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钢铁工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是其发展的一大特点,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就是一例。早在1958年,原八幡钢铁公司(现新日本钢铁公司)就已开始将计算机用于生产管理和事务处理了。目前,在日本钢铁企业中,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已相当普及。现就其设置状况做一概要介绍。 1.数量 截至1978年止,参加日本钢铁联盟的50家钢铁公司中,就有44家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管理或过程控制。拥有过程控制机600多台,事务管理机约150多台,共750多台。9家拥有高炉的公司全部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其中的六大公司采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2.
煤气、蒸汽等能源介质是钢铁企业重要的二次能源,提高这些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放散是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方法之一。钢铁生产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能源介质的供需呈现动态变化,如果能够提前预测煤气、蒸汽等能源介质的供需不平衡状况,预先进行调控,将大幅度降低能源介质的不必要放散。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设备工况组合的能源预测方法,用于解决多种复杂工况的能源预测问题。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预测数据,为生产优化调度提供依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张琦  刘帅  徐化岩  孟志权  王刚  许石 《钢铁》2019,54(10):125-133
 能源管控系统是国家工信部推出的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之一,也是企业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综述了钢铁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针对能源管控系统核心功能展开进一步分析,从基础能源管理到能效分析与评价、能源供需预测与优化分配、多能源介质耦合优化调度及辅助决策,以及碳排放分析等核心功能,旨在推进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管控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更好地发挥能源精细化管理作用,为企业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何坤  王立 《中国冶金》2021,31(9):26-35
过去十几年里,中国钢铁工业在保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节能工作。2006—2018年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4.0%,吨钢可比能耗下降21.0%。目前,中国钢铁工业产量快速增长阶段基本结束,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钢铁工业未来如何进一步降低能耗是中国节能工作的重点。全面分析了目前处于转型期内中国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研究了过去多因素影响下各类能耗指标变化的原因,说明了目前中国钢铁企业的实际能源利用水平,并通过比较分析建议了中国钢铁工业未来的主要节能发展方向。此外,预测未来中国钢铁生产废钢比的上升将使企业间流程结构差异性逐渐加大,能耗数据将仅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价值,研究科学、合理的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水平评价方法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内部分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不能进行动态能源预测,使得能源管理系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能源调度,从而使用效果欠佳。对能源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层设计能源预测模型和实时感知能源改变事件进行动态能源预测,使得能源管理系统能及时获得准确的能源预测数据,同时进行有效的能源调度。  相似文献   

6.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煤气、蒸汽和电力的供需实时变化,尤其在钢铁企业发生异常工况时,能源介质的产耗会发生较大的波动。为了解决调度方案的全局优化性和易操作性之间的矛盾,在综合分析启发式规则调度和线性规划调度两种方法针对异常工况条件对能源介质调度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规则+模型"复合调度方法。结果表明,复合调度方法将两种方法的优点相结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设备调节难度,更加符合实际操作,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可获得更大的能源效益。  相似文献   

7.
就一座高炉而言,降低其燃料比,会给炼铁厂带来好的效益。而就一个联合企业而言,高炉煤气是后续工序的二次能源,高炉还具有对煤炭能源的转换功能,其生产的煤气可用来代替天燃气和石油等一次能源,高炉燃料比降低,产生煤气的质和量都要降低,因而就存在着一个企业经济燃料比问题。本文是利用能源模型计算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的最佳用能方案,确定企业的经济燃料比。本能源横型也适用于其它的钢铁企业,对钢铁工业的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能源"经过多年的发展,概念和内涵逐步趋于统一。作为建设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分布式能源是传统能源系统的一场革命,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钢铁工业是高耗能行业,生产过程伴随着大量而复杂的能源转换与利用,本身已开发或正在开发有一定的分布式能源。文章依照世界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的定义,对钢铁企业内部的分布式能源进行分类,并对其对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能源管控系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两化融合实现科学用能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而建设科学的能源管控系统是实现科学用能的重要内容。结合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在分析了能源管控系统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描述了能源数据采集、能源生产过程监控与调度及能源管理功能,并从能源管控系统的管理模型和控制模型展开,对其中的煤气产耗预测分析模型和电力系统智能软五防模型进行了介绍,为钢铁企业实现科学用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钢铁业是能源消耗量较大的产业代表,日本钢铁业的能源消耗比率已达到日本全部能源消耗的13%,而且大半能源有赖于进口,“节能”是日本钢铁业永恒的课题。设置能源中心的目的是:稳定供应能源;通过能源的最佳运用将能源成本降至最低限;与生产管理部门密切协作;彻底实行合理化、无人化。能源中心的机能:(1)能源的一元化集中管理。包括掌握实时以及近期各车间的作业实况,各种能源的最优供求调节和成本管理,预测能源平衡以及伴随能源调度的对外交涉,能源质量管理(纯度、压力、温度及其他)。(2)无人化能源生产和供应设备的远距离运转和监视。(3)信…  相似文献   

11.
钢铁工业可称为“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鹿岛制铁所使用的能源占日本总能源的1%。此外,钢铁工业也存在许多能源转换过程,被转换使用的能源超过20多种。使用这样大量的能源及多达20余种类型的转换能源,降低能源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钢铁工业有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夜以继日岛制铁所采用计算机组成“能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充分利用能源之目的。该系统不仅具有从半年、月计划到实现管理连接,而且随时掌握生产状况,提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单纯为了产量去建设钢铁企业,不注重技术进步,致使它的钢铁工业失去市场竟争能力,造成减产(最低开工率才50%)与亏损。这一事实促使美国钢铁工业去实行技术改造。本文从工艺改造、检测自控,提高能源利用率三个方面介绍了美国钢铁工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研究项目,并预测了所需投资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日本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如前述,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钢铁工业又是其重要支柱之一,故日本的钢铁工业在国际上也占据重要地位。现就钢铁产量、国际钢铁贸易、钢铁工业技术装备、钢铁工业投资效果与国际竞争能力、海外钢铁工业投资、钢铁企业规模等几个方面比较,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钢铁工业节能的思路和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钢铁工业是高物流、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目前,钢铁工业总能耗已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左右,而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有效率仅为30%左右;全行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在53%,水资源利用率在  相似文献   

15.
济钢能源管控中心架构及功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钢铁行业建设能源管控中心的背景及必要性,介绍了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能源管控中心的架构思路,对能源管控中心的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控、能源预测和优化模型应用、能源生产调度运行管理、能源供需计划与成本统计以及能源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实现进行了简要描述。建立能源管控中心是钢铁企业通过系统化节能减排降低企业能耗的重要手段。在总结能源管控中心的建设经验和体会的同时,对能源管控中心的深化应用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能源学会1990年学术年会宣读的论文:“搞好节能降耗,实现钢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第二部分。钢铁工业“八五”能源消耗预测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既要考虑到国家的能源供需形势、各方面对钢材产量的需要,还要考虑到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及其在“八五”期间可能的进展。本文根据上述方面预测了“八五”钢铁工业能源消耗量,并同时提出了“八五”钢铁工业的节能目标及其实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美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国家间的钢铁工业能源效率对标的方法,考虑了影响能效的关键因素,如边界、能效指标、能源折算系数、电炉钢比等.采用该对标方法,对中美两国钢铁工业的能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两国钢铁工业整体能效对比分析来看,在设定相同的钢铁工业边界、能源折算系数和电炉钢比等条件下,中国钢铁工业的平均能源强度要比美国高约24.30 kg/t;但从代表中国钢铁工业水平的重点钢铁企业与美国钢铁工业的能效对比分析来看,中国重点钢铁企业的能源强度要比美国钢铁工业约低59.70kg/t.  相似文献   

18.
李红娟  熊文真 《钢铁》2016,(8):90-98
针对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产消量频繁波动,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供需之间的平衡程度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能源消耗情况影响较大,并且钢铁企业中工序、设备繁多,每道工序都涉及多种能源介质的问题,利用HP滤波、支持向量机分类(SVC)、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Elman神经网络的特性建立了SVC-HP-ENN-LSSVM模型,并根据用能设备的能源利用特点和预测结果对副产煤气进行优化调度。模型应用表明:所建预测模型对煤气系统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的优化调度解决了煤气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应用于钢铁企业典型工况,主工序可降低10%左右能耗,应用其自备电厂(一年按照330天计算),可多产蒸汽约104148 t,节能约9998208 kg标煤。  相似文献   

19.
钢铁工业是消耗能源的主要部门之一。1976年日本钢铁工业在能源总消耗量中占16.7%。近年来日本各钢铁企业对节能很重视,取得了较大效果,1978年全国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为5345×10~3千卡/吨(估计),比1973年下降约8%。日本轧钢环节占全国总能耗的2.5%左右,占钢铁工业能耗之20%左右⑨。以新日铁为例,各种轧机能耗分配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20.
能源成本管理是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部分。全口径能源成本管理创新的实施与实践,是对钢铁企业如何通过管理手段实现能源成本最优进行的系统总结和提炼,在企业的控制与经营生产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