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雨雁  王霞 《风景园林》2017,24(3):73-78
儿童喜爱在自然中游戏,户外亲自然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缺失及与自然隔离等问题,以景观感知理论为基础,设计问卷并统计分析,从而定量得出成人群体和儿童群体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偏好及差异,以及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在功能性和审美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再结合对成都市主城区户外儿童游戏场实地调研,提出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该研究能为国内儿童游戏空间发展提供依据,促进城市儿童游戏场自然化更新,满足儿童游戏过程中接触自然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儿童的行为为调研对象,以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切入点,引入交互性设计理念,建立起儿童户外空间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关系,运用实地观察图示化记录的调研方法,对公园儿童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儿童的不同行为与户外空间的互动体验关系。儿童行为在户外空间发生的频率与户外空间的儿童设施有着紧密关系,儿童设施的互动性越高,其儿童行为发生的频率越高,因此将互动理念运用到儿童户外空间设计中去,促进儿童与景观互动,同时让景观设施更富活力。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希望,儿童自然式体验游戏场地作为儿童游戏娱乐活动的重要场地,是国家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建优质的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环境,能使儿童娱乐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官感受、健全品质,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而自然界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亦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与自然结合的儿童游戏场建设逐渐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1]。文章旨在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ISI的Web of Science两个国内外较权威的网络学术平台,辅以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于相关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文献进行收集统计及归纳,以了解相关学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于现有相关理论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和批判性学习,以期探寻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环境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儿童友好型”社区为视角,通过对北京小区户外游戏空间的调查研究,就社区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提升各年龄段儿童友好度”“提升社会与儿童友好度”“提升自然与儿童友好度”3个方面提出策略指引。  相似文献   

5.
汤湃  董楠楠 《风景园林》2023,(S2):88-92
【目的】从儿童地理学视角探索日常户外游戏体验在当代儿童、父母以及祖父母三代人童年之间的变化。【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区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3种数据收集方式,依据SPAT模型对不同年代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空间、玩伴、内容和时间进行了记录和对比。【结果】发现儿童日常户外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进行户外游戏的伙伴越来越单一、户外游戏的种类越来越少、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短。造成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成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户外公共活动场地锐减让儿童缺乏空间进行户外活动;在城市社会环境中,人口流动改变了传统社区的社交氛围,对儿童的户外活动造成负面影响。【结论】可为改善儿童户外游戏体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温笑然  黄蕾  杨艺红 《园林》2019,(6):87-91
幼儿园作为儿童除家之外最熟悉且长时间活动的场所,其户外游戏场地是儿童为数不多能够与大自然接触的地方之一,不仅提供娱乐场所,更是他们与自然交流的第二课堂.本研究以南京市某幼儿园为例,以游戏场地分类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观察记录等研究过程,分析儿童与自然元素介入的游戏场地、游戏种类的互动性,为自然元素介入的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构建提出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研究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儿童活动行为出发,分析环境设计中感官体验对儿童能力构建的重要性。学习国外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法,在本土运用中以南京市科睿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户外活动场所的感官体验构成要素及儿童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分析对儿童有积极影响的感官体验要素,从而提出对该幼儿园户外活动场所的改造建议,以期为儿童提供富有吸引力且益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户外环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感官体验与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构建为理论切入点,明晰多感官体验对认知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着眼于对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在设计层面上如何融入感官体验元素,即以开发儿童感官体验为前提,探讨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及策略,提炼激发儿童认知兴趣和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景观设计要素,并借鉴实例的设计手法,以期启发户外游戏场地的多感官设计理念,为儿童活动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在目前的早期教育中,儿童在户外、在自然环境中玩耍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是相当普遍的观念。儿童能够接触到大自然的重要性为很多基于发展心理学和"最佳实践"游戏空间设计的研究所支持,它们证实了户外环境比室内更健康、更刺激、更有趣~([1-3])。全球范围内户外教育的增长亦是一种佐证(图1)。不过,尽管户外教育的现象增多,在城市中,并不总能够接触到自然的户外环境。许多儿童在幼年时期大多待在城市的日托中心,并未真正接触到自然~([4])。气候的变幻莫测只可能加剧这种情况。建筑师需要为孩子们创造能最大程度与自然联  相似文献   

10.
杨丹  董楠楠 《园林》2023,(3):106-113
“亲自然”是儿童天性发展及本能需求,当前国内儿童面临“自然经验缺乏”的危机,如何促进儿童“亲自然”体验以塑造儿童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让儿童重新回归自然和自由玩耍的童年,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设计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发展儿童友好的关键。从“亲自然”需求的外在体验行为和内在场所依恋出发,分析在“亲自然”本能驱动下儿童与自然的互动模式及深远意义。通过国内外儿童亲自然体验的创新实践,总结提出“亲自然”发展目标下重塑儿童与自然联系三位一体的“自然处方”,即空间实践的供给层面、政策法规的保障层面、社会服务的支持层面,通过完善城市绿色空间供给和服务,制定儿童与自然联系的政策管理机制,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情景驱动,从“附近的自然”到“远方的自然”,开展面向社区、景区、园区、校区、城区近郊等儿童高频接触环境的亲自然体验实践,以重塑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