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剑 《江苏冶金》2003,31(2):55-58
科学的物资供应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库存,加快采购资金周转速率,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建立开放的物资管理模式,是推行科学的物资供应管理方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商情信息管理模式、功能、供应链管理方法的实施为出发点对物资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开放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并将构造的管理模式应用到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远程物流管理在太钢矿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钢铁集团矿业分公司下属矿山工厂大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并且按照属地纳税,各类物资供应又必须由公司本部集中采购。针对这一物资供应的特殊性,2009年,我们应用ERP套装软件SAP矿业版解决方案的远程物流功能,并经二次开发,不仅在采购物资需求计划的生成、上报、汇总、审批、采购、收货和远程调拨、库存属地分散管理、属地纳税制度的执行等流程上实现了集中和精细化管理,同时也为流程各环节的信息跟踪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平台,有效地推进了公司采购流程的集中化管理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目前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我国矿产资源也不断开发,矿山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因此矿山安全管理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矿山安全管理是防止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如何在矿山安全管理中使用有限的条件和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矿山安全管理,阐述了矿山安全管理中精益思想的应用,将精益思想与矿山安全管理相结合,使在矿山环境中有限的条件和资源下,创造出更多价值的同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矿山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经济、高效率地运转,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保证机械设备的润滑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了满足广大机电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操作维护工人迫切要求增长油脂应用、管理知识和提高润滑技术水平。由煤炭工业部物资供应局组织编写了《设备用油与润滑手册》。  相似文献   

5.
基于B/S模式矿山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面分析以往矿山管理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模式开发矿山信息系统的思路。对基于B/S模式开发矿山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开发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三维数字化技术是建设数字矿山的核心技术,随着计算机与现代采矿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应用于矿山基建和生产的方方面面,从矿山的人工开采到大型机械装备,从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到矿山数字模拟,从利用数据库管理矿山资源到“智能矿山”等等。介绍了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内涵,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建模和赋值过程,以及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井巷工程优化、矿山生产组织、矿山安全管理和矿山巡查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资源开发安全管理水平,加速了矿产资源的开发,节约了采矿成本,提高了采矿效率,稳定了选矿指标,降低了选矿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B/S模式矿山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明涛 《云南冶金》2004,33(1):10-13,22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变的日益重要。本文在全面分析以往矿山管理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模式开发矿山信息系统的思路。对基于B/S模式开发矿山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开发步骤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民众环境意识的提升,矿山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含水层破坏是矿山开发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含水层破坏很有可能会对地下水资源产生严重的影响。为避免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相关单位应加强对矿山开发过程中废液的管理。本文主要就矿山开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物资供应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物资供应管理,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随着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理念的不断更新,其管理工作也正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矿山地质测量工作已经成为开采矿产资源的首要工作。在此通过对现代矿山地质测量工作以及测绘地理信息在现代矿山地质测量中的作用,包括建立矿山信息系统、建立矿山信息模型、建立矿山数据系统以及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文  林美娟  章文贡 《稀有金属》2004,28(5):825-828
选择了几种功能不同的Pr,Eu,Gd,Th,Dy,Ho和Er的三异丙氧基化合物与苯乙烯本体聚合获得稀土掺杂聚苯乙烯,采用ESEM,DMTA,冲击强度测试研究了不同稀土对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引入聚苯乙烯中均能使韧性得以提高,它们的力学性能与稀土的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基于磷渣材料水化特性和矿山充填应用条件,研究碱激发水泥?磷渣共同作为胶凝材料(CPCM)胶结含硫尾砂的可行性。选取生石灰、NaOH、Na2SiO3作为激发剂,开展CPCM固化性能试验,并评价CPCM与含硫尾砂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磷渣掺量为水泥的100%、生石灰为3%时,CPCM终凝时间300 min,28 d抗压强度40.6 MPa,基本可等量替代P.O 42.5水泥应用于矿山嗣后充填。Na2SiO3掺量4%时,CPCM终凝时间比水泥缩短39.3%,7 d强度提高31.1%。与水泥相比,CPCM使充填体凝结时间缩短8 h左右,且固化28 d后强度未出现劣化,表明CPCM与含硫尾砂相容性好。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分析表明,CPCM水化产物主要为Ca(OH)2和C?S?H。磷渣不断水化,导致Ca(OH)2含量下降,逐渐形成致密的低Ca/Si摩尔比C?S?H,这不仅保证了CPCM后期强度增加,而且避免了充填体强度劣化。   相似文献   

13.
徐波  胡乃联  张培科 《黄金》2008,29(6):36-3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将实现黄金矿山生产业务管理计算机化,同时,为辅助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文中在对黄金矿山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黄金矿山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山东黄金集团青岛有限公司鑫汇金矿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胶结充填采矿协同利用垃圾焚烧飞灰是解决飞灰日益激增的新思路,可大量资源化利用飞灰并固化其中的重金属离子.本文以矿渣-钢渣基胶凝材料(简称冶金渣胶凝材料)分别结合4种城市垃圾焚烧(MSWI)飞灰制备胶凝材料,并以全尾砂作为骨料制成胶结充填料,测定充填料试样的流动度、抗压强度以及Cd2+浸出质量浓度:冶金渣-垃圾焚烧飞灰基充填料试样的流动度为240~265 mm,满足矿山充填的泵送要求;28 d抗压强度均大于8.88 MPa,满足一般矿山充填1~6.5 MPa的强度要求;Cd2+浸出液质量浓度低于饮用水标准5 μg·L-1的限值.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分析表明胶凝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组成为钙矾石、Friedel盐和C-S-H凝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发现Cd2+对Al2+的结合能有较大影响,钙矾石、Friedel盐可能对镉离子有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经验类比法和理论模型法对福建某铜矿的胶结充填体进行强度值设计.对比各方法下的设计强度值,结合该铜矿深部X1号矿体的赋存条件,最终确定福建某铜矿深部X1号矿体充填开采的充填体所需强度设计方案为:长形顶底部为1.93 MPa,中部为1.53 MPa;方形顶底部为2.67 MPa,中部为2.12 MPa.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露天转地下矿山充填成本高的问题,充分利用矿山周边的工业废弃物开发满足嗣后充填采矿法所要求的充填胶凝材料,并对充填料浆的配比进行了优化。首先,分析了材料的物化特性,采用不同的激发配方进行了室内试验,构建了用于钢渣基胶凝材料配方预测的GA?SVM模型,确定了钢渣基胶凝材料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钢渣30%、脱硫石膏4%、水泥熟料12%、芒硝1%;其次采用XRD和SEM分析了钢渣基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最后基于灰靶多目标决策模型对料浆配比进行优化实验,以强度(7 d和28 d)、工作特性(坍落度、泌水率)、成本为指标优化料浆配比。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钢渣基胶凝材料,充填料浆的最佳配比参数为:灰砂比1∶4,固相质量分数为72%。并进行了验证实验,得到相应强度参数和工作特性参数分别为1.74 MPa、3.61 MPa、24.2 cm和5.91%,均满足嗣后充填的要求,此配比条件下的充填成本为每立方米113元,较水泥充填成本降低了38.9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雾化法制备含氮无镍不锈钢粉末,利用热等静压成形并对材料进行固溶处理.热等静压后,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及韧性,抗拉强度为850 MPa,屈服强度为505 MPa,延伸率为44.5%,断面收缩率为47.5%,冲击功为44 J.材料经1 100℃固溶处理1 h后,塑性和韧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延伸率为50.0%,断面收缩率为55.5%,冲击为68 J.材料强度和耐蚀性优于316L不锈钢.   相似文献   

18.
Impact fracture toughness of porous iron and high-strength ste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mpact fracture toughness of sintered iron and high-strength sintered steels, with densities between 7.0 and 7.25 g/cm3,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instrumented impact testing on fatigueprecracked as well as 0.17-mm-notched specime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behavior is controll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isting necks at the crack/notch tip. The materials with impact yield strengths of up to 700 MPa display an increase in fracture toughness as the yield strength is increased. These materials undergo continuous yielding during loading, and ductile fracture takes place once the critical plastic strain is attained within a large process zone. A process-zone model, phy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ractographic observations, correctly rationalizes their impact fracture toughness. The materials with higher impact yield strengths display an impact curve which is linear up to fracture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a fracture toughness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yield strength. For these materials, the process zone reduces to the first necks at the crack/notch tip, and fracture takes place once the local applied stress-intensity factor reaches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matrix.  相似文献   

19.
介绍物资供应网络系统的开发,该系统用于在韶钢大宗原燃材料、辅助材料采购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