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过松南地区20井丛式井组钻定向井的现场实际经验,分析了定向井井斜和方位角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实钻井眼轨迹为例,得出不可控制的地层因素(以地层倾向为主)是主导因素,钻具组合为次要因素,认为在该地区采用稳斜钻具组合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ݸ˿��ƾ�б��ѧ���Է�����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易斜地区防斜打快问题,文章提出了利用单弯螺杆钻具配合转盘钻进行井斜控制的下部钻具组合设计及使用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这种下部钻具组合的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其控制井斜的力学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下部钻具组合控制井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优化这种钻具组合和施工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疆油田易斜地区应用实践表明,这种钻具组合可在小钻压、低转速条件下有效地控制井斜,提高机械钻速,且不会影响下部钻具组合的安全,为在易斜地区防斜打快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普光1井防斜打直技术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普光1井直井段钻遇的沙溪庙组地层砂泥岩互层多、地层倾角大、地层各向异性突出,极易发生井斜,为此,在钻进过程中应用塔式钟摆、柔性钟摆、偏轴钻具和动力钻具组合进行防斜打直,使该井直井段井斜得到有效控制,为后续钻进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对该地区钻井施工中井斜的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б�����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石油及天然气钻井过程中,影响井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钻具组合及其操作技术对控制井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钻具组合技术的发展,控制井斜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文章对旋转钻井过程中,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直井防斜钻具组合,尤其是对国内近几年的最新防斜钻具结构 了概要论述,并对这些防斜钻具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简要介绍 国外最先进的井斜控制闭主应用情况,旨在为钻井界科技人员提供此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б��켼����״��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孙岿 《天然气工业》2003,23(3):67-69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所钻遇的地层构造越来越复杂,对地质中靶的要求也越来超高,特别是高陡构造的防斜打快问题更是钻井技术小的难点和重点。传统的满眼钻具组合和钟摆钻具组合只是以钻具侧向力作为井斜控制的理论依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发展中的偏心钻具、偏轴钻具、柔性钻具、反钟摆钻具、导向钻具等防斜技术,在有效地控制钻具侧向力的基础上,增强了钻柱的公转效应,削弱了钻头倾角的增斜作用,可以较好地控制井斜、提高机械钻速。但是,钻具组合的内在力学性质决定了它们仍然没有抵抗地层造斜力的功能,因此对于高陡构造和强造斜地层,其井斜控制效果仍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要从根本上解决防斜打快问题,除了有效地控制钻具侧向力和钻头倾角之外,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抵抗地层造斜力的能力。只有同时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才能真正地解决高陡构造和强造斜地层的防斜打快问题。  相似文献   

6.
胜和1井纠斜打快钻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胜和1井浅层变质岩片理发育,钻进过程中易发生井斜,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在二开井段采用了偏轴与柔性钟摆钻具组合钻井,三开井段采用了单弯动力钻具组合复合钻井,不但有效地防止了井斜,使井眼轨迹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机构占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也为大段易斜地层钻进提出了一种控制井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松南地区在钻探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井斜、井眼扩大和低压低渗油气层污染。文中从钻探中的主要障碍井斜着手,分析了影响井斜的工程地质因素,找出最佳防斜钻具组合并采用计算机,从而在两口试验井中,机械钻速分别提高120%和41%。  相似文献   

8.
河坝1井高陡构造带防斜打直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坝1井上部陆相地层属于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极易发生井斜。为解决大井眼高陡构造带易井斜和机械钻速低的难题,该井在钻井过程中试验应用了偏轴钻具组合、大尺寸钻铤组成的塔式钻具组合和直螺杆钻具组合。应用效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大尺寸塔式钻具组合是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大倾角地层防斜打直的较好选择,但同时须优选钻头及钻井参数.并强化井身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自80年代以来,在钻直井眼中防止井斜技术研究上已处在世界领先地位。文中从井斜的影响因素和转盘钻防斜下部钻具组合的计算上介绍了俄罗斯防斜打直井工艺。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地区气藏受多期地质构造运动和沉积条件的影响,其大部分地层为复杂小褶皱高陡构造,特别是陆相地层普遍为大倾角地层,其岩性变化大且自然造斜能力较强,因此在该地层钻井时的井斜问题十分突出,给钻头选型以及防斜钻具组合的应用增加了难度。基于此,分析了川东北地区影响防斜打快的地质和工程因素,推荐了大尺寸钻铤钻具组合、垂直钻井系统技术以及空气锤钻井等技术方案,并通过各方案应用效果的分析和评价,综合利用以上钻井技术在防斜打快中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在该地区施工中陆相地层井斜控制和提速之间的矛盾。加快了川东北地区的勘探步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柔性防斜纠斜钻具组合的防斜纠斜机理,给出了其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防斜纠斜钻进技术措施。在勃参一井的应用表明,该钻具组合能有效地控制井斜的增加并具有降斜的作用且能提高机械钻速,为大倾角硬地层易斜区快速防斜纠斜钻进提供了一种新的钻具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12.
气体钻井能有效地保护低压油气层和提高钻进速度,在地质条件适合的区域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发现,钻井液钻进时的有效的防斜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在气体钻进时,效果不佳。分析了钻压、钻井流体密度对钻具增斜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钻井流体密度降低使钻进速度增加,钻进速度增加使近钻头稳定器下沉量减小,近钻头稳定器下沉量减小导致增斜能力增强,是钻井液钻进时的有效的防斜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在气体钻进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气体钻井的防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型铰接式钻具组合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钟摆钻具和满眼钻具在大倾角地层、自然造斜力较强地区,其防、纠斜效果不尽人意的现实,提出了一种新型铰接式直井防、纠斜钻具,建立了该钻具组合的力学模型,阐述了其防、纠斜机理。详细分析了若干钻具结构参数和钻井参数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并将其钻头侧向降斜力与钟摆钻具加以对比。通过现场试验表明,该钻具组合在大倾角硬地层正常加压快速纠斜钻进中,降斜效果明显,机械钻速达到了正常钻进速度,为易斜区防斜打直提供了一种新的钻具组合类型,发展了防斜钻井技术,对加速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直井防斜打快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钻井过程中影响井斜的因素很多,且井斜给钻井、完井等作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并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国内在复杂深井钻井中多次出现井斜问题,突出表现在玉门青西、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川川东、塔里木山前等地区.在现场使用较多的除钟摆钻具和满眼钻具防斜技术外,主要发展了偏轴钻具防斜技术、螺杆钻具配合PDC钻头防斜技术等,但总体来看在直井防斜打快方面进展不大.国外近年来则研制了VDS、SDD、VertiTrak、PowerV等具有主动防斜能力的自动化井斜闭环控制系统,成功地解决了高陡构造、断层、盐层等情况下钻进时的井眼质量问题.国内陡倾构造地区井斜问题非常普遍,因此应尽快开展新型防斜打快理论研究,研制新型工具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罗发强 《石油机械》2011,(9):13-15,5
阿北1井四开井段地层倾角大、构造角度和倾向变化较大,采用大钟摆钻具组合和轻压吊打等措施,纠斜控斜效果不明显。为严格控制井身质量,在四开井段采用171.5 mm VTK垂直钻井系统控制井斜钻进,共计入井11次,总进尺504.92 m,平均机械钻速1.23 m/h,最大井斜2.09°,最小井斜0.11°,不仅达到了纠斜和控斜钻进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16.
淮北SN区块 4口煤层气井所处地层造斜力强,在这种地层钻直井,用常规防斜钻具和纠斜方法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采用井下动力钻具定向防斜纠斜,达到了最大井斜角小于等于 5°的要求。介绍了SN - 3井反方向调整井斜方位的工艺方法,6次调整钻具组合,由常规的满眼、钟摆钻具调整为动力钻具,并更换 1.5°弯接头和 0.75°单弯螺杆,使井斜角控制在 3.5°,方位角控制在 2 6 0°的设计指标。其它 3口井改变钻具组合后,机械钻速明显提高,由SN-3井的 5.36m/h提高到 11.95~13.46m/h,纯钻时间由SN-3井的 75h减少到 37.81h。  相似文献   

17.
塔深1井四开井斜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义君  王东 《钻采工艺》2006,29(2):32-33
塔深1井设计井深8000m,四开用241.3mm钻头从5460钻进到6800m,所钻油藏岩性以泥微晶灰岩为主,岩性复杂,主要表现为地层裂隙发育、破碎,井漏失严重,给井斜控制带来了极大困难。为确保井身质量,将井斜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本开次采用了塔式钟摆钻具组合、刚柔钻具组合、欠尺寸单扶正器钟摆钻具组合、光钻铤大钻压打快钻井技术,最终优质地完成了本开次钻井任务。该开次的顺利完钻,为安全顺利地完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其它超深井深部地层的井斜控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事故井裸眼侧钻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发明 《钻采工艺》1998,21(3):18-20
本文根据钻直井的纠斜技术和定向井侧钻技术,研究、总结了在裸眼井中的三种侧钻形式,即钟摆钻具侧钻、磨铣落鱼侧钻、井下动力钻具侧钻技术。运用这些技术成功地在四川气田S24井、W2井、Z4井进行了侧钻实践,解除了这些井的井下事故。  相似文献   

19.
钻压防斜技术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常规防斜钻具要求小钻压或带有多个稳定器,因而钻速低,且易发生事故。新的防斜技术──光钻铤加压防斜,除具有常规防斜钻具的钟摆力和惯性离心力外,还有动态轴向附加力。新的防斜理论认为,增加钻压引起钻柱屈曲,保持钻柱涡动,有井斜时使钻柱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轴向附加力,无井斜时轴向附加力消失。轴向附加力给钻头与地层的接触增加一个周期性附加分量,改变了钻头的破岩速率和方向,所以轴向附加力具有防斜和纠斜的作用,而绝不会增斜。新的光钻铤加压防斜技术,在塔西南地区试验取得极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ir drilling applied in an oilfield of western China shows its advantages in enhancing the rate of penetration (ROP) and oil reservoir protection. However, wells deviate more severely in air drilling than in mud drilling, which constrains the its application. The main factors resulting in well deviation are bottom hole assembly (BHA) and form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se two factors in air drilling.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ehavior of BHA during air drilling and during mud drilling. BHA is not the critical factor that results in more serious well deviation in air drilling.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bottom hole formation character changes in air drilling. Air replacing mud in a bore hole would lead to redistribution of bottom hole stress. Greater anisotropy index of formation in air drilling leads to more serious well devi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invasion depth of bit teeth in air drilling aggravates the well deviation.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above changes quantitatively by describing rock failure of anisotropy formation in air drilling.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well deviation, two types of BHA are recommended: air hammer and pendulum assembly with air motor, which have been proven as effective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deviation in air drilling in Tarim oil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