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每一个社会阶段中,都具有特别的建筑形式和内容,如何从传统文化汲取建筑文化精华,创造出符合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风土建筑、风水环境、民俗风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重点要素,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的。“乡土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属性。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充分理解认识乡土文化对于营建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人性化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政 《山西建筑》2006,32(24):18-19
针对色彩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建筑色彩产生的物质基础,探讨了中国古建筑的色彩要求,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色彩的影响,表明了建筑色彩具有深远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庙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普及全国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祭祀建筑,也是各地传统建筑中保留至今反映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其体现出一种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将站在传统儒家哲学思想视角上,就文庙中所蕴涵的儒家思想文化、传统道德观、建筑文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文庙的建筑遗产价值加以利用以使其有益于当代中国社会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鸣鸣 《南方建筑》2006,(2):116-119
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本文主要从建筑装饰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及其表达的方式两方面着手来研究,希望可以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庄宁融 《城市建筑》2014,(12):233-233
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当中融合了传统的文化元素,这是建筑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融合,展示了具有中国独特媒体的文化特色。下面,笔者就对现在的建筑装饰设计与传统文化进行一个简单地对比。  相似文献   

8.
刘兰 《华中建筑》2006,24(1):1-4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建筑作为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的空间载体,压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和精神追求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伦理功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入围理由:多年来从事建筑文化教学与研究,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尤其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文化视野中的意义方面,做出了独到的贡献。近年来出版多部著作,挖掘和探索了对中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新认识,获得了专业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根,中国现代的文化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根,中国的文化是连续的,它是在不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而发展的,它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民族性。我们不能摒弃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凭空发展。文化的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包括物质和精神文化、技术与艺术,从这种广义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民居是屹立于世界建筑史上的文化奇葩,然而,无论是乡绅生活的深宅大院诗意园林,或是城市士宦商贾的大宅门,都是农耕文明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写照。伴随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而来是的现代生活方式,传统民居建筑如不能适应社会的创新和发展,走向衰落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代文明并不就是西方文明,中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有着东方文明的传承,不可能完全由西方建筑的文化标准来规范。如何继承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适应中国人现代生活和心理需求的现代中国建筑,是现代中国抛给中国建筑师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2.
五千年血与火的洗礼留下了曾灿烂一时而又一脉相承的中国官式建筑,地域各异的自然社会环境和稠密的人众又存活了顽强的、独特的传统地方建筑(以上都归为传统建筑文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又使我们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现代建筑文化。那么,如何处理吸收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建筑文化的关系,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基点在哪里?这是一个颇具困惑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A:从时空上讲,这是一个纵与横的问题。先说“纵”——传统建筑文化。我觉得,传统建筑与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9月9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彩画油饰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这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建立的第一个专业技术、学术工作机构,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值得庆贺!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大地传承了几千年。在封建制度灭亡,帝国主义列强及其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中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赵彬  王健  赵海波 《建筑节能》2006,34(2):51-52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传统建筑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文中评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民族传统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并列举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结合起来产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建筑的文化、传统的继承,一直是建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篇主要从工程实践出发,结合具体设计,就建筑环境,传统建筑空间,建筑形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谈对传统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在实践中使理论得以认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费孝遥“乡土中国”)。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回眸,绝非是倒退,今天的时代有能力使历史与现代兼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领域,侧重解读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载体,以及在其文化传播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等问题,从而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领域,侧重解读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载体,以及在其文化传播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等问题,从而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极具特色的传统建造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在建筑布局、空间塑造、建筑色彩方面都有所体现。贝聿铭大师的作品——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是一个重要案例。新馆的院落布局、入口空间以及建筑色彩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手法,苏州博物馆新馆将现代建筑以及其所承载的现代社会功能融入历史建筑遗产和传统苏州民居之中,这种既古而新的建筑形式饱含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书院是古代东方最具代表性的高等学府,其建筑空间形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本文从书院建筑本体与书院文化脉络入手,通过对传统书院的空间特点进行深入解析,探索在古代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书院空间演化历程,进而归纳出"礼乐相成"的传统书院空间模式与深层文化内涵。把握书院建筑精髓、传承书院空间文化内涵,将有助于当代大学校园找到真正具备文化意义的发展道路,并对继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这一根本精神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借助于相关的艺术形式,如舞。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表现出了和舞共通的方面,诸如多样的形态变化、丰富的表现内涵。对传统建筑进行深入考察,对于我们发掘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引发建筑空间意识的思考,展现传统建筑的魅力方面会有很大的价值,对于当前的建筑创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