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玲 《化工质量》1998,(3):33-35
一、用户满意与企业营销的联系 让用户满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的新观念。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而对影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总称。 质量管理历经了三个阶段:即:单纯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立足点和依据,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企业自主权扩大,给企业带来活力,在这样大好形势下,有的企业管理好,效益大,有的企业管理乱,效益小,甚至亏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基础好与差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质量成本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成本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和核心内容。严格意义上讲,品牌效应对于经济时代的企业是一个急剧扩大但却十分有限的潜在市场倍增概念,好的品牌确实能给企业带来倍增的效益,但产品真正的竞争力还是来源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亲和力的大小。这就是质量成本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中逐渐占据核心位置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它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深入的有力保证。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原理及发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原理在50年代初就被提出来了,通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较为完善和系统的管理思想。其根本原理来源于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即质量成本及其四个项目与产品质量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质量投入(包  相似文献   

4.
质量与效益息息相关,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既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和重要的基础工作,又是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适销对路,对于改善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质量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信誉、出口贸易和企业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产品质量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实现企业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搞好企业的质检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环节。技术质监科担负着产品质量检验、监督和把关的责任,是判断和决定产品质量优劣好坏的执行机构,对确保产品质量负有直接的责任。因此建立检验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抓好技术质监科自身的  相似文献   

6.
汪丽明 《陶瓷研究》1989,4(3):16-18
近年来,各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围绕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产品质量提高的幅度很有限,甚至有的企业产品质量还在下降,有的企业一级品率很不稳定,时高时低。其主要原因是:(1) 质量观念不强,认识不足;(2) 管理措施不力或有章不循;(3) 全面质量管理只叫在口头上,缺少实施。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笔者就釉面砖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谈谈  相似文献   

7.
一个企业想要生存,产品质量是必须要有保证的,所以企业必须对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工作加以重视。石油化工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的质量管理更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规定。通过研究煤化工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来提高产品的质量,给企业以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晓 《化工质量》2001,(4):34-35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企业内外许多环节,涉及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各方面人员,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思想先行,要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质量教育,使质量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全面质量管理突破了旧的质量管理概念。过去对质量的理解只限于产品质量,而全面质量管理还包括工作质量;过去认为搞好质量主要靠检验,而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讲述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C)中的散布图(相关图),来找出匣钵化学成份中熔剂量与使用寿命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求出其回归直线;通过控制图,制订了预防产生质量问题的措施。从而保证制造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对这两种管理方法的运用过程进行了简介。说明了全面质量管理在陶瓷生产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结合实际,恰如其分去应用之。  相似文献   

10.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是产品质量性能的技术报告,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产品”,也是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实施质量监督的法定依据,是质检机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的集中体现。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关系到被检企业的信誉乃至企业成败。因此,检验报告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本文根据检验工作实践。对如何保证检验报告质量,谈些体会。一、做好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基础进入检验程序就需要按照计量认证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分别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对质量方面的权利、责任、义务做出了规定,尤其是补充了对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要求,对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提高产品质量,必然离不开生产者。建立生产者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是国家进行质量监督的基础。企  相似文献   

12.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 简称 TQC)是六十年代以来形成的管理工作体系。它着眼于调动企业全体人员提高各自的工作质量,并广泛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因而能够在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在成本、安全、消耗以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得到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信誉的保障,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对于水泥生产来说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质量管理与质量调控。水泥生产的质量管理与质量调控,是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全方位的管理工作。现从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几年来从事全厂质量控制与生产调度方面的体会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企业管理需要好的管理方法即管理艺术,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责的重要保证,是管理者的要诀。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注意企业战略长远性和适时性的统一。企业规模要与企业自身的资源相匹配,有强有力且团结的领导班子,品牌战略是企业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周朗 《中氮肥》2002,(6):61-63
忧质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面对入世的挑战,化工生产一线的质量基础工作能否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夯实质量基础,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QC小组是企业组织职工参加质量管理的有效形式。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多年的实践证明,开展QC小组活动对改进我国产品质量和服务。阵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这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正逐渐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展壮大,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职工的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充分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的自觉性,共同为企业利益做出贡献,就必须通过多方努力为QC小组创造一人良好的企业环境。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发展,创出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声誉,要始终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抓质量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立“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闯市场、视超越为目标、凭实力创辉煌”的质量方针,坚持以提高施工作业质量为中心,严把产品质量关,配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保证对质量工作持续、有力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1.生产管理诊断的重要性生产管理诊断是陶瓷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是企业在生产中得以正常化的需要,是改善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方法。企业的生产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视市场需求、以销定产、实行科学、组织均衡  相似文献   

19.
根据质量成本理论及其分析核算方法,对本企业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核算,确定最佳质量成本,提出最佳质量成本决策,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产品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在质量、成本和效益二者之间取得最佳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奕奕 《化工质量》2001,(3):13-14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要奉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高度重视质量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积极贯彻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为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转,在坚持抓好内部质量审核的同时,坚持进行过程质量审核和产品质量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发出不合格项报告,督促受审核部门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使质量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抓好质量体系建设。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狠抓质量职能有效性的落实和产品实物质量的提高,将质量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全面质量管理是 全企业的管理,围绕“人以企业为家,心以质量为本”的精神,始终把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作为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的先导条件,把不断完善质量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狠抓质量职能有效性落实和质量责任考核,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