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内外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实践表明,随着认识的提高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勘探中后期仍然有较多的发现和较大的进展。东濮凹陷浅层有过钻井及气测异常显示,浅层的油气勘探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根据东濮凹陷实际情况,利用多种物探技术,探索适合于东濮凹陷浅层气勘探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及广泛应用,使东濮凹陷浅层天然气勘探技术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张文昭 《勘探家》1999,4(4):65-66
在当前全国油气勘探形势下,我国南部中石化地区勘探目标选区应考虑以下几个重点:将楚雄盆地作为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提高仍具有较大潜力渤海湾勘探程度;重视东濮凹陷的天然气勘探与研究;在苏北盆地的油气勘探中立足于“小愉”的精细勘探。  相似文献   

3.
探濮城构造沙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方法对东濮凹陷濮城构造沙三,四段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及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论述了该区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濮凹陷徐集、马厂、三春集地区目前的勘探现状,采用类比的方法,论述了三个地区Es3段油气分布规律,以及在构造背景、构造特征、油气成藏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提出了该区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应为Es3段探油,Es4段-古生界探气。  相似文献   

5.
东濮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潜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东濮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现状,以及与国内多个典型盆地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东濮凹陷具备形成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油气地质条件,在构造圈闭不发育的生烃洼陷区是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方向,同时分析了东濮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思路对策,重视对高精度三维地震信息和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合理利用是有效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东濮凹陷断裂系统构造格局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依据实际资料,采用地震与地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拼接并系统解释全区地震大剖面,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东濮凹陷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变化。分析研究了主要断裂的组合展布及其发育特征,提出了东濮凹陷断裂系统和断裂发育期次的概念,认为东濮凹陷存在6个期次、4个级别的断裂,不同期次、不同级别的断裂有序发育,并多呈NE、NNE向雁列方式展布。进行了二、三级构造的系统划分和构造格局分析,进而分析了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指出了东濮凹陷潜在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中生界地层为一套中下三叠统内陆河湖相碎屑岩沉积,砂岩比较发育,但砂岩本身储集能力很差,要形成油气藏只能靠裂缝改造,从而形成裂缝性油气藏;在勘探中一般采取兼探的方式,因此中生界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仍是个未知数,国内外油气田均有中生界油气藏存在,东濮凹陷中生界试油有6口井获工业油气流,28口井见各种油气显示,证明了东濮凹陷中生界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根据中生界储层裂缝形成的机理及构造发育史,结合中生界钻井、录井、测井、试油等资料,分析预测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文明寨至户部寨地区为中生界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东濮凹陷古近系的构造特征及其与渤海湾盆地其他坳陷的差异,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重磁等资料对东濮凹陷进行构造解析,并结合原油样品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是在距今51 Ma发育的第2期开裂盆地,具有沉降深(6 400 m)、速率快(246 m/Ma)的特征,在北东向断层的切割作用及构造频繁转换作用下,盆地具有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的特征,发育多凸多洼的盆地结构,为复式含油气系统奠定了构造格架基础。依据有效烃源岩分布、油气成藏期古构造脊、流体差异性等因素,将东濮凹陷划分为10个油气系统,具有油气近源聚集的特征。东濮凹陷正向构造的规模大、幅度高、坡度陡,与生储盖有效配置,利于油气向构造高部位运聚和保存,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和富集。本次研究采用体积守恒法,综合地层厚度趋势法、邻近厚度对比法及镜质组反射率法等,认为东濮凹陷东营组剥蚀量整体为200~800 m,古近系持续深埋、稳定保存,为弱改造、复式含油气系统型盆地,具有油气近源聚集、正向构造控富、连续成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古潜山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东濮凹陷自1976年东1井钻穿古生界以来,已完钻潜山探井46口,其中见油气湿示井20口,获低产油气流井5口,中生界,上古生界,下石生界和太古界等多套潜山层系均见到较好的汽气显示,具有显示范围广,层系多,勘探程度低的特点,在勘探高成熟期的东濮凹陷,古潜山是一个较为现实有利的勘探接替区,通过重新钻探,有望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东濮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结合东濮凹陷地质特点,探讨研究了东濮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东濮凹陷油气源岩发育,泥岩裂缝发育,泥岩裂缝油气成藏有着较好的成藏条件,是一种新的油气藏类型,有着良好的勘探前景,同时对泥岩裂缝油气藏在东濮凹陷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指出高压区及超高压区,盐岩分布区,构造转换带是寻找这类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层系上,沙三^2-4是勘探这类油气藏的有利层系,一些稳定的泥,页岩标志层也是寻找这类油气藏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东濮凹陷油气成藏的期次性,以近洼陷带的断层为界分为主成藏期成藏系统和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成藏期成藏系统一般位于构造主体,晚期洼陷成藏系统主要分布在近洼陷部位.提出了断层分析法进行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的新思路,把东濮凹陷划分为11个晚期洼陷成藏系统,在濮卫次洼、柳屯次洼、杜寨地区、桥口地区、白庙等地区实施钻探均取得了成功,为东濮凹陷深层洼陷带的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东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斌 《石油学报》2003,24(4):17-20,25
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盐湖沉积盆地,特殊的沉积特征决定了其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特殊性.根据东濮凹陷生油岩的高温、高压模拟试验资料,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生油岩的液态窗可能会延长,使深部地层的油气资源,尤其是液态石油的资源供给量增加.模拟试验资料还表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油岩的总生烃量会增加,其有机碳的转化率最高可达41%.因此,用常规方法计算的资源量偏低,应重新测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生油岩的产烃资源,准确计算东濮凹陷的资源量,为深层油气勘探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西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西断裂带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部,构造面积约80km^2,主要断裂北东向展布,西部紧邻海通集生油洼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对文西地区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油气运移和断层封闭特征等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阐明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含油储层体积的取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准砂岩含油储层体积的关键在于算准计算单元的含油面积与有效厚度参数。结合东濮凹陷各油田多年储量计算经验及油田开发工作实际,以储量计算单元划分为基础,进行了含油边界圈定和有效厚度取值方法研究。分析对比了构造层状油藏及岩性油藏含油面积的各种确定方法,总结了东濮凹陷各油田目前常用的算术平均法、等厚线面积权衡法、近似面积权衡法和井点面积权衡法等五种有效厚度取值方法的特点及使用条件,并对如何选择适合东濮凹陷的含油边界圈定和有效厚度取值的方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东濮凹陷的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分析,可以概括出3种坡折带模式:构造坡折模式、断层斜坡模式和断层 古隆(粱)模式。由于坡折带制约着盆地充填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是砂岩厚度和层数的增加带,又多位于油气运移的上倾方向,因此是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部位。近年来利用坡折带分析、结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既富油又富气的主要凹陷之一,凹陷内深层超压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深入认识凹陷超压与深层气分布的内在关系,弄清深层油气的成藏特点,以便进一步指导勘探,以钻井、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实验模拟,并以成藏动力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东濮凹陷超压封存箱的结构,进而深入研究了超压与深层气成藏的关系。提出了凹陷内超压封存箱控制下的3种天然气成藏模式,认为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和超压环境是深层气聚集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超压过渡带或过渡带中的局部高压异常区是深层气的有利分布区。根据具体的成藏模式和成藏控制因素,提出了凹陷内深层气的有利勘探方向,其中部分认识已被新近的钻探井所证实。  相似文献   

17.
芳烃生物标志物热稳定性好、抗降解能力强,指标参数可持续应用到干气阶段,尤其是东濮凹陷深层热演化程度高。开展芳烃生物标志物研究就更为重要。通过对东濮凹陷北部深层原油及烃源岩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出约200种芳烃系列化合物.确立出芳烃生物标志物在研究区有效的石油地质应用指标。研究认为,该区芳烃组成以三环芳烃为主,浅层芳甾类化合物较多,三芴系列相对组成中以高硫芴为特征,三方甾烷参数、甲基菲指数及烷基二苯并噻吩化合物比值均可作为该区有机质热演化特征研究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浊积砂体为储集体的砂岩岩性油藏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石油勘探的重要对象,这在盆地勘探后期尤为重要。对这类油藏的勘探存在地质认识和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两方面的难题,梁家楼油田的勘探在这两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该文系统阐述了地学工作者研究梁家楼油田的曲折历程,简要介绍了济阳坳陷勘探浊积砂体油藏的主要认识和创造。  相似文献   

19.
综合地震技术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层勘探是中原油田的勘探重点与战略接替方向,深层地震勘探是其中的一个技术难点。为此,在东濮地区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应用的技术包括:深层气地震采集技术、处理技术和解释技术。通过两年来的研究,在前8井获得了深层油气勘探的巨大突破,展示了前梨园洼陷深层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并扩大了杜桥白油气叠加连片的场面,拓宽了东濮凹陷深层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