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4,(3):45-4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患者的128个乳腺微小实性结节(直径≤10 mm)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同时进行弹性成像。测量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恶性微小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特点。结果:128个结节中,良性99个,恶性29个,良、恶性乳腺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分别为(2.16±1.29)和(6.85±4.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92.33%。结论:以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基础,结合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微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2):38-41
目的: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甲状腺良结节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造影诊断、弹性成像诊断以及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诊断后,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对三种方法的良、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常规超声造影诊断后,良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81.8%,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78.6%;患者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后,良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86.4%,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82.1%;患者接受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后,良性结节诊断相符率是98.5%,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97.6%;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的诊断相符率明显高于单独的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诊断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有着一定的价值,但是要想使临床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中必须采用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8):159-16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6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为对象,均予以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对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情况。结果: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98.12%)高于常规超声检查(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良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97.37%)、特异度(75.00%)及敏感度(100%)高于超声检查(89.47%、60.00%、93.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96.00%)、特异度(75.00%)及敏感度(100%)高于超声检查(80.00%、33.00%、8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鉴别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3):65-6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并结合病理类型对照分析,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腺癌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23例病变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5例,超声表现多为实性肿块,呈低或极低回声,可伴多个微小砂砾样钙化,肿块血流丰富;甲状腺滤泡状癌4例,其声像图表现为较高回声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血流丰富;髓样癌2例,未分化型甲状腺癌2例,其声像图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结节无声晕,血供丰富。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差异性,但大多数表现为甲状腺内不规则形高回声或低回声肿块,可见微小钙化,血供丰富。超声检查方便、经济,可作为该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6):86-8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T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10月收治的可疑TN患者35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测,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最终结果以术后病理活检为准。结果:35例受检者共检测结节组织42个,其中良性结节33个(78.57%),恶性结节9个(21.4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2.86%,高于细针穿刺活检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可疑TN的诊断中,采用超声引导下活检、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联合检测方式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中误诊为恶性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对31 82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依据判定标准,对声像图表现高度怀疑恶性结节者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结果 在超声检查可疑恶性的162个甲状腺结节中,经术后病理证实33个(20.37%)为良性,其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或(和)纤维化最多见(12个,36.36%)。误诊结节中最常见的超声征象为微小钙化(20个),其他包括结节边界不规则(9个)、纵横比≥1(6个)、血流异常(6个)等。结论 超声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准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7):103-10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配合灰阶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诊断为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并进行手术病理检查的患者70例,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灰阶超声及实时弹性超声成像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实时弹性超声成像、灰阶超声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疾病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所选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患者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30例(乳头状癌14例、滤泡癌8例、髓样癌5例、腺癌3例)、良性肿瘤40例(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炎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灰阶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53.33%、特异度为45.00%、准确度为48.57%;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0.00%、准确度为81.43%;联合两种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2.50%、准确度为92.86%。结论: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灰阶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一灰阶超声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PTC的76例患者89个癌结节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4.43。常规二维超声显示89个癌结节中61.8%(55/89)表现为实性低回声,43.8%(39/89)的癌结节内见砂粒样微小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79.8%(71/89)的癌结节内有较丰富血流信号(Ⅱ级、Ⅲ级)。27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有21例患者合并有其他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腺瘤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结论综合分析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声像特点,并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PTC的超声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6)
目的:探究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超声弹性成像的误诊原因。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200例(252个结节)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所有患者中31个良性病灶误诊为恶性,5个恶性病灶误诊为良性,分析其误诊原因主要包括结节内的钙化成分较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与囊性变腺瘤内部存在许多液性成分、病灶位置容易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等。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性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有利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鉴别诊断,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误诊情况,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准确掌握诊断原理与检查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0):129-130
目的:探究甲状腺微钙化在超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5例,根据超声检查患者甲状腺内结节是否出现钙化和钙化情况分为无钙化组(n=43)、粗钙化组(n=31)和微钙化组(n=21),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结果:95例患者中,超声发现甲状腺癌阳性11例(11.58%),可疑2例(2.11%)。微钙化组阳性率42.86%,均高于无钙化组的0与粗钙化组的6.45%(P<0.05);微钙化组甲状腺结节向邻近肌肉1例转移,超声检查结节纵横比>1,边界蟹足样向邻近肌肉浸润,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侵犯率为2.33%,粗钙化组、无钙化组均未见甲状腺结节向周围侵犯情况,侵犯率均为0,三组甲状腺结节向周围组织侵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单发29例(30.53%),多发66例(69.47%);单发结节伴微钙化甲状腺癌发生率(66.67%)较多发结节伴微钙化(11.11%)高(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中,微钙化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发生率更高;单发结节伴微钙化发生甲状腺癌的可能性更高,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32):70-74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患者33例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超声的总诊断准确率,观察二维及三维阴道超声的声像图特征。结果:73例患者中,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宫角妊娠26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8例,总诊断准确率为73.9%(54/73);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宫角妊娠3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7例,总诊断准确率为91.7%(67/73),三维超声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5)。在三维超声检查诊断中存在误诊6例,均为包块型,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各误诊3例。其中有2例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相互误诊,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1例宫角妊娠误为纵膈子宫一侧妊娠。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并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成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5):143-14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指数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笔者使用CDU对2006-2013年于本院检查的650例患者的650个结节进行观察,其中510个为甲状腺恶性结节,140个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中有436个可以测得阻力指数(RI)。所有结节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在所有510个甲状腺恶性结节中,14%未探及明显血流,41%可探及少量血流,45%可探及丰富血流。140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中,75个可探及少量血流(约占54%),65个可探及丰富血流(46%)。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I(0.80±0.16)明显高于良性结节(0.60±0.12)(P<0.001)。对所有436个恶性结节的RI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将RI界值RI≥0.70时,曲线下面积最大,此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72.6%,特异性为83.6%,准确率为76.1%,阳性预测值为90.3%。将界值设为RI≥0.80时,诊断敏感性为48.6%,特异性为95.7%,准确率为63.8%,阳性预测值为96%。296例可测得RI的恶性结节中,根据结节最大径,将296个结节分为三组:dmax<1.0 cm组,1.0 cm≤dmax<2.0 cm组,dmax≥2.0组。用方差分析对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max≥2.0 cm的甲状腺恶性结节较dmax<2.0 cm的甲状腺恶性结节RI值高。结论:甲状腺恶性结节大多可探及血流,45%可探及丰富血流,但结节内血流不丰富或未探及血流不能排除恶性结节的可能。同时,46%的良性结节血流丰富,因此结节内血流丰富也不能排除良性的可能。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I明显较良性结节高。RI≥0.70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最佳界值。RI≥0.80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当甲状腺结节的RI≥0.80时,都要高度怀疑其恶性的可能性。甲状腺恶性结节中,较大的结节其RI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1):48-51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在检查前列腺癌中临床分期的超声声像特征与优点,反映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ogie 500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7.5 MHz进行检测,对55例年龄58~89岁(平均73.5岁)、直肠指检(DRE)触及前列腺质地较硬或可疑结节、血清特异性抗原(PSA)>4 ng/m L的患者进行直肠超声(TRUS)检查,结合临床分期对比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特征,同时这些病例均进行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结果:55例患者中,直肠超声检出前列腺癌48例,符合率可达87.3%,超声表现特征呈形态不规整,边界欠光滑,内外腺分界不清,局部隆起,低回声结节或突破包膜、侵犯邻近组织或远处转移;7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或增生结节,误诊率为12.7%,超声表现特征呈形态尚整齐,边界光滑,内外腺分界清晰,内部中等回声而周边一细狭的低回声结节。结论:经直肠超声是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较高的筛查方法,根据声像图特征初步判定临床分期,具有临床价值。其图像分辨率明显优于经腹部检查,且无创伤、费用低、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对临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4):51-55
目的:探讨并研究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与其术后病理的对照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2例(126个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病理结果为病理组,将应用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设作常规组,再以超声造影检查甲状腺结节设为造影组,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经病理学诊断共有良性结节86个,恶性结节40个;以病理组结果为参照,造影组准确度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更为理想,更接近病理诊断结果,可以有效区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同期5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率、血流丰富程度、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以及二维超声特征(如周边无声晕、微钙化灶、低回声、颈部淋巴结检出例数)。结果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诊断相符率为88.0%;观察组患者的血流丰富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周边无声晕、微钙化灶、低回声、颈部淋巴结检出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甲状腺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与甲状腺腺瘤患者相区分,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1,(1):160-161
目的:探讨产前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疑似胎儿心脏畸形孕妇84例,均行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图像采集时间、筛查时间及图像质量。以活产胎儿诊断或引产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情况。结果:84例疑似孕妇中为胎儿心脏畸形者77例(91.67%);四维超声STIC技术图像采集时间和筛查时间均短于二维超声(P<0.05)。四维超声STIC技术对右心室流出道、五腔心、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弓、三血管气管、腔静脉长轴、动脉导管弓及四腔心的显示率高于二维超声(P<0.05)。四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8.70%高于二维超声的90.91%(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误诊率与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时间短,可清晰显示心脏各诊断标准切面,弥补二维超声检查不精确、不完善的缺点,利于提高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为产前筛查提供更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32):59-6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甲状腺肿瘤63例,其中甲状腺癌33例,甲状腺腺瘤30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观察并比较两种病灶的形态、大小、分布、血流形态、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血流丰富程度。结果:本组病例中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病灶结节在声像图及血流供应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121-123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对98例临床疑诊宫外孕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及宫旁组织作多切面探查,观察子宫腔及宫旁声像图。结果: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占35.7%,宫腔内假妊囊占13.6%,子宫旁显示特异性包块占21.4%,非特异性包块占78.6%,盆腹腔积液占63.3%。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的最佳手段,正确诊断率高,显示特异性声像图可确诊宫外孕,非特异性包块结合停经史、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妊试阳性、盆腹腔积液等综合判断可作出异位妊娠的诊断,当患者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而超声检查阴性或声像图不典型时,也不轻易放弃异位妊娠的考虑,应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9):77-88
目的:探究阴道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患者4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采用阴道三维超声与阴道二维超声作相应疾病诊断,并于超声检查结束1个月后对患者均实施宫腔镜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轻型、中型、重型的阳性率分别为90.48%、93.75%、100%;阴道二维超声的轻型、中型、重型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7.14%、62.50%、83.33%,可见三维超声其轻型、中型的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腔镜结果对比,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88.37%,高于二维超声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使用阴道三维超声时,可获得优于阴道二维超声的诊断效果,且检查图像质量佳、检查费用低、诊断准确率高,说明其检查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腮腺混合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98个经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结节术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以超声弹性成像评分≥4分作为腮腺混合瘤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腮腺混合瘤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6%、88.9%、87.8%,阳性预测值73.3%,阴性预测值94.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腮腺混合瘤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