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开门七件事中,除去“柴”字,其余6个字都是现代饮食必需的。为此,我们在《上海调味品》杂志办了优质酒、优质饮料专栏后,再开辟优质粮油、优质调味品专栏,目的是为生活必需的食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开门七件事中,除去“柴”字,其余6个字都是现代饮食必需的。为此,我们在《上海调味品》杂志办了优质酒、优质饮料专栏后,再开辟优质粮油、优质调味品专栏,目的是为生活必需的食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开门七件事中,除去“柴”字,其余6个字都是现代饮食必需的。为此,我们在《上海调味品》杂志办了优质酒、优质饮料专栏后,再开辟优质粮油、优质调味品专栏,目的是为生活必需的食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开门七件事中,除去“柴”宇,其余6个字都是现代饮食必需的。为此,我们在《餐饮与供应商》杂志办了优质酒、优质饮料专栏后,再开辟优质粮油、优质调味品专栏,目的是为生活必需的食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开门七件事中,除去“柴”字,其余6个字都是现代饮食必需的。为此,我们在《上海调味品》杂志办了优质酒、优质饮料专栏后,再开辟优质粮油、优质调味品专栏,目的是为生活必需的食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开门七件事中,除去“柴”字,其余6个字都是现代饮食必需的。为此,我们在《餐饮商情》杂志办了优质酒、优质饮料专栏后,再开辟优质粮油、优质调味品专栏,目的是为生活必需的食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中国酒》1996,(6)
从前有过这样的一对夫妻,丈夫非常爱喝酒,但每次要酒喝时,妻子不但不给,反而大声斥责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里有个什么酒字呀?你却总是离不开酒。”丈夫回答:“酒是不曾开门就要用的,须是隔夜先买,所以酒就没有放在开门七件事里。”丈夫的话说得妻子无奈,妻子也就不得不满足丈夫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说油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来有“开门七件事”之称。油,是其中之一。是每户人家一天生活中必需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9.
王传生 《美食》2006,(3):50-51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的七件事,都紧紧围绕一个“吃”字。  相似文献   

10.
“开门七件事”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人称作“开门七件事”。此语最早出自宋吴自牧《梦粱录》:“盖人家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元人以后多以此七字入诗,信手拈来,通俗易晓,别有情趣。 元代杂剧《刘行道》则告诫人们,理财当家,首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百姓有“开门七件事”之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都是和吃喝有关的事。既是民以食为天,那么,有关吃喝的这七件事也就自然是平民百姓每天开门后首先要考虑到的。其实,“开门七件事”的“开门”,与其按照字面理解为每天一早打开家门,不如在引申义上理解为维持一户人家(门庭)的日常生计。而这“七件事”在东方民间传统中,也正是保证家庭日常生活能够  相似文献   

12.
欧阳勋 《茶苑》2004,(1):32-32
我国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据考证,此语出自南宋末年吴自牧《梦梁录》,记述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井风俗、掌故见闻,中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酒茶”之说,为八件事。进入元代(1271~1368),常为戏曲杂剧用词,去掉“酒”字,成为“早上开门七件事,  相似文献   

13.
学稼 《烹调知识》2003,(9):53-53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占人称做“开门七件事”,此说原于宋,成于元。宋·吴自牧编撰的《梦梁录》说有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这是宋朝以前的说法。元朝时略去了“酒”,变成了“七件事”。 有几首有关“开门七件事”的诗作,虽是旧文人的游戏之作,但我们亦可由此窥见所谓“风雅之士”,有的免不了要为此毫无诗意的七件事而烦恼、感慨。  相似文献   

14.
王毓慧 《现代家电》2005,(15):44-47
“吃饭”问题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无法衡量的,比如每当一个新生儿诞生,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奶够吃吗”?由此可见“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多么地正确。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都和“吃”有关系,因此人每天要和炉灶打交道就是不可避免的。按照中国人的烹调习惯,在烹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油烟。  相似文献   

15.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是天天需要的食材,优质的醋不但能增加食品的风味,更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醋该怎么挑选?什么样的醋才算是优质的醋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相似文献   

16.
吃茶也养生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盐、油、酱、醋、茶.我国是茶的祖国,饮茶的历史悠久,故茶叶也自然成为“国饮”.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茶文化向“食文化”延伸发展,提倡“吃茶叶”风靡国内外方兴未艾.日本学者最近从营养观点提出了“将茶叶  相似文献   

17.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古人称作“开门七件事”,此说源于宋,成于元。宋·吴自牧编撰的《梦梁录》说有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这是宋朝以前的说法。元朝时略去了“酒”,变成了“七件事”。  相似文献   

18.
(一)锅下锅上,柴米情深 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东西虽说极为平常,纵观它的产生、发展、应用,从源到流,却反映了我国烹饪饮食文化的一个侧面。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各各的异名别称,更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凭添了文化情趣。 “开门七件事”为首的柴字,不能不说是包含了烹调火源的重要意义。中国菜的色、香、味不就在于火侯吗。古时候常用的取火方式是烧柴,大概这也是称  相似文献   

19.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常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饮食文明.中国传统食文化讲究是“色、香、味”,而酱则三者俱全,成为传统食文化的核心,而“酱油”又是“酱”类中的精华,它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调味品,没有  相似文献   

20.
张卫 《中国食品》2023,(9):80-83
<正>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其中有四件是调味品,又号称“厨师四宝”。正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厨师通过使用各种调味品,可以调制出多种多样的味道,从而烹制出更多的美味菜肴,足见调味品的重要性。东莞市新好景食品有限公司(原新顺景,以下简称“新好景”)成立于1978年,是一家大型港资独资食品企业,集调味品产销服务于一体。公司在东莞、上海分别设有厂房,占地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5万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