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男初 《华中建筑》1994,12(1):11-12
本文试图从建筑与功能,建筑的反映,建筑与环境,建筑艺术与技术等四个方面阐述建筑艺术的个性,为当代建筑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建筑自古以来密不可分,建筑是文学的形象与体现,文学刻划着建筑的风采,可谓建筑之装璜,为建筑增添着光辉。本文就文学与建筑的相融性加之漫谈。  相似文献   

3.
尹春  李莉萍 《山西建筑》2006,32(6):16-17
介绍了基本建筑的概念和属性,探讨了秩序与基本建筑,建构与基本建筑及使用者与基本建筑的关系,以全面了解基本建筑的建造过程及肌理,从而分析建筑的基本和初始。  相似文献   

4.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的周围环境,有盖的建筑室内为内部空间,无盖的建筑为外部空间,城市街道之间的空间,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街道之间是有秩序的人造环境也是外部空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外部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贺勇 《室内设计》2015,(3):6-11
乡村建筑,是一种典型的在地建 造,以此作为一种观照对象与方法,探讨 其在当下对于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的作用 与意义。以乡村建筑为代表的在地建造, 脱离了历史的主线与时代主流,其局限性 是显然的,然而,让建筑重回场地,让建筑 重回生活,让建筑师重返建造现场,让建 筑从形式本位中解放出来,或许这正是当 下在地建造之于建筑教育与建筑实践的意 义。尽管它的力量有限,但它注定正在修 改我们对待建筑的立场与方法,乃至对于 生活的态度,让我们对中国建筑的未来充 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建筑中孤立于自然环境的建筑设计提出质疑,这些建筑割裂了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显得生硬而突兀;提出有机建筑的解决思路,目的在于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降低快速扩张的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通过对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解析,探讨有机建筑的特征与外在表现,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7.
童明 《时代建筑》2005,(3):134-139
文章着重探讨了建筑与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以此来界定建筑中的实践与实践中的建筑。一方面,关于建筑的概念影响着实践行为的内含。另一方面,对于实践的不同理解又不断调整着建筑的定义。而建筑内在的分离,促使建筑实践成为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杨豪中 《华中建筑》2006,24(6):130-131
建筑历史研究关联到建筑现象,建筑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建筑演进方向的问题,论文以三者关系为基础.论述了西方建筑历史研究与教学中的相关问题,阐明了历史观的意义及多样性,以及线性建筑历史观,非线性建筑历史观的特征,提出了两种建筑历史观相融合的研究与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景观设计》2005,(F11):78-79
位于在建的扬中市政府西侧,总用地面积40亩。 设计首重强调建筑的园林趣味性,在建筑布局及造型上充分体现园林特色,注重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融合与沟通,在创造高品质建筑的同时,创造出更完美的环境,做到现代化与园林趣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外建筑》杂志是由建设部主管、建设部信息中心和长沙市建筑工程管理局主办的全国性大型建筑综合类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外建筑》宗旨:展示中外建筑艺术,追溯中外建筑历史,推介中外建筑管理,了望中外建筑市场,讴歌中外建筑文化与名人,传递中外建筑信息。主要栏目:建筑论坛、建筑规划与设计、建筑文化、建筑科技与建筑施工、建筑名人、园林建筑等。本刊系大16开双月刊,邮发代号42-149。每期定价7.00元(含邮资),全年定价42.00元。欢迎随时订阅。地址:长沙市人民路29号市建工局620室邮编:4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