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性瓶颈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具有极高技术性要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技术性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核心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体系的实际,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发展趋势为研究入口,选取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客体、对象的发展趋势为研究路径,探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医疗卫生行业众多领域的应用需求.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国家医疗改革的要求,迫切需要卫生信息标准化来支撑.本文就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现状,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标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简要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标准内容.区域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数据标准、功能规范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廖英敏   《中国信息界》2005,(12):9-14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尊重公民知情权,实行政府政务公开,满足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应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这样,通过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规范,将促进开放、透明和公平的政府信息信用共享机制形成,为政府信息的公开、公平、有效的使用提供法律依据,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问:政府信息公开为什么要作为电子政务的一项核心内容呢?答:电子政务的宗旨是推进政务工作的改革,而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要建立一个民主的、服务型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是不可少的。问:您是不是要说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公众开展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答: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功能就是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大量统计信息资源以及工作流程中积累的业务  相似文献   

6.
刘琦 《中国信息界》2006,(11):26-26
不断完善、提升政府网站功能,推行政务公开是建设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各种政务信息,是实行政务公开的一种重要方式,必须要抓紧抓好。各市县、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狠抓落实,通过政府网站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树立阳光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于2000年年初设立“信息社会与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课题组”,共有三项研究目标,其中一项是提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以下为起草该条例草案的一些基本考虑和主要想法。政府信息公开是否有害?我们不认为采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会危害国家安全、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与商业秘密及其他社会公共利益,原因是:(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本身有明确的界限,不会因为政府信息公开导致对其他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在任何一个国家,采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不意味着要公开国家秘密,也不意味着要公开他人的商业秘密或者个…  相似文献   

8.
如果放任政府机关借信息牟利。或者变相抬高获得信息的成本。都会影响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增加公众获得信息的成本。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定密的标准模糊、程序不严、范围过宽、期限过长。实际上造成了真正的国家秘密很难保住的后果。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必要明确规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故意不公开信息的法律责任,对于故意隐瞒、销毁、封锁政府信息可能导致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创建透明政府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异同,阐述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以信息查阅为导向,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设。  相似文献   

10.
媒体评论     
政府信息公开是手段而非目的《南方都市报》近日载文认为,信息公开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信息公开使公民可以通过一种渠道对政府进行批评、给予表扬、提出建议,这些才是信息公开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文章说: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得到了较大推进。但这一法规施行两年来,往往形成"公"而不"开",政府信息公开更多流于形式,究其原因这是一种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动"行为,缺乏强有力的内在动因和法律规制。本文主要从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知情权的维护和保障入手,强调信息公开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并从政府责任角度论述了如何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家信息惠民工程的全面推进,使得城市智能门户的建设和使用大有取代政府网站群,成为政府信息公开、信息惠民主要手段,因此探讨城市智能门户与政府网站群的相互关系,建设过程中的融合程度及信息共享的思路,是各级政府必须要考虑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南京"网站群和城市智能门户--"我的南京"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城市智能门户与政府网站群融合的原则、内容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法制局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深圳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办法》的草拟工作。据介绍,该《办法》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保密、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所有政府信息均要在政府信息网上对外公开发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息界》2003,(21):37
深圳市法制局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深圳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办法>的草拟工作.据介绍,该<办法>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保密、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所有政府信息均要在政府信息网上对外公开发布.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的价值。文章阐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历程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探讨了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形式的流程,以及申请人举报、行政复议和行政申请的流程。最后指出政府应该做好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制定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变革。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具有保密性的特点,而这与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矛盾的。往往对于一些可以公开的信息由于档案部门的条例而没有公开,公众不能有效的接触到这些信息。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中改革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看,使二者能够良好的兼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实行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然后说明了如何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变革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孙金青 《通信世界》2007,(22):14-15
2007年,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预示我国将向民主、法治社会迈出扎实的一步。作为电信业和互联网的监管部门,在距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还剩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政府而言,推行信息公开制度无疑是一场“自我革命”,人民政府理应勇敢地面对这场革命近日,很多新闻媒体在高度关注“两会”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话题的同时,也纷纷转发了一条地方消息:《深圳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办法》已于日前获得通过,将于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的不断深入,网站逐渐成为信息公开及互相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站的连通性及日常更新状况,作为网站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靠人工进行统计显然不太现实。本系统主要实现了这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近来,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潮流中,一些地方推行了"重大政务失误公开"和"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便让老百姓享有更充分的知情权.这些举措,既显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决心,也表明了政府行政的自信与开明.因此,"政误公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