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钻井岩石力学特性预测及灰色聚类法优选钻头技术是日趋完善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利用该项新技术在吐哈地区葡北构造的应用,对葡北构造已钻四口探井进行了钻井岩石力学特性预测,在建立钻井岩石力学特性全剖面的基础上,利用灰色聚类法优选出适合开发井的牙钻头类型,并根据其特性变化规律推荐了PDC钻头使用井段,并成功利用邻井特性预测了待钻井-葡北20井的钻井岩石力学特性并推荐了钻头选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川东北地区的地层特点及钻井难点,在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钻具组合和钻头类型及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在该地区实施的一系列定向深井钻井工艺技术,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发现储层和快速钻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营南坡构造深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东营南坡构造深井复杂地层的特点及钻井难点,从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钻头类型、优选钻井参数及选择合理的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构造深井配套系列钻井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实施,成功地解决了复杂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有效地保护了油气层,提高了钻井速度,为该地区安全、快速及经济钻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桥口地区是中原油田主要气藏富集区,在该区快速钻井有利于开发。从钻头优选、钻具组合及钻井参数优选、井眼轨迹控制、钻井液、安全钻井等角度阐述了快速钻井技术在桥69-12井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北地区1986年开始优选参数钻井现场试验,试验井与普通井相比,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钴井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塔北地区优选参数钻井的情况及他们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气体钻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川东北海相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普光气田是目前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其开发已经纳入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但是常规的钻井液钻井技术不能满足普光气田及川东北工区快速勘探开发的需要,为此,试验、推广应用了气体钻井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普光气田及川东北工区上部陆相地层的钻井速度.气体钻井较常规的钻井液钻井提速效果明显,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3~8倍,单井钻井周期缩短了60~90 d,严重漏失、井斜等复杂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已经成为加快昔光气田及川东北工区开发的核心钻井技术.分析了气体钻井施工中应重点考虑的"十大"问题,详细介绍了川东北地区气体钻井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与常规钻井液钻井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气体钻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富台油田的地质情况及深井井身结构情况 ,从钻头优选、参数设计、钻具组合、钻井液技术、完井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深井配套钻井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现场管理与应用先进的导向钻井技术相结合,是现代钻井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大位移长裸眼定向井施工中,更是实现优质、快速、安全钻时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详细介绍导向钻井系统在深港24-26井的应用情况、钻具结合、参数优选,并进行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东海西湖凹陷钻遇地层的岩性特征和井温梯度高的特点。阐述了该地区探井优化井身结构、近平衡钻进、优选钻头类型、优化钻具组合、强化钻进参数、优选钻井液体系和优化固井工艺和水泥浆配方等快速钻井技术的应用情况 ,四口井的钻井实践表明 ,快速钻井技术措施 ,不仅大幅度地提高机械钻速和台月效率 ,而且缩短钻井周期 ,降低钻井成本 ,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油层套管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大庆油田套管钻井技术中非顸驱条件下的管串连接方式、套管抗扭和连接性能、钻头单井成井率、油层套管完钻后管内测井等难点的基础上,设计了φ177.8nm油层套管钻井、固井及测井工艺,同时研制、配套了φ177.8mm油层套管钻井专用的工具,包括方套转换接头、高抗扭热应力补偿器、防掉水泥式浮箍、高抗扭套管、φ244,5mm钢制PDC钻头等,并详细介绍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在葡浅3-更1井和葡浅3-73井φ177.8mm油层套管钻井的成功试验表明,大庆油田油层套管钻井技术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而且与常规钻井技术相比,减少了井下事故,缩短了钻井周期,提高了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11.
张继红  郭鑫 《岩性油气藏》2016,28(4):101-105
为寻求一种适合松辽盆地葡北油田采收率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方法,对葡北油田葡A1 井区一检查井的岩心进行压汞实验,认为该油田属于典型低渗透油藏。因此,通过测量普通中分聚合物和抗盐聚合物流体力学直径,从微观角度考察了2 种聚合物在不同配制条件下对该井区储层孔隙结构的适应性,同时利用柱状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浓度为700 mg/L 的抗盐聚合物溶液驱油比注入浓度为1 200 mg/L 的普通中分聚合物溶液驱油采收率提高了3.22%,相对于普通中分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更适应于葡北油田的聚驱应用。  相似文献   

12.
葡北油田气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气水交替驱矿场试验基地,开发方式为气水交替注入混相驱开发。为解决葡北油田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无法实施注水转注气的实际问题,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进行了注气机理、现场酸化解堵、高压注液氮、注入井关井降压等多项研究,解决了注入井气水切换的问题。葡北油田实施混相驱开发以来,地层压力和流压保持水平均在混相驱开发确定的压力界限以上,地层流体黏度由原始的0.67mPa·s降为目前的0.20mPa·s,体积系数由2.210增大为2.819,饱和压力由29.44MPa上升为目前的32.86MPa,原油组分变化明显,中间烃含量由23.79%上升至25.12%,证明葡北油田实现混相驱开发,开发效果较好。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13.
吐哈西部油田井壁失稳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维安  邱正松  徐加放  于连香 《石油学报》2007,28(3):116-119,123
在勘探开发过程当中,吐哈油田西部的葡北、神泉和雁木西区块存在着严重的井壁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划眼、卡钻、电测遇阻遇卡、固井留塞等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电动电位分析和泥页岩压力传递实验研究新技术,以及比亲水量测试等实验手段,对吐哈西部油田岩样的结构及理化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述了该地区复杂地层井壁失稳机理.依据“多元协同”防塌理论,通过单剂优选和配方优化实验,研制出了适合吐哈西部油田地层特性的钾-钙-醇强化防塌钻井液体系.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能满足现场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多方位VSP技术在川东寨沟3井目标选择论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川东高陡构造,由于地腹构造的复杂性以及二维地震资料预测的多解性,钻探中存在着较高风险。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领域的扩展,其钻探对象巳由相对单一可靠的目标,逐渐转至构造更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更低的区块,一定程度增大了钻井失误的机率。因此,尽力减少失误,尤其是对失误井下步侧钻目标的选择论证十分重要。历年来,对失误井的论证,主要是通过再次消化地震资料,分析原因,重新拟定目标,因此,引入不同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失误井侧钻目标论证十分必要。文章以在川东寨沟湾潜伏构造上首次利用多方位VSP技术对寨沟3井进行侧钻目标选择论证,最终获高产气流为成功范例,介绍了该项技术在解决复杂构造失利井侧钻目标论证中的重要性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葡北油田中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葡北油田的地质及开发状况,对注CO2、注空气、微生物强化采油、压力周期性变化蒸汽 驱在葡北油田中高含水后期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葡北油田中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 方向。 I  相似文献   

16.
葡北3-12注气井位于吐哈盆地葡北构造带中断葡北1号构造.井深为3610m。针对该区块地层承压能力低,易漏失,油气水窜严重,常规固井方法无法满足固井要求的问题,该井采用三段三凝制、常规水泥浆和泡沫水泥浆体系固井,并采用重钻井液顶替技术.降低施工压力。该技术能保证固井候凝过程中井底压力平衡,施工安全。现场应用表明,采用常规水泥浆和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提高了低压易漏井、长封固井段的固井质量,解决了水泥返高不足的问题;并通过一次常规固井工艺实现了全井封固,简化了施工工艺,节约了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井封固优质段累计达2600m,优质率达85%,固井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注气混相驱中水气切换问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北油田注气混相驱开发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油田在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中出现了水气切换问题,注水井转注气时气体注不进地层,导致油田水气切换方案无法正常实施。文章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产生此问题的机理和原因,表明在现场确定压缩机及其压力时,应考虑最高水气交替注入压力及压力上升的影响,避免频繁的水气交替;在注气开始时就应进行示踪剂监测,葡北油田实施较晚,没有起到监测的作用;不论是水驱还是水气交替,都存在初始启动压差,要考虑增大注入压力以启动注气工程。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纵向上高低压力系统交锚分布,横向上炭酸盐岩裂缝系统展布又难以预测,因而钻井液密度很难做到自上而下科学地平衡钻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地层压力梯度导演带来的井喷事故,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经常采用构造上已钻井出现过的最高压力梯度来设计钻井液密度这种做法对多数井是过平衡钻井,严重影响机械钻速,造成钻井速度慢,钻井成本高。以川西南地区钻井资料分析为基础,了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214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U型井钻井采气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内高陡构造煤层气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开发潜力巨大。针对高陡构造煤储层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开发高陡构造煤层气的U型井钻完井技术,并结合霍林河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给出了配套的U型井钻完井技术、欠平衡钻井工艺及地面采气技术。结果表明:U型井钻采技术充分利用了直井和定向井的技术优势,可结合煤储层地质特性,利用流体势能原理实现煤层的排水降压采气;采用充气欠平衡钻井技术,通过合理优化注气排量、注气压力和钻井液排量等,可有效保护煤储层,减少储层污染;采用组合U型井钻采技术,可实现多口U型井共用一口直井进行排采,从而节约地面资源,发挥一井多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神泉油田快速钻井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泉油田地层岩性差异大 ,富含大段盐膏地层 ,钻井过程中缩径、卡钻、井喷、憋泵、固井“灌香肠”等复杂情况与事故经常出现。从优选钻井液体系、简化井身结构、钻头优选、优选水泥浆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神泉油田快速钻井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