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聚苯醚/聚氨酯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苯醚(PPE)与聚氨酯(PU)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表明当增加1%的相容剂端羟基聚丁二烯-聚苯乙烯(HTPB-PS)时,聚苯醚与聚氨酯的相容性提高,两相界面模糊,两相间粘合力较强,聚苯醚能有效地改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测试表明,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20%时,聚氨酯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73%;当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40%时,加入相容剂后断裂伸长率由77%增加至149%,起始分解温度升高了13.2 ℃.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为一种反渗透膜用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膜用杀菌剂由异噻唑啉酮、含溴氮基丙酰胺、含溴的硝基化合物以及溶剂和水复配组成;在室温至50℃下,加入去离子水或反渗透产水,将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含溴氮基丙酰胺搅拌溶解,再加入含溴硝基化合物搅拌溶解,  相似文献   

3.
专利信息     
一种反渗透膜用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0610013325)本发明为一种反渗透膜用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膜用杀菌剂由异噻唑啉酮、含溴氮基丙酰胺、含溴的硝基化合物以及溶剂和水复配组成;在室温至50℃下,加入去离子水或反渗透产水,将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含溴  相似文献   

4.
选择聚苯醚作为锂离子电池用耐高温隔离膜制备膜材料,以环己醇为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苯醚微孔膜。绘制了聚苯醚/环己醇体系的热力学相图,并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冷却速度、结晶粗化时间等对最终微孔膜形态的影响。聚苯醚/环己醇体系冷却时存在液-液相分离区域,偏晶点约为57.5%。微孔大小随着聚合物含量与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变小。对聚苯硫醚进行了充分的晶体粗化,将产生大量大颗粒球晶,蜂窝状微孔减少。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成膜条件及配方,可以制备具有蜂窝状微孔且孔径均匀、孔径范围为0.1μm~1μm的聚苯醚微孔膜,可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隔离膜。  相似文献   

5.
润滑涂料     
1.润滑涂料是由30~65%重量份的锡粉、5~20%重量份的巨四氟乙烯树脂、15~35%重量份的醇酸树脂,分散溶解于溶剂中组成的。2.润滑涂料是由30~65%重量份的锡粉、5~20%重量份的巨四氟乙烯树脂、15~35%重量份的醇酸树脂、低于1%重量份的石蜡、高级脂肪酸或高级酯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材料,分散溶解于溶剂中组成的。  相似文献   

6.
溶解成色剂,以往采用在有机溶剂中加热溶解法,此法效率低且成色剂有可能被破坏。本文介绍一种成色剂在溶剂中用超声波搅拌溶解的新方法。此法有速度快、温度低、溶剂用量少的优点。此法可以先用超声波搅拌成色剂与溶剂的混合物,而后将成色剂的溶液与照相乳剂  相似文献   

7.
以热固性聚苯醚树脂(PPE)为基体,通过添加热塑性聚苯醚树脂(PPO)进行共混改性,制备了热塑/热固性混合聚苯醚树脂体系(PPO/PPE)及其复合材料层压板,并测试了层压板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随PPO添加量的增加,层压板的力学性能先变好后变差;当添加量达到20%时,层压板的铜箔剥离力达到最大值,增加了24%;当添加量达到30%(质量分数,下同)时,层压板的弯曲强度增加了56%;随着PPO添加量的增加,介质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因数不断增加,当添加量达到40%时,介电常数为3.68,介电损耗为4.77,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至167℃,最大降低了约19%。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求一种经济适用、机械性能较好、温度适应范围较大(42~一35℃左右)、防锈期较长(两年以上)以及包装要求简单的封存防锈材料和方法,我们进行了硬膜防护涂层的试验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一、涂料的选用及配制1.内层配方:NaNO_2 15%硅酸钠(模数2.4) 2%NaOH 1~2%水(软水) 余量制备:先将硅酸钠加入水中,加热到90℃左右时加入 NaNO_2,停止加热,溶完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粒径大小的二氧化硅气凝胶(100、150、200、300目)和聚四氟乙烯为原材料,采用酸碱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出4组不同的二氧化硅(SiO_2)/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以探究不同粒径气凝胶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密度、BET、极限氧指数测试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SiO_2/PTFE复合材料是一种中孔材料,其密度为1.3203~1.5673 g/cm~3,比表面积为60~112 m~2·g~(-1),吸附平均孔径小于50 nm。加入不同粒径大小的SiO_2气凝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效果几乎相同。随着加入的SiO_2气凝胶粒径的减小,BET比表面积与密度变化趋势均为先减小再增大,且变化率逐渐变小。加入不同粒径的SiO_2气凝胶后,复合材料的组成空间结构分布相同仅有晶粒大小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T型微流体注射成型技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液体石蜡和司班80为油相,间苯二酚/甲醛(RF)溶液为水相,经过溶胶-凝胶、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等过程制备了单分散RF气凝胶微球,并就制备过程中RF溶液与分散剂油相的选择、预聚时间、流速比、搅拌速率、固化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当RF溶液质量分数为10%,60℃预聚1.5 h,间苯二酚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液体石蜡的质量比为8:1,流速比控制在8~16,搅拌速率为65~90r/min,固化温度为35℃时,制备得到了RF乳液,其粒径分布系数小于2%.  相似文献   

11.
姜永军  李波 《材料保护》2019,52(4):26-29,84
硬质阳极氧化(HA)过程中添加乙醇和使用磁搅拌能够有效抑制烧穿现象的发生。将0.3mol/L草酸电解液的溶剂设置为体积比分别为1:1、2:1、3:1和4:1的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溶液,同时使用磁搅拌进行二次高压阳极氧化。通过分析电流时间曲线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的表面形貌,研究了乙醇添加量和磁搅拌对高压阳极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中水与乙醇体积比的大小对制备出模板的孔径和孔间距几乎没有影响;氧化过程中及时改变磁搅拌速度可以有效抑制烧穿现象,使用变速磁搅拌也可制备出高有序度的阳极氧化铝模板。  相似文献   

12.
以活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聚苯醚(PPO)进行熔融接枝,制备PPO-g-GMA接枝共聚物,以此作为相容剂与PPO和尼龙6(PA6)熔融共混,重点研究了PPO-g-GMA含量对共混物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PPO/PA6(质量比60/40)共混物中加入相容剂PPO-g-GMA后,PPO-g-GMA中的环氧基团与PA6分子链上的端氨基或端羧基发生反应,增强了界面粘附力,相形态由海-岛结构转变为双连续结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提高,吸水性降低。在PPO-g-GMA添加量为5phr时,拉伸强度由42.0MPa增加到59.5MPa,冲击强度由2 kJ/m2增加到3.7 kJ/m2,同时吸水性由1.75%下降到1.46%。  相似文献   

13.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研究其在弹管反应器中的炭化以及"反溶剂法"脱出喹啉不溶物(QI)后的精制沥青的炭化效果。结果表明:含有较高QI的非精制沥青不能制备出较好的针状焦,但在500℃,0.2 MPa,10h的炭化条件下,能够得到相对较优热膨胀系数(CTE)的炭化结果;以煤油和洗油为混合溶剂,反溶剂法能够有效地脱除喹啉不溶物,在芳脂比0.4,沉降温度100℃,搅拌时间0.5 h,沉降时间4 h,溶剂比1.8、2的条件下,QI含量分别降到0.0914%和0.0695%,将其在500℃、0.2 MPa、10 h的条件下炭化,可制备出热膨胀系数(CTE)较低的针状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介绍一种环保型耐碱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开发。这种产品可由下述重量百分数的组成:烷基糖苷10~25%,分子量为360~460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0~40%,天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15%,余量为水。而环保型耐碱精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烷基糖苷中,搅拌混合;再向混合液中投加天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水溶液,然后搅拌混合均匀即可。这种环保型耐碱精练剂具有组方合理,工艺简便,性能稳定等特点,可满足国内印染行业对绿色环保印染助剂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李建萍  柯黎明  邢丽 《材料导报》2005,19(2):101-102,114
以厚度为3mm和10mm的聚四氟乙烯板(简称PTFE)和LC4铝合金板作材料,用搅拌摩擦焊(简称FSW)法焊接是一种新的探索.试验中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如焊接行走速度、搅拌头材料与形状、搅拌头旋转速度和倾斜角度,用图像分析仪等对试样的焊接区进行分析,探索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工艺参数和搅拌头材料、形状都会影响焊接质量;用搅拌摩擦焊的方法可使聚四氟乙烯和铝合金LC4焊接.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微胶囊包封率较低、制备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以聚氨酯预聚物为壁材原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微胶囊。以聚氨酯预聚物(拜尔L-75)与1,4-丁二醇(BDO)反应产物为壁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芯材,油相中L-75的异氰酸酯(-NCO)官能团与水相中扩链剂BDO的羟基(-OH)在界面处发生逐步聚合反应,生成聚氨酯膜,IPDI被聚氨酯膜成功包封形成微胶囊。讨论了BDO加入量,乳化剂阿拉伯胶(GA)用量对微胶囊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微胶囊形貌、大小分布;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微胶囊囊芯含量。结果表明,在50℃下,扩链剂BDO质量分数为11.7%,GA质量分数为17.4%,IPDI质量分数为67%,搅拌速度为600 r/min,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胶囊囊心质量分数为55.69%,包封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微胶囊包封率较低、制备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以聚氨酯预聚物为壁材原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微胶囊。以聚氨酯预聚物(拜尔L-75)与1,4-丁二醇(BDO)反应产物为壁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芯材,油相中L-75的异氰酸酯(-NCO)官能团与水相中扩链剂BDO的羟基(-OH)在界面处发生逐步聚合反应,生成聚氨酯膜,IPDI被聚氨酯膜成功包封形成微胶囊。讨论了BDO加入量,乳化剂阿拉伯胶(GA)用量对微胶囊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微胶囊形貌、大小分布;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微胶囊囊芯含量。结果表明,在50℃下,扩链剂BDO质量分数为11.7%,GA质量分数为17.4%,IPDI质量分数为67%,搅拌速度为600 r/min,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胶囊囊心质量分数为55.69%,包封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18.
利用溶剂热压方法,以ZrO2(5%Y2O3)纳米粉和几种不同的溶剂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体块ZrO2多孔纳米固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压汞仪和差热-热重(DTA-TGA)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地,我们研究了溶剂的种类、温度和压力对ZrO2多孔纳米固体的孔容及孔径分布的影响,并对ZrO2多孔纳米固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ZrO2多孔纳米固体的孔径分布范围很窄,孔容为0.1~0.2cc/g,比表面积为30~50m2/g,孔隙率为35%o~45%;另外,通过改变溶剂的种类、温度和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变多孔纳米固体的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混匀、带温预压、烧结等工艺制备了莫来石填充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静态热机械分析仪(TMA)分别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相和热学性质;研究使用MRH-3型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来测试复合材料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复合材料摩擦面形貌并分析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莫来石在PTFE体系中起填充增强作用,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显著增加;莫来石的填充提高了聚四氟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平均线膨胀系数也呈下降趋势;当莫来石的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5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显著改善;当莫来石的质量分数为40%时,其磨损率降低至纯聚四氟乙烯的1/530。  相似文献   

20.
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对聚苯醚(PPO)进行磺化;将制得的磺化聚苯醚(SPPO)加入PPO/PA6/MMT复合材料中,探讨SPPO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DSC、TG、XRD、SEM表征,结果表明,氯磺酸常温下能成功对聚苯醚进行磺化;磺化聚苯醚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呈现下降趋势,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