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包膜质量、金红石型含量、色调、亮度、硫含量是冷态评价塑料型材用钛白粉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对国内型材用钛白粉的质量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改善包膜质量、提高产品的耐候性是国内大多数产品在质量改进方面应进行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金红石型钛白粉锆硅铝三元无机包膜的新工艺。通过均匀实验设计,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金红石型钛白粉三元无机包膜性能的影响,采用Nano-Z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考察金红石型钛白粉三元无机包膜的包膜效果。金红石型钛白粉三元无机包膜工艺的优化配方为:分散剂为0.20%,Zr含量为0.6%,Si含量为3.0%,Al含量为1.6%,转速为340r/min。  相似文献   

3.
《中国粉体工业》2010,(2):37-38
中国目前的钛白粉产量仅次于美国。随着钛白粉、氧化铁等产品产能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无机颜料制造中心。 钛白粉是重要的无机颜料。近年来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世界发达国家钛白粉已进入产品成熟期,投资增产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今后几年的年均增长率将仅为1.4%。这使得跨国公司都把未来钛白粉的发展希望寄托在亚洲,特别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粉体工业》2005,(3):32-32
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TiO3),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主要应用领域是塑料、涂料和造纸行业.其次是油墨和化纤行业。钛白粉主要通过硫酸法和氯化法生产.当前全球约47%的钛白粉生产是通过硫酸法工艺.而53%的产量是通过氯化法工艺。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着色不仅可使制品色彩丰富、绚丽,同时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作用,如使用不同色彩区分制品的使用功能和性能,使其明显可辨;选用合适的着色剂可以改善制品的耐候性、力学强度、电气性能、光学性能及润滑性等。着色效果指标包括着色力、遮盖力、耐热性、分散性、耐迁移性、耐候性、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和环保安全性等。1色砂概述高分子材料传统着色方法是添加颜料、色母料共混加工,或采用喷涂、彩塑(或色彩专用料)等工艺。颜料是具有一定粉化度,且一般不能自由流动的粉料,如:钛白粉、锌白。色母粒是指颜料按20%~80%比例、经研磨或双螺杆…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钛白粉龙头企业纷纷发来调价函,宣布上调其钛白粉产品价格,包括龙蟒佰利、中核钛白、攀枝花东方钛业等生产商齐声宣涨,幅度在500~800元/吨。今年春节后,国内钛白粉价格一路下滑,直至6月下旬才迎来涨价潮。钛白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无机颜料,油漆和涂料行业是其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达到50%以上,其次是塑料,  相似文献   

7.
正钛白粉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塑料、造纸、印刷油墨等领域。其生产有两种工艺,硫酸法和氯化法。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因其生产过程中环保和产品质量高,是国际公认的替代硫酸法的新一代先进技术。目前全球氯化法钛白粉与硫酸法钛白粉的产能比例大约是6∶4。在欧美发达国家,氯化法的比例则更高。然而,目前在国内仅有几家钛白粉企业采用氯化法。为何国内钛白粉产业没有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化金红石型钛白粉 表面包Al2O3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金红石型钛白粉包Al2O3的工艺条件。采用Zeta电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包膜的优化工艺条件是钛白粉的质量分数为10%,包膜剂的添加质量分数为4%,包膜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290r/min;影响金红石型钛白粉包膜的首要因素是钛白粉的质量分数,且低质量分数下更有利于金红石型钛白粉颗粒的表面成膜;Al2O3以化学键的形式键合在金红石型钛白粉颗粒表面,形成Al-O-Ti键。  相似文献   

9.
以金红石型钛白粉为原料,以浆液浓度、搅拌器转速和锆铈两种包膜剂的用量为影响因素,通过设计正交实验L_9(3~4),对锆铈双滴加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新工艺进行研究。通过zeta电位分析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沉降实验、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探究锆铈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效果和包膜机理。通过实验得到了锆铈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优化工艺条件,证实了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覆了两层以化学键形式键合的均匀而致密的ZrO_2膜和CeO_2膜,同时还证实了这两层膜形成的包覆层能使金红石型钛白粉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钛白粉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光化学活性和在有机颜料中的絮凝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它的应用,对钛白粉表面进行无机、有机包膜处理可以大大改善它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包膜机理、包膜的工艺过程及包膜中应控制的因素,总结了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芹青  陈先知 《材料保护》1989,22(10):44-44
无机颜料在涂料中的分散取决于颜料的本性和漆料的生产工艺。一般认为颜料在漆料中的分散过程,大致分为润湿、分散、稳定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能足以保证颜料在漆料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涂装后能增加涂层的遮盖力和着色力。涂料生产中,无机颜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与有机颜料相比,无机颜料的颗粒较大;极性强弱不均,使得在涂料中的润湿、分散及稳定程度要比有机涂料差些。因此,无机颜料的分散性是直接构成涂料质量优劣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无机颜料的分散性目前,涂料中多使用锌白、钛白粉、氧化铁、碳酸钙、硫酸钡、铬黄等氧化物和不溶于水的无机盐。无机颜料的表面极易吸收水,通常在粒子的外围有着一层水分子,使颜料的固体颗粒形成聚集体或互相隔离的屏障。为了消除屏障,促进颗粒分散,在涂料制造过程中必须向漆料中加入一些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由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有选择地  相似文献   

12.
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二氧化锆为锆包覆剂,九水硅酸钠为硅包覆剂,采用中和法在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进行二元包膜,设计9组正交试验探究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分散剂用量、陈化时间对金红石型钛白粉包膜后的性能影响。采用沉降实验、Zeta电位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包膜前后的金红石型钛白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包膜后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分散性有显著提高;锆硅对金红石钛白粉复合包膜的优化工艺:搅拌速度为350 r/min、反应温度为60 ℃、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陈化时间为80 min。  相似文献   

13.
钛白粉有着较强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较好的白度、良好的着色力和遮盖能力,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无机颜料和化工原料。本文主要介绍了钛白粉的几种生产工艺,然后总结了它的一系列应用,最后,对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跟传统的铅白、锌白、锌钡白等白色颜料相比,钛白粉具有折射率高、消色力强、遮盖力大、分散性好、白度好、无毒等多种优异性能,被称为白色颜料之王,广泛应用在涂料、塑料、油墨、造纸、化纤、陶瓷等行业。其中塑料行业是钛白粉的第二大应用行业,占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L9(34),对锆铝双滴加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新工艺进行研究。采用Nano-ZS型粒度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考察锆铝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效果和包膜机理。得到了锆铝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优化工艺条件,证实了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覆了两层均匀而致密的Al2O3膜和ZrO2膜。同时,证实了这两层膜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金红石型钛白粉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16.
以重晶石粉体为原料,通过干法、湿法工艺优选,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TiO2-重晶石颜料,讨论干法制备TiO2-重晶石颜料的工艺条件对复合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颜料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时间为1.5 h,钛白粉质量分数为40%,球料质量比为4∶1,制备得到的TiO2-重晶石颜料遮盖力达到钛白粉的80%以上,并且包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应用性能,提出锆-聚乙二醇600复合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包膜过程中搅拌速度、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的用量、氧氯化锆的用量和聚乙二醇600的用量对金红石型钛白粉性能的影响。利用Nano-zs电位仪检测包膜后金红石型钛白粉的Zeta电位,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沉降试验分析金红石型钛白粉包覆前后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搅拌的转速为300 r/min,六偏磷酸钠和氧氯化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 2%,PEG600的用量为0.005 mol/(100 g TiO2)是锆-聚乙二醇600复合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智涛  刘强  柳清菊 《材料导报》2013,27(Z1):84-86,110
钛白粉的实际应用受到其光化学活性和在有机颜料中的絮凝等问题的严重制约,表面包覆可以大大改善它的性能.主要研究了硅铝复合包覆钛白粉的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在先硅后铝、包膜时间为3h、温度为90℃、包膜剂中硅的质量分数为3%时样品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方案,以六偏磷酸钠(SHMP)为分散剂,滴加速率、分散剂用量、包膜量、体系pH值作为实验变量,研究ZrO2包覆对金红型石钛白粉性能的影响。通过Nano-zs电位仪(ze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物理漆膜紫外老化实验的检测,对金红石钛白粉包覆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到ZrO2包覆的优化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其在滴液速率为5滴/min,分散剂的用量为0.1%,包膜量为2%,体系pH值为8.5~9.0条件下,经过包膜过后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化学性质稳定,能有效屏蔽其光化学活性,其吸附性、分散性、耐候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铈包覆金红石型钛白粉颗粒。采用罗丹明b紫外老化实验法,研究了氧气、表面包覆结构、表面包覆量以及铈、硅和锆无机盐氧化物对金红石型钛白粉耐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均匀的铈氧化物表面包覆能改善金红型钛白粉的耐候性,阻隔与周围氧气的接触;当铈氧化物包覆量为3%时,金红石型钛白粉的耐候性最好;铈氧化物比硅、锆无机盐氧化物能更好的改善金红石型钛白粉的耐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