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3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五周年,五年来,全国各地认真宣传贯彻这部防震减灾根本大法,积极依法行政,极大地推进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地震应急与救助等方面的工作,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的发展,从地震安全的角度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金磊 《城乡建设》2002,(8):9-10
一、新世纪中国应全面提高防震减灾能力2 5年前的唐山“7.2 8”大地震 ,今天不少人仍记忆犹新。唐山大地震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 ,从唐山大地震后 ,我国减灾科技工作者痛定思痛 ,发奋努力 ,成功地作出了十几次短临地震预报 ,大大减小了地震灾害 ,使我国地震预报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 ,防震减灾工作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灾害严重 ,多震灾的国情决定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 5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地震…  相似文献   

3.
重视应急救援中的心理救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震级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地震对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中央提出的要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对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就要切实加强和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宣传的重要现实意义2000年5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首次提出,现阶段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2006年4月15日,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一行莅临广西自治区地震局检查防震减灾工作时,首次提出了防震减灾工作"3+1"体系建设,即在加强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地震局在“九五”期间完 成防震减灾三大工程,即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福建省数字地震台网、水口库区防震减灾工程的基础上,将组织实施“十五”重点项目——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 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以中国地震局关于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国  相似文献   

6.
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是触目惊心的.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是体现防震减灾工作实效和地震部门社会显示度的关键.本文提出的研制地震应急救助装备--综合救生平台(Multiple Lifesaving Platform)将为减少震灾损失,降低被压埋人员伤亡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装备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防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奋斗目标是根据我国防震减灾以往经验和现有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中长期地震灾害趋势;根据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求做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能力的具体要求,标志着防震减灾工作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震后思震防震减灾重建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12"汶川地震给震区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让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惊.目前,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此刻我们震后思震,辩析事实,厘清思路,对今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多震的国度,遭受地震灾害在所难免,要认真总结我国(包括外国)在防震减灾和震后重建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我国地震发生及危害的规律性认识,以提高应对地震灾害.尽量减少震灾损失的能力与水平,并在震后能及时评估、科学规划、尽快恢复重建,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建筑》2016,(14)
正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交汇部位,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造成我国地震灾害特别严重。1976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镇,共造成6.9万人死亡,1.79万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  相似文献   

10.
经过地震工作几十年的努力。地震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已初步形成了与地震法制建设相配套的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从此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为了进一步推动防震减灾这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促使防震减灾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因特网和尤维网(WWW)技术,建立一个面向地震系统内外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社会广大公众的窗口,宣传我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防震减灾知识,提供与防震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信息,对于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实现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设计并初步提供了中国地震信息服务系统(CEQnifo)。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28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照片见封三)。正在外地视察的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特来电表示祝贺,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陈建民、岳明生、刘玉辰,中国地震局纪检书记李友博等领导莅席祝贺,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主持应急搜救中心成立大会。会上,陈建民做了重要讲话,并为搜救中心成立揭牌。中国是一个震灾频发的国家,加强地震现场的应急搜救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地震救援工作,指示要“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切实提高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减灾》2005,(5):47-4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北京市地震局关于开展“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宣传活动的部署要求,崇文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以社区、学校为宣传重点,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社区工作,选定永外办事处所辖的永铁苑社区为工作试点,举办了一次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邹文卫、永外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建平、人防办主任刘希俊参加了当日活动。活动内容有向永铁苑社区赠送了《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居民防空防灾应急手册》、《地震知识宣传手册》、《遇到地震怎么…  相似文献   

14.
三、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制度。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在“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要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工作,对地震灾害实行综合防御。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2005,(4):37-37
最近,日本的新泻地震和东南亚的地震海啸,对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近年来,我国也处于地震活跃、高发期,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济南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出力争到2015年底,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奋斗目标。近期,济南市地震局代表团赴日本进行防震减灾科技交流。代表团与日本地震预警、震害防御、防灾应急等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实地参观了部分居民建筑。日本防震减灾的经验日本是地震频发的国家,21世纪以来日本发生的6.0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的20.7%,但由其导致的灾害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我国近二十年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之后,并参照了国内外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动向,由作者提出了今后中国地震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与减灾》2006,(3):46-47
为贯彻落实2006年1月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地震局关于2006年地震趋势和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分析研究北京市的地震形势,安排部署2006年防震减灾工作。北京市政府3月31日组织召开了市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北京市地震局局长吴卫民、副局长徐平、刘松清以及市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18个区县的主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市政府李伟副秘书长主持。  相似文献   

19.
正项目立项背景监测预报工作在防震减灾三大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石,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而震情会商是政府对地震监测预报、趋势分析等重要决策的主  相似文献   

20.
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因为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造成破坏的地震近千次。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震多发。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这些严重灾害主要是来白发生在城市或城市附近的地震。城市的基本组织体系是由城市社区组成的,城市社区是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由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城市防震减灾的许多工作都需要靠社区来完成。地震是一个社会敏感问题,现在大多数群众还是谈震色变。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应对地震突发灾害,建设安全社区,打造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给我们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