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淮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淮河流域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在淡水缺乏的情况下,海水利用成为淮河流域沿海区域发展的重要补充水源,是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淮河流域已建成海水直接利用工程近30处,年利用规模158×108m3,最大单项工程规模达700×104m3/d;已建海水淡化工程37座,总规模28. 5×104m3/d,主要用于市政、电力、化工及工业园区供水。随着新一轮沿海战略的深入推进,用水需求将不断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接近极限,水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进一步加大海水开发利用成为淮河流域乃至全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沿海地区是河北省实施环京津、环渤海发展战略的关键区域之一,但该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近年来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评述了河北省沿海地区水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引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水入侵指海水向陆地一侧运移,它包括海水沿地表、河口、河道及下通道的入侵。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需求的增加,需对海水入侵的加剧进行积极防御。文中通过近几年丹东沿海地区海侵监测成果,结合区域相关防治规划,对海水入侵区的演变进行了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4.
烟台市海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向大海要水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战略措施.近年来,烟台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构建当地水、客水双水源供水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中水及海水利用方法,海水综合利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淡化海水作为一种高品质的增量淡水资源,成为很多沿海国家缓解水资源紧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资源,在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和生活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文章通过梳理我国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利用现状,分析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为今后开展淡化海水用于生活用水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水淡化的缺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可忠  朱明 《人民长江》2009,40(1):63-64
从能耗、价格、对供水系统的影响、水质、环境、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讨论了海水淡化的缺点,并针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海水淡化是高耗能产业,淡化水的价格远远高于传统的水价。如果淡化水不经过特殊处理,会对供水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但是它也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慎重考虑设立大型海水淡化装置的提议,权衡利弊,用全局、发展的眼光考虑海水淡化和水资源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7.
海水利用——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出路之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全球将面临水资源危机的困境.论述了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将海水利用纳入各沿海地区的区域性规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强化海水利用、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将逐渐提高,本地不容乐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提高与保护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质量,保障江苏沿海地区供水安全,协调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将倍受关注且势在必行。本文在调查江苏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本地主要水体及外来补给水源水资源质量状况,指出了江苏沿海开发过程中区域水环境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水功能区强化管理、水污染物控制、入河排污口优化设置、供水工程合理布局、清水通道管线维护、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等对策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努力为改善江苏沿海地区水环境质量,确保供水安全,保障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盐城市沿海地区各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盐城市沿海各县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盐城市总体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处于3级,但是不同县市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各县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排名依次为:亭湖区东台市大丰市射阳县响水县滨海县。根据盐城市沿海地区不同县市的评价结果,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因为我国地理和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中国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的敏感和脆弱。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水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目前已经给我国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战略任务。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通过采取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的方法,建立适应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政策、体制及运行机制,可以使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达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还能有效的使我国沿海地区的环境、经济、资源能够有机的结合从而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沿海地区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将逐渐提高,本地不容乐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提高与保护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质量,保障江苏沿海地区供水安全,协调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将倍受关注且势在必行.本文在调查江苏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态及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本地主要水体及外来补给水源水资源质量状况,提出了江苏沿海开发过程中区域水环境临的压力和存在问题,重点研究了水功能区强化管理、水污染物控制、人河排污口优化设置、供水工程合理布局、清水通道管线维护、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等对策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努力为改善江苏沿海地区水环境质量,确保供水安全,保障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苏省沿海地区现有供水保障水平不能满足沿海大开发需求这一现实,通过现状调查,深入分析江苏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特点及存在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供给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该地区的需水预测,并从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行政分区3个方面进行了需水特点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江苏沿海地区的水资源配置目标,进行了水资源的总体配置和分区域重点配置规划工作,并从政策支持、规划保障和主要工程的实施情况3个方面对水资源配置成果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配置成果是合理可达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很不匹配;这是缺水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了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几点建议:遵循科学发展观,转变水利发展模式和水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将农业节水作为战略重点,缓解水资源的短缺;建立水资源战略储备,提高风险应变能力;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水务一体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4.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保障沿海地区水资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缓解供水需求矛盾,我国政府在大力提倡节约用水的基础上,采取了如兴建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但上述传统措施只能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位移,而不能增加淡水资源总量.如何从占全球水量97%的海水中获取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分析我国以增加可利用水资源为目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海水的水资源化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沿海地区水资源供给保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沿海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必将产生深刻变化。通过分析江苏省沿海地区现状水资源保障能力和沿海开发对水资源保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策应沿海开发的水资源保障措施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瓦房店市沿海地区地下水的现场普查取样,表明影响环境指标的是氯离子含量超标,也就是海水入侵。针对海水入侵现状分析了海水入侵成因机理,提出了海水入侵的综合防治对策,指出了针对瓦房店市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以达到从根本上有效防治海水入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营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摸清营口沿海区水资源现状,以便认识现状水资源利用的程度、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特对营口沿海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辽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91-1993年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对辽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水入侵的防治措施,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锦西滨海地区防治海水入侵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地区由于城市及工业迅速发展,用水量猛增。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又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因而海水倒灌成了沿海地区较为尖锐突出的问题。本文就锦西滨海地区海水倒灌引起水质变化的情况和海水入侵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就海水入侵的成因、规律及防治的措施、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水淡化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蛳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而蓄水、调水、开采地下水等方式,只能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位移,总量并没有增加.河北省属资源性缺水省份,但位于渤海湾西岸及北岸,海岸线总长487km,海水资源丰富,同时,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成本逐渐降低,这些均为我省实施海水淡化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海水淡化及其设备制造还可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因此,海水淡化产业化,是解决河北省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河北省未来充满生机、颇具潜力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