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IM/CIS互操作细则在多级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EC 61970/IEC 61968系列标准的制定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提供了标准。给出了基于IEC 61970/IEC 61968制定的公共信息模型(CIM)/组件接口规范(CIS)互操作细则,包括明确规定系统间交换涉及的模式、使用的接口方法和涵盖图元细化定义的图形交换规范,以及基于互操作细则的调度自动化模型互导、拆分和合并。细则的定义消除了标准应用的理解偏差,其有效实施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升级,以及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模型共享、信息共用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IEC61968和IEC61850标准是智能电网领域中核心的两个标准,分别用于实现配电管理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集成。基于上述标准,研究主动配电网领域中的信息集成一致性测试方法。首先,从测试元数据出发,研究测试规则,设计测试方法框架;而后,分别编程实现元数据、规则推理模块与测试引擎解耦的IEC61968消息一致性测试Web服务和IEC61850配置文件一致性测试软件;最后,分别设计主动配电网IEC61968消息测试实例及IEC61850配置文件测试实例,验证软件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IEC 62351国际互操作的总结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EC 62351标准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协议提供协议层级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了研究IEC 62351标准的工程化应用实施方法,提升数字化变电站的网络安全通信能力,参加了由公共设施通信协议体系用户协会举办的国际互操作大会,实现了IEC 62351标准在IEC 61850站控层安全通信领域的互操作。依据此次互操作的过程与成果,介绍了互操作的基本情况与测试用例,总结了互操作的成功经验,从认证、加密以及兼容性等多个方面提炼了影响互操作的关键技术细节,并对此次互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IEC 61968消息的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容易因消息不规范造成互操作失败,影响相关业务的正常进行,因而对消息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规则和手段对IEC 61968消息进行测试。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IEC 61968消息的分层一致性测试规则,和元数据及规则驱动的一致性测试方法框架,并设计了一种可扩展、松耦合的一致性测试Web服务体系。基于.NET Framework 3.5框架开发了一套IEC 61968消息一致性测试服务,测试实例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CIM XML的CIM和SCL模型互操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变电站系统与调度中心系统的信息交互,关键是实现系统模型的互操作.IEC61970、IEC61968的CIM模型和IEC61850的SCL模型在结构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在详细讨论两种模型差异的基础上,基于XML,设计构造了文档转换器,实现XML文档和CIM XML文档之间的转换.基于CIM模型和SCL模型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互操作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IEC61850标准建立了一套验证互操作的平台,对某220 kV数字化变电站进行了互操作试验.介绍了互操作试验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基于IEC61850标准应用层面进行互操作.对过程层与间隔层、间隔层之间及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之间的通信进行了互操作试验,列出了互操作试验的方案表.以国内2家保护生产设备厂的产品做了互操作试验(常规四遥、过程层与间隔层通信、保护装置互操作等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试验设备多数功能已能正确实现互操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电力信息交互总线模式在语义规范上的缺陷以及在互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模型不匹配问题,提出在IEC 61968标准消息总线上增加语义模型验证环节,即进行信息模型的IEC 61968标准一致性校验。阐述了基于本体的信息模型验证机制,针对不同层面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和基于子集的2种本体验证模式,并阐述了这2种模式的校验算法和流程。最后根据上述方法开发了一套模型验证工具,通过实际系统的应用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IEC 61850标准体系的一致性测试是保证互操作的基础,需要强制性的开展。在研究IEC 61850一致性测试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一致性测试的内容,分析其测试过程和架构。为了开展测试工作,引入KEMA公司的测试工具套件,阐述各软件部分的作用,并搭建实验室测试环境用于IEC 61850一致性测试。  相似文献   

9.
IEC 61850深层次互操作试验方案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IEC 61850标准旨在实现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为此,不同厂家之间需要反复进行必要的互操作试验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分析国内外IEC 61850互操作试验及应用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前5次互操作试验的试验成果,提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IEC 61850互操作试验的必要性,并给出了详细的试验方案和试验手段,为推进国内IEC 61850系统化工程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IEC61850一致性测试研究及实验室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EC 61850标准是目前较完善的电力通信标准,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互操作,是未来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的国际标准。标准的一致性测试即验证智能电子设备(IED)是否符合标准模型,具有互操作的能力。简述了标准的特点及一致性测试的内容,分析了测试过程和架构,以及规约测试实验室的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用例的设计和实现。最后提出了关于一致性测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电力系统通信标准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智能电网对通信标准的要求,提出了需求原则.对美国能源部提出的智能电网互操作标准架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技术原则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中国智能电网通信标准的建立原则.最后针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提出了通信标准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电力系统通信标准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智能电网对通信标准的要求,提出了需求原则。对美国能源部提出的智能电网互操作标准架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技术原则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中国智能电网通信标准的建立原则。最后针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提出了通信标准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总线系统管理内核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以太网现场总线的系统管理内核与系统其他部分的通信 ,实现了一种可以对数据进行可靠、快速、安全传输的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控制中心应用程序接口工作小组(CCAPI)图形中心互操作方案中不同应用中的图形,特别是组合图形之间、图形与电气模型之间难以关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的图形中心交互方案.利用各异构系统内的应用本体增强电气模型部分的横向关联和语义约束,实现图形与电气模型的紧密关联,并将异构系统间的图形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转化为本体间的辨识和映射,从而有助于有效解决异构图形甚至组合图形的互操作问题,方便实现多样化图形显示和图形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5.
MMS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协议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简单介绍了制造报文规范(MMS)技术的功能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MMS技术和IEC 60870-6系列TASE.2通信协议标准及IEC 61850协议体系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MMS在这两种通信协议中的应用情况。认为MMS技术是IEC 60870-6 TASE.2和IEC 61850的基础,是实现两者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变电站应用实践,针对IEC 61850变电站基于双星形网络架构的站控层网络,详细介绍了几种双网通信方案的技术细节,比较与分析了各种方案的利弊,给出了各种方案的适用条件,并提出了一种兼顾可靠性与运行性能、切实可行的站控层双网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目前没有局放设备信息统一标准,局放在线监测与带电检测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本文依据XML、IEC 61850文件服务提出标准局放文件模型,从设备信息、局放简报、局放谱图、趋势分析几个方面提出信息标准化方案,使现有在线监测与带电检测各自独立的分析软件达到信息兼容、互操作的效果。实测表明,同一次现场局放缺陷,在线监测后台与带电检测设备获取数据一致,且可以相互展示,可无缝融入设备状态监测管理系统,有效避免用户在不同监测平台及设备上相互切换、操作复杂、信息误导等问题,具有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基于DLMS/COSEM协议构建集中器系统过程中实现Association LN类object_list属性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三级配置链法,对该方法进行了扩展应用,整合设计了实现DLMS/COSEM协议的一种具体、易操作的方法。实际测试运行结果表明,按照三级配置链法构建的集中器系统满足互操作性要求,并且具有结构清晰、易于扩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不同开发商所开发的系统存在技术差异以及相关标准的缺失,导致我国现有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系统无法有效互联互通,不利于需求响应项目的推广。该文基于OpenADR 2.0协议的标准框架,扩展了可用于支撑错峰业务的信息接口、业务交互流程以及事件处理机制。依托SAC/TC549以及国际标准化思路,对参与错峰业务主体的角色、定位以及仿真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从参与错峰调度过程中所需的数据信息模型、调度策略、用户动态响应特性等方面出发,完成了错峰业务仿真平台的设计。此外,该仿真平台还提供了外部半实物接口,可以实现与DR动态交互相关的标准验证及业务性能测试,给未来标准制定、政策实行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客户侧设备类型多,采用的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系统互联难度大,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统一的问题,以电力需求响应业务为例,分析了目前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应用场景和信息通信技术(ICT)在该领域的深度融合方式,需要从信息互操作模式、客户侧信息模型、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统一,以解决客户侧能源设备之间的交互问题,并提出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