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业对钢板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开发新钢种,以满足工程机械的需要,成为当前重要课题。武钢所研制的14MnMo 钢是在 C—Mn 钢基础上,加入少量钼(0.40~0.60%),通过调质处理,获得高强韧性的Mn—Mo 新钢种。钼在钢中既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又可避免高温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700MPa级高强工程机械用钢技术条件,通过设计合理的成分体系和严格的控轧控冷工艺,成功开发出具有良好强韧性匹配以及焊接性能的SQ700MCD高强工程机械用钢。首钢SQ700MCD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热轧板卷采用低成本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通过严格控制钢中的P、S、N含量得到稳定的有效Ti,添加一定量的Nb得到细小均匀的铁素体晶粒,采用合理的TMCP工艺参数保证了材料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并依靠Mo和B复合添加显著提高了焊接热影响区的抗拉强度。重点介绍技术背景、产品设计思路、材料组织结构和析出物状态,以及材料各项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项目针对工程机械行业对960~1300MPa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的需求,通过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大生产相结合的方式,突破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高强韧性匹配、焊接、冷成型和疲劳等关键技术,构建起钢板焊接、折弯成型、切削加工等应用技术体系,成功开发低碳Nb-V-Mo合金体系960~1300MPa超高强度离线调质钢板,并在国内三大工程机械企业批量使用。  相似文献   

4.
陈晓 《宽厚板》1997,3(6):1-6
本文着重介绍武汉钢铁公司近年来研制开发的第二代高强度低合金钢—高强韧性WDL系列钢的综合性能及应用情况。该钢具有优异的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板厚≤50mm钢板焊前不预热或稍加预热而不产生焊接裂纹,是制造大型压力容器(特别是低温和常温球罐)、水电站压力钢管和水轮机蜗壳、高寒地区使用的大型工程机械、大跨度桥梁及海上采油平台等装备的理想用材。  相似文献   

5.
《宽厚板》2008,14(2):F0002-F0002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000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6.
《宽厚板》2008,14(1):F0002-F0002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000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7.
《宽厚板》2007,13(3):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 000 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8.
《宽厚板》2007,13(6)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000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9.
《宽厚板》2007,13(2):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 000 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10.
《宽厚板》2007,13(1):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000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11.
《宽厚板》2007,13(5):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000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12.
《宽厚板》2006,12(5):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000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13.
《宽厚板》2006,12(6):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舞钢凭借雄厚的技术和设备能力,应用国际国内高强度钢板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采用微合金化设计原理、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钢板品种,强度级别达到600~1000MPa,其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水平,满足了国内高强钢的市场需求,现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大型工程机械、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造船业、火力发电、桥梁建设、油气开发输送、汽车和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迅猛发展,钢材市场对高强钢需求逐步增强。但由于设备的局限,制约了高强钢的开发,其中矫直机设备能力就是制约高强钢开发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矫直机能力分析,为其改进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造船业、火力发电、桥梁建设、油气开发输送、汽车和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迅猛发展,钢材市场对高强钢需求逐步增强。但由于设备的局限,制约了高强钢的开发,其中矫直机设备能力就是制约高强钢开发难题之一,本文重点通过对矫直机能力分析,为其改进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冶金》2009,(2):44-44
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华菱涟钢适应市场需要,自主开发、生产的工程机械用高强钢与中高碳高强钢等5个牌号在5月份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与销售,月销售达到1200t左右。  相似文献   

17.
微合金高强钢纳米相间析出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洪波  王豪  赵旭  亓伟伟  刘洪银  孙建卫 《钢铁》2021,56(12):10-21
 提高强度的同时不降低韧性,是人们在高强钢研发过程中追求的目标。相较于其他强化方式,细化晶粒可以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提高,但目前为止钢铁材料晶粒尺寸最小可控制到3~5 μm,所能带来的强化效果有限。新型铁素体基高强钢通过相间析出使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有规则排列的纳米尺寸碳化物,大大提高强韧性能、可成型性和焊接性,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管线、汽车零部件以及高层建筑领域。近几年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对于相间析出的了解也越来也深入,各种微合金钢的纳米相间析出特征已有大量报道,主要集中在析出物微观结构特征与强度贡献的研究上。然而,相间析出机制以及模型还存在许多争议,通过工艺控制实现稳定的相间析出还比较困难,纳米相间析出高强钢的性能稳定性还较差。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先进分析仪器也在更新换代,为新型铁素体基高强钢纳米尺度碳化物相间析出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综述了铁素体基高强钢纳米尺度碳化物相间析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阐明了台阶理论与溶质消耗理论的局限性;对铁素体基高强钢的成分设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合金化方式对相间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研究纳米尺度碳化物相间析出行为的先进仪器及技术,最后对新型铁素体基高强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复合微合金化表现出的优势将会是以后微合金钢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15MnMoVN是鞍钢根据国内资源情况研制的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新纲种。经过研究试验找出了该钢种的最佳强韧化热机理工艺制度:950℃水淬 680~710℃回火,钢的强度和韧性匹配良好,可完全满足工程机械用钢的要求;950℃空冷 650℃~670℃回火,钢的强度和韧性也较好,但韧性稍显不足;无论调质或正火 回火,若适当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则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可以改变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程机械用钢需要满足重载、冲击和降耗的要求,这类钢铁材料在具有高强度级别的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水平。本文设计一种辅以Cu、Ti、Nb、B、Mo、Ni复合微合金化的成分体系,采用不同的轧制、冷却及热处理工艺,对比分析了Q960高强度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在实验室试验出一种工程机械用高强钢Q960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轧制冷却及920℃淬火和180℃回火的调质处理工艺,可以获得细小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满足屈服强度960MPa、抗拉强度1 150 MPa、-40℃冲击功27 J、伸长率10.0%的性能要求,为工业试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因其具有高强度、较好的塑韧性被应用到交通运输、石油管道等行业.稀土在钢中有净化钢液、细化晶粒和微合金化的作用,进而能提升材料的诸多性能.因此,在600 MPa低碳微合金高强钢中加入稀土La,通过热膨胀仪对有、无稀土的微合金高强钢在不同冷速下相变点进行测定;利用SEM对不同冷速下的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