产能、生产效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煤炭利用方面提出了我国煤炭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我国煤炭供给侧变革的新趋势,最后从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优化煤炭生产结构、降低煤炭供应成本、推进煤炭绿色发展、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激发煤炭产业发展新动力六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空     
正国家能源局进一步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煤炭行业总量调控、优化布局、项目审批、产能管理、深化改革等工作提出一系列具体意见。《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煤炭需求减弱,煤炭供需失衡矛盾日益突出。煤炭行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等工作要求,结合产业发展规律,以控总量、调结构、强管理、促改革为缓解当前煤炭行业困难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10.
产业公地最初作为分析美国制造业发展症结及其振兴路径的工具而被提出,其对煤炭产业发展同样关系重大。本文在对提出产业公地的背景、概念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产业公地,并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画出煤炭产业公地各影响因素的因果循环图。研究表明,受宏观经济增速、环境污染、进口煤炭及可替代能源的影响,煤炭产业公地由"黄金期"逐步进入不可逆的衰退期,可以通过加强煤炭供应链管理、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力度等举措延缓煤炭产业公地受侵蚀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采新理念——科学开采与科学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资源“科学开采”和“科学产能”的概念和内涵。科学开采是指在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与地质、生态环境相协调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在不断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前提下进行的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开采;科学产能是指在具有保证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发的储量前提下,用安全、 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法将煤炭资源最大限度采出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3方面的要求:安全开采、绿色开采和高效开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安全度、生产绿色度、生产机械化程度的煤炭科学产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并对我国五大产煤区及全国和发达国家进行了科学产能分析对比。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煤炭产能得分平均为42.58分,按科学产能标准得分在70分以上的煤炭产量为10.78亿t,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3.27%;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世界先进产煤国的煤炭科学产能得分均在90分以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应当全面推行科学开采和科学产能的理念,坚持煤炭科学开采,全面提升我国煤炭开采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鲁浩胜 《煤炭技术》2012,31(5):64-66
煤炭开采是煤炭行业长期发展的保证,而采煤效率的提升则是创造经济性交易的基础。由于地理位置因素的限制,我国的煤炭开采业一直处于落后的水平,煤炭经济的效益、技术、管理等方面均无法实现大幅度的提升。文章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煤炭开采中的运用,以采煤生产中的"配煤"为重点对象,分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煤炭行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煤化工产业及以煤炭产业为主的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是目前山西省转型发展的优选路径之一。山西蒲县具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和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循环经济企业集团,具备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煤化工产业发展机制及主要的产业细分方向研究,探索了在蒲县建设以500万吨煤炭洗选项目为起点以能源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导产业链,煤-电-化一体化生态工业园的规划思路,并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C/S模式的煤炭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光宇 《煤炭技术》2012,31(7):253-255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最重要的能源,而煤炭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然而,多年来落后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使得中国煤炭资源行业及其它企业一直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来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文章研究了基于C/S模式的煤炭资源管理系统。文章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煤炭资源管理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涛 《煤矿安全》2012,43(6):176-179
安全既是保证煤炭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煤矿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能源产业高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绝大部分的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对于人的问题,管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通过因果分析图分析了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介绍了安全管理的概念。然后基于博弈论理论分析了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从而进一步分析了管理环境中引发生产安全问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煤矿安全生产已成为推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急需关注与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未确知数学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钴资源产业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我国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钴资源市场的供需关系,提出当前我国钴产业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钴资源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高,生产成本高,钴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再生钴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等?如何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国钴产业能否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利用国内外钴资源以及海洋钴资源;2)研发经济高效的选冶技术;3)推动产业改革;4)充分利用再生钴资源等?希望为促进我国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山东作为我国第一产金大省,其黄金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山东经济乃至全国矿产资源产业都有重大影响。当前山东黄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黄金深加工不足、工艺水平不高、黄金矿产资源紧缺以及黄金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视角提出山东黄金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其中生产方法、原材料控制和企业组织的创新是山东黄金产业创新的主要内容。创新的形式包括:提高黄金深加工水平、寻求黄金矿产资源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合理布局企业并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汪巾力  张素艳 《中国煤炭》2012,38(8):127-130
煤炭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第一位,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进口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量达1.65亿t,已从煤炭出口大国迅速转变为煤炭进口大国.考虑到未来几年我国国内产能将逐步释放、运能亦将大幅提高,国内煤炭市场有效供应将明显增加,而此时煤炭出口国因产能扩大,优质煤种供应力与供应量增加,进口煤炭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我国煤炭进口增长出口下降的形势是否可以持续,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研究我国煤炭进出口现状,总结煤炭进出口工作经验,研究能源国际化战略,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电子及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锡矿生产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自2004年起,我国每年以不足全球30%的资源开采出全球40%以上的锡,基础储量逐年下降。我国锡产业存在综合利用不足,再生锡比例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变相原材出口等问题。通过与其他国家在开发利用方面对比分析,建议由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国内勘查投入,积极探索国外资源,整合国内锡矿企业,建立循环产业模式,完善产业链条,明细出口征税项目,以保障我国锡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