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考虑闭环供应链的差别定价问题, 制造商回收废旧产品, 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 再制造率随机. 采用Stackelberg 博弈方法, 研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相应产品的最优定价, 给出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利润. 结果表明:若制造商对产品延迟定价, 则集中决策下回收价格高于分散决策, 而销售价格均低于分散决策; 当零售商的保守利润不低于一定值时, 集中决策下总利润不低于分散决策, 制造商可以采用改进的两部定价契约协调供应链.

  相似文献   

2.
唐娟  李帮义  刘志  龚本刚  陈玉玉 《控制与决策》2018,33(12):2234-2242
将相对公平关切和产品可再制造性设计同时纳入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再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中,构建外包和授权两种再制造合作模式下供应链的决策模型,研究制造商的再制造合作模式选择问题,分析最优再制造合作模式下再制造商相对公平关切和产品可再制造性设计对供应链生产定价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并设计相应的协调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外包再制造是制造商的最优再制造合作模式;在外包再制造供应链中,再制造商的相对公平关切虽会降低制造商利润,但能提高供应链系统利润;产品可再制造性设计对再制造商总是有利的;外包价格契约能够实现外包再制造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考虑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及专利保护, 建立基于不同消费者群体支付意愿的需求模型, 研究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定价决策. 结果表明: 低碳消费者比例和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同时影响定价决策; 无论是否存在专利保护, 低碳消费者比例始终影响再制造商的定价策略, 而原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只有在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较低时, 低碳消费者比例才会影响其定价策略; 在有专利保护时, 再制造商倾向于高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制造商开通网上和零售渠道的情形下, 供应链成员的广告合作和成本分担对双渠道协调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零售商的广告对品牌形象产生何种影响, 制造商分担零售商的部分广告费用均能使得双方的利润优于分散决策的情形, 但不能完全实现双渠道协调. 此外, 当零售商也分担制造商的部分广告费用时, 双方均可以实现完全的协调. 相比于零售商频繁促销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形, 在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 双方能够实现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克勇 《控制与决策》2015,30(9):1717-1722

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互惠偏好行为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 以及这种互惠偏好对决策行为和渠道效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 双方的互惠偏好程度对制造商废旧品回收比例呈正面影响; 零售商互惠偏好程度对制造商产品批发价格呈负面影响; 双方互惠偏好程度增加会导致零售商产品售价降低, 从而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加; 系统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增加会导致自身收益减少和对方收益增加; 互惠偏好行为有利于闭环供应链系统收益和渠道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一个低碳产品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 考虑需求同时受减排水平和销售价格的影响, 分别研究寄售契约、收益共享契约以及收益共享与减排成本共担3 种契约下供应链企业的优化决策, 并进一步探讨当需求的确定部分为和式、随机部分服从均匀分布时的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 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利于促进减排水平的提升, 也利于供应链系统期望总利润的增加. 最后, 探讨了不同参数对协调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 博弈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合作广告策略, 分析信息不对称及双渠道对供应链合作广告投资决策的影响. 研究表明, 零售商在具有需求信息优势时会谎报需求信息,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其谎报决策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 但能提高供应链的利润, 这种情况下制造商无法通过激励合同促使零售商共享信息. 另外, 在最优合作广告策略下, 当直销渠道与分销渠道所占市场份额的分配比例小于一定值时, 制造商采取双渠道会使供应链参与者均受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市场细分建立闭环供应链模型,分析了决策变量随外生变量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闭环供应链与不回收再制造情形的决策.结果表明!新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的批发价随回购价的增加而增加,随回收价的增加而减少,零售价随回收价和回收努力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产品总量随消费者偏好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再制造成本,回收努力程度及回收价的增加而减少,闭环供应链的新制造产品批发价和零售价均比不回收再制造时高,消费者偏好系数高于临界值时,回收再制造对于闭环供应链有利.

  相似文献   

9.
江文  陈旭 《控制与决策》2016,31(3):477-485

研究由一个受限额与交易政策约束的制造商和一个面临同质战略顾客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 分别研究得到了限额与交易政策下一体化(包括理性预期均衡和数量承诺两种情形) 和分散化供应链最优决策和最大期望利润, 并与不考虑限额与交易政策的情形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限额与交易政策使得供应链最优产量降低、最优价格升高、碳排放量减少. 最后, 以数量承诺情形为基准, 基于收益分享合同设计了供应链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学龙  王军进 《控制与决策》2016,31(8):1519-1525

以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为研究对象, 分析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问题. 引入双渠道价格敏感系数和竞争系数两个变量, 分别建立双渠道供应链集中决策、分散决策和协调决策的3 种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合同策略协调后, 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收益增加; 经两部定价和批发价格合同协调, 零售商需要支付固定费用给制造商才能够达到协调, 而经Shapley 值法分配合同协调, 则双渠道供应链可直接达到协调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分博弈,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问题. 构建了以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 微分博弈模型, 分别得到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及各自的利润最优值函数, 推导出产品碳排放量随时间变化的最优轨迹. 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减排策略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 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长期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的双渠道供应链,考虑零售商具有公平关切心理,研究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供应链各成员决策及效用的影响.通过定义制造商判断市场需求规模的阈值,以获取零售商订单中所传递的市场需求规模信息,并得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制造商的最优直销量.研究发现,阈值随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且最终趋于常数.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有利于增加自身的效用,但会损害制造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将公平关切性引入到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中, 分别在零售商公平中性和公平关切下, 分析闭环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的最优决策问题, 并对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 主导零售商的公平关切性对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是有利的, 对制造商和第三方利润的最大化是不利的. 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相对较弱时, 其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强对闭环供应链系统是不利的, 反之, 其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强对闭环供应链系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科技产业背景下三级供应链系统中原材料供应商的最优定价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订货决策. 围绕高科技易逝品的售价和零部件购买价格随时间递减的特点, 分别建立以零售商和供应商为主导的三层联合定价和订货模型, 并设计了三层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对模型特点的分析结果表明, 零售商主导下的三层供应链系统能更好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由两个产品制造商和上游碳配额供应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的生产和交易决策问题.通过建立经济主体的主从博弈模型,得到它们之间互为反应函数的纳什均衡解,并在此基础上设定其为产品碳排放量和排放上限的函数.分析表明,产品碳排放量和政府排放上限对两制造商和碳配额供应商最优变量以及利润值的影响呈反向关系;在两制造商严格控制排放量和政府科学制定排放上限的前提下,两级主体可通过某种契约进一步提高各自的利润值.  相似文献   

16.
姚锋敏  闫颍洛  刘珊  滕春贤 《控制与决策》2022,37(10):2637-2646
在外包及授权再制造模式下,研究考虑政府补贴及制造商环境设计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生产决策问题.构建4种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及环境设计水平对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竞合关系、闭环供应链绩效以及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可以通过调节单位再制造外包费或专利许可费实现与再制造商共享政府补贴,因此政府不同补贴策略不会对闭环供应链最优生产决策及绩效产生影响.政府补贴与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程度,并不总是有利于提高制造商环境设计水平,但均有助于促进再制造产品销售.制造商总是有动机进行环境设计,而再制造商只有在环境设计能为再制造产品带来更多成本节约时,才有动力接受制造商的环境设计方案.相比于授权再制造,制造商及再制造商均在外包再制造下获得更多的利润.另外,政府补贴与环境设计并不一定总能起到减少产品环境总影响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