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储层岩性致密属于超低渗储层,裂缝发育、分布及地应力控制裂缝有效性已成为制约致密油气有效开发的问题之一。以取心裂缝观察描述为基础,应力张量计算得到剪应力和正应力,从而得到裂缝平面的摩擦系数,用三维莫尔圆来表示并判断其是否有效。对长7储层地应力控制裂缝有效性条件进行了评价,对天然裂缝发育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化预测。同时计算了无效裂缝滑动临界压力梯度及无效裂缝转化条件,分析了裂缝沟通条件。结果表明,长7储层天然裂缝局部较发育,天然裂缝以高角度张性裂缝和低角度剪切缝为主。压裂改造设计中需要考虑研究区范围内的天然裂缝系统容易被改造或转变成有效裂缝。  相似文献   

2.
本文据储集岩的断裂力学和岩石物理特征提出一种半定量预测裂缝分布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江汉盆地T油田的裂缝组系进行了评价,获得了裂缝可能的分布规律及裂缝组系对捕获烃类的有效性等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3.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储层埋深一般大于6000m,压实作用强烈,基质致密,裂缝比较发育。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识别,对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裂缝发育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裂缝发育程度,并结合现今应力特征对裂缝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基于天然裂缝网络的二维裂缝度预测技术的方法原理,讨论了裂缝频度、裂缝密度和裂缝度的物理意义。裂缝度与裂缝长度的分布有关,它反映了裂缝总面积所占测量总面积百分率的大小,是裂缝性油气田的优势裂缝发育带预测及储量估算的重要参数。采用二维裂缝度预测技术以及地震一地质相结合进行裂缝预测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以野外露头与钻井岩心裂缝调查所获取的深部信息为基础,通过室内数值模拟和推导,并结合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对川西HXC气田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裂缝网络系统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得到了钻井验证,指出了裂缝发育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随着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裂缝性油气藏在整个油气新增储量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对储层裂缝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的正确认识决定裂缝性储层勘探开发能否成功。在进行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地质、测井、地震和裂缝建模及构造应力场等裂缝识别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比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基于预测方法的原理提出了每种方法适合的裂缝成因和类型,并指出单一方法和技术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必须将各种预测方法手段综合应用以达到精细预测的目的。初步认为,DFN裂缝地质建模方法是将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屈曲薄板片应力场反演预测天然裂缝发育带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营 《河南石油》2006,20(1):37-38,42
为了充分发挥储层天然裂缝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井网部署、规避储层压裂改造与注水开发的风险,必须对地层天然裂缝的发育分布带有较准确的预测。泌阳凹陷安棚油田预测天然裂缝发育带的实践表明,屈曲薄板片应力场反演预测天然裂缝发育带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度。应用这一方法,对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带进行反演预测,可以搞清其分布规律,提高井位部署和各项增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裂缝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裂缝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最大难点,是对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的预测。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构造)裂缝形成期次、组系及有效性的基础上,应用FRS-fracture裂缝预测软件应力研究模块,进行了应力场数值模拟,开展了应力场和裂缝的相关性研究;应用GeoFrame和FRS-fracture软件中属性计算及相关性分析模块,开展了多属性裂缝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GOCAD输出的构造、岩相(Jason反演成果)和基质模型,结合地震属性、测井裂缝解释成果和钻井生产数据,利用FRACA、Frac-MV进行了裂缝建模。实际应用中,有机结合以上方法,对研究区下白垩统各段的裂缝进行了综合预测。应用效果表明,裂缝综合预测有效地提高了油藏勘探开发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储层构造裂缝预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储层构造裂缝预测是低渗透油藏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构造裂缝预测研究的现状、难点、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储层构造裂缝预测研究的难点为裂缝的空间分布和参数定量表征,主要影响因素是现今地应力和构造活动,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加强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研究、提高其分布规律及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储层天然裂缝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井网部署、规避储层压裂改造与注水开发的风险,必须对地层天然裂缝的发育分布带有较准确的预测。泌阳凹陷安棚油田预测天然裂缝发育带的实践表明,屈曲薄板片应力场反演预测天然裂缝发育带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度。应用这一方法,对储层天然裂缝发育带进行反演预测,可以搞清其分布规律,提高井位部署和各项增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重复压裂初裂缝有效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在对重复压裂井进行产能评价时,常常认为初次压裂形成的裂缝完全失效,这种考虑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导致对重复压裂井的产能预测有很大的误差。为此,建立了裂缝有效率评价及重复压裂井产能评价的数学模型和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考虑只有初裂缝存在,根据重压前的产量和含水率,通过调整初裂缝的各参数,拟合计算了初裂缝的有效率。在考虑重复压裂裂缝和初裂缝共同作用下,对重复压裂井进行了产能评价,验证了重复压裂井中初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