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性质、基底断裂带分布、盆地巨厚白云岩分布,以及膏盐(特别是钾盐)和大量金属热液矿物,认为盆地曾有地幔流体的强烈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及西缘盆地(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的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表明,尽管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没有中地壳低速层,但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中地壳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地幔流体在银川盆地的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发生费托合成生成天然气;而在六盘山盆地的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发生费托合成生成石油.中生代晚期发生了强大的构造挤压推覆作用,中生界石油沥青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古生界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特征均表明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根据这一模式推测,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生物礁(白云岩为储集层,膏盐为盖层)是未来寻找大气田的主要靶区;盆地北部伊盟隆起的东胜地区深部中地壳有低速高导层,因此东胜砂岩铀矿下部可能有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2.
克拉2大气田成因讨论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介绍了塔里木盆地克拉2大气田的宏观地质背景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气田中的天然气和地层水来源于地幔。指出克拉2大气田恰好位于构造-地球化学巨边界上,而库车坳陷深部地壳的低速高导层有利于无机油气的费托合成,库车坳陷的3条深大断裂则为流体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在对克拉2大气田成因的不同认识中,明确强调了它的无机成因。  相似文献   

3.
羌塘盆地深部地壳的地球物理特征表明,中地壳存在低速高导层,已被重力勘探所证实。盆地广泛发育岩浆活动,有巨厚的膏盐层和白云岩,显示了羌塘盆地深部的地幔流体热液活动。地幔流体(H2、CO、CO2、CH4)在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可进行费托合成烃的化学反应,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未来油气勘探的目标应是侏罗系的生物礁,以白云岩为储集层,膏盐岩为盖层,同时注意深部古生界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随着深层天然气勘探的进展,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的多个气田中发现了含量不等的CO2气体。通过天然气的CO2碳同位素值和3He/4He值,分析了长岭断陷CO2气体的成因类型,认为长深2、长深4、长深6井区以及松南气田的CO2气体为幔源无机成因为主,而东岭气田的CO2气体为有机成因,这主要受控于断陷内的深大断裂的分布。盆地内地幔隆起导致地壳减薄而发育的低速高导岩浆房、长岭断陷深层"网状结构"的构造拆离带和基底深大断裂则是长岭断陷无机成因CO2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关于沉积盆地分类与油气成因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种新的视角对沉积盆地的分类进行了评论, 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方法和3 类生成模型: 李德生模型、滕吉文模型和沃里沃夫斯基-萨尔基索夫模型。对沃里沃夫斯基-萨尔基索夫模型的研究表明, 油气的生成与聚集多与盆地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有关, 要特别重视与强调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对油气生成的影响, 这应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一个准则。目前的地震技术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未来中国的油气前景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的天然气成因备受争议,焦点是有机成因气还是无机成因气.费托合成烃的反应可以发生如光合作用那样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但未必显示碳同位素的反序分布.热液条件下费托反应在自然界更普遍,但其碳氢同位素的动力学分馏特征尚不十分清楚,碳同位素组成用于油气物源示踪识别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松辽盆地深部地壳特征表明,中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地幔流体CO2、H2可在此进行费托合成烃的反应,这种超临界的流体的反应可形成烃和烃类化合物.根据这一思路,松辽盆地深部(不仅仅是火山岩,还有花岗岩等基底岩石)有更多的天然气尚待勘探与发现,也可在其他盆地寻找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7.
正时光飞逝间,地幔上隆、地壳变薄拉伸,塔里木板块边缘和内部形成大陆裂谷盆地。这一时期形成了塔里木盆地的第一套沉积层。伴随天山造山带持续隆起和板块逆冲,盆地北部边缘再次沉陷,库车前陆盆地形成,造就了克拉2大气田的优质白垩系储层。1998年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2横空出世,直接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和中国石  相似文献   

8.
普光气田的天然气可能是无机成因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普光气田天然气的成因由于地质储量和气源等认识有待深入而备受关注。普光气田的深部中地壳存在一个低速层,该低速层是一个塑性层,具流变性质,是充满气体及离子的热液流体。一方面,热液流体与橄榄岩等超基性岩发生蚀变反应,生成Fe2+、Mg2+及V、Ni等;另一方面,CO2(或CO)与H2在中地壳的恰当温度、压力下,在V、Ni等金属的催化下,发生费-托合成烃的反应。这时,携带K+、Na+、Cl-、Fe2+、Mg2+的热液体上升到沉积地层,当遇到碳酸盐岩时,便发生Mg2+交代或Fe2+、Mg2+交代形成铁白云石及盐岩等,当遇到碎屑岩(硅酸盐)时,便发生绿泥石化(Mg2+交代)、伊利石化(K+交代)、蒙脱石化(Mg2+交代)作用并生成盐类矿物。费-托反应生成的烃可沿断裂系统上升到储层中(如白云岩及砂岩)而成藏。研究结果表明,普光气田天然气的成因及成藏模式可能就是通过上述途径实现的,即普光气田的天然气可能是无机成因的。川东地区还是一个地球强烈排气的区域,那些尚没有圈闭成藏的天然气影响了当地气候(如酷热、森林大火等)。结论认为:寻找普光气田型的天然气藏(生物礁-白云岩-膏盐组合)是21世纪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60—7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兴起以来,国外关于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这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远景预测等方面,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研究的动向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板块的俯冲消减带成气假说,其二是地球深层气假说。关于俯冲带成气假说:主张位于板块俯冲带的构造环境下,特别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组成大洋地壳的玄武质岩石以及蛇绿岩等都含有大量的水。当大洋板块逐步俯冲到地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深部地壳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勘探近来倍受关注,但盆地的“非典型沉积岩”的成因、布达特群原油的来源及成因仍不清楚。从地幔热液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省、盆地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分布的研究表明,作为特殊储集层的非典型沉积岩是地幔富碱、碱土金属流体的Na、K、Mg 交代作用的产物;而作为太平洋型块体的中蒙块体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盆地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制约了油气田的分布。因此,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可能为深部无机成因,根据这一思路,布达特群潜山带可望找到更多大型油气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田的成藏特征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4,他引:23  
由于天然气与石油在成藏条件上的差异,天然气成藏运聚动平衡原理是研究天然气成藏特征的基本思路,可以聚集量与时间两大要素,总结中国气田复杂的成藏历程为:超晚期(新近纪-第四纪)生烃成藏型;晚期(古近纪-新近纪)生烃成藏型;早期(中生代为主)生烃聚集、晚期(新近纪-第四纪)定型成藏型;早期(中生代为主)生烃成藏型。综观中国气田的成藏历程,虽然在不同类型盆地中有较大差异,但是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演化历史对于中国天然气的成藏及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作用可归结为促成与破坏,并以促成作用为主。目前中国天然气勘探的3个主要领域:中西部前陆盆地、三大克拉通复合盆地(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以及近海的裂谷、陆缘盆地,表明了以晚期、超晚期成藏、定型为主的盆地和坳陷是中国天然气最主要富集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然气储层的岩石、古地理类型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据统计,我国大、中型气田数量只占20.8%,储量却占83.44%,特别是大型气田只占总数的4.3%,储量却占50.35%.大、中型气田又以砂岩气田和碳酸盐岩气田占绝对优势,总储量占99.65%,与世界趋势一致,这就决定了我国天然气的勘查始终应以大、中型砂岩气田与碳酸盐岩气田为追寻目标。储层的构造古地理分布对勘探具指导意义,可分为四区:中部克拉通盆地区;西部复合盆地区;东南陆缘断坳盆地区;东部裂谷盆地区。并分别对应于气区、含油气区、富气油区、含气油区。据此,今后的勘探战略应是加强中部、发展西部,重视海域、加深东部。  相似文献   

13.
火山活动与油气资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火山活动为地壳表层带来了地球的深部物质,沉积岩、火山岩兼有的二元结构盆地,不仅有地壳表层的、低温的、生物成因的有机物质,还有来自地球深部的、高温的、非生物成因的无机物质。其中有CO、CO2、CH4、C2H6、C3H8、H2、He、Ar等气态物质,有热液初生水以及以水为载体的备种元素等液态物质。因此,在有火山活动的沉积盆地中应有烃气及非烃气的多种天然气资源;有生物成因的油气资源;有以水、油为载体的多元素共生资源;以水为载体的地热资源。因此,二元结构盆地中的石油和地层水除自身的资源价值以外,还有更有价值的多种元素的共生资源,在二元结构盆地中的石油和地层水是矿中矿,它们将是未来世纪新型工业——石油冶金工业和地下水冶金工业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东濮凹陷在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与下古近系Es31地层发现了高含CO2气层,通过气源对比分析,古近系Es31的有机气体来源下第三系碎屑岩地层生成的油型气,CO2则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的煤在二次生烃中伴生CO2气与海相碳酸盐岩高温分解的无机CO2混合形成的;对东濮凹陷两类CO2气源岩高温模拟实验可知,石炭-二叠系煤生气能力是奥陶系灰岩的9倍,煤生成的气体70%~80%为甲烷,含少量的CO2,而灰岩90%以上为CO2气,煤是东濮凹陷最重要的气源岩;通过计算认为:东濮凹陷CO2气的资源量为980×108m3,相当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1/4,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5.
南海深水气田测试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深水气田测试面临海床温度低致使测试管柱中易产生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水作业费用昂贵等困难和挑战,使得深水气田测试设计不同于常规气田,测试设计时须考虑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预测及防治。提出了一开一关的测试流程,并对流程中4个阶段的测试时间进行了优化。以南海深水气田某气井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测试非常成功,与设计基本一致。本文的测试流程目前已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多口深水气井测试中成功应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十三五”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2015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75×108 m~3。为了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果,分析了天然气发展的有利条件:1天然气资源丰富;2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日趋成熟;3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4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大。然后梳理了长庆油田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资源劣质化趋势明显;2已开发气田稳产能力减弱;3低产井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多;4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显现。进而指出了"十三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天然气勘探围绕上古生界致密气、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新区新领域3个层次展开,实现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及勘探领域的有序接替;2合理进行开发规划,重点做好老气田稳产工作,提高致密气采收率,加强新区产能建设,实现长庆气区天然气年产量稳中有升;3预计到"十三五"末,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400×108 m~3。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近10a来中国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至2007年底已探明天然气地质总储量6×10^12m^2,同时年产量增长速率越来越大,从1976年年产100×10^8m^3到2005年年产500×10^8m^3,每增加100×10^8m^3所需时间分别是20a、5a、3a和1a多。中国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煤系是好的气源岩,强调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开辟了煤成气勘探新领域,使中国煤成气储量从其前仅占天然气总储量9%提高到目前的70%;在大气田形成的半定量和定量主控因素及天然气聚集区带研究基础上,提前4~11a预测出中国目前11个探明储量在1000×10^8m^3以上大气田中的7个;飞仙关组气藏气源具有多样性,推测川北巴中地区存在一个龙潭组煤成气生气中心,是发现煤成气大气田的有利地区。图12表3参86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保和职业卫生要求的逐渐加强,针对天然气处理厂CO2气体放空的情况,结合CO2在天然气处理厂的泄放实例,介绍了CO2气体扩散的危害。利用挪威船级社技术公司研发的PHAST5.22专业软件对CO2气体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天然气处理厂应重视CO2气体的危害,若长期连续放空,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各类天然气处理厂应考虑推广CO2回收利用的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早期阶段,研究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非常重要,可以为油气勘探潜力评价和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欧加登盆地勘探程度低,迄今发现了3个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来源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和认识,为此对欧加登盆地气田的天然气组分、同位素特征、轻烃组分及烃源岩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欧加登盆地天然气组分含量以...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及储量增长对策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勘探程度很低,探明程度仅为3.48%,远低于全国及西部诸盆地的平均水平,预示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和储量的快速增长是新疆油田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保障。分析认为,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大中型气田;盆地腹部和南缘是寻找高温裂解气藏和煤型气藏的有利地区。在此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准噶尔盆地各区带天然气勘探的风险性分析,并就今后如何实现天然气勘探目标的突破和保证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