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水平,并降低采暖能耗,通过实地测试、软件模拟对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建立了采暖能耗预测模型.采用BES-01型温度采集记录器、De ST-h软件研究了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朝向、吸收系数、热惰性、附加阳光间、冰雪覆盖层等10项因素对农村住宅热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采暖能耗正相关,正南及南偏东为最佳朝向,吸收系数与采暖能耗负相关,附加阳光间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冰雪覆盖层能够起到屋面保温作用,采暖能耗预测模型能够为农村居民建造节能住宅提供设计依据,研究能够引导并提升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北地区农村住宅建筑,以问卷调查方法对建筑形态、围护结构构造形式进行调查统计,对建筑体形系数、窗墙比、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建筑能耗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宜于西北农村住宅建筑节能及采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平均体形系数约为0.9;南、东、西和北向窗墙比平均值约为0.17、0.14、0.14和0.12;外墙、屋顶、外窗、外门、周边及非周边地面传热系数分别约为1.98、2.52、4.74、4.65、0.34和0.08 W/(m2·K).住宅建筑外墙耗热量较大,约占建筑总耗热量51%,其次为屋顶,约占33%.住宅建筑节能和采暖可采用外围护结构保温、主被动太阳能和辅助热源采暖相结合的策略,节能策略以提高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为主,尤其是外墙和屋顶.  相似文献   

3.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该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现状,从建筑朝向和平面布置、体形系数的控制和住宅外围护结构的技术等方面探讨该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辽宁地区现有农宅普遍存在的采暖能耗高而居住热环境差的问题,通过对农村住宅的体型系数、平面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等方面进行充分分析,提出适合辽宁农村住宅的保温节能措施,从而增强农宅保温隔热能力,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力求使辽宁农村住宅在经济、技术和节能方面均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两型社会背景,在分析长株潭地区农村住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株洲市云田村为例,从住宅规划、户型设计、构造形式以及住宅能耗4个方面,研究了云田村住宅低碳设计实践,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云田村低碳住宅的改进措施,即:整体规划布局采用两户联建的组合方式;通过两户联建减少外墙面积、适当增加建筑进深的方式,将住宅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通过采用活动式通风屋顶、改善墙体特工性能、使用双层中空玻璃窗等方式,改善住宅围护结构;使用太阳能供暖技术、太阳能热水技术及秸秆技术,降低住宅能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并为居住区节能规划提供建议,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标准回归系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供热和制冷能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建议. 研究选取4种住宅能耗相关的居住区形态参数(住宅层数、住宅面宽、住宅间距和住宅朝向)并对哈尔滨市的住宅进行分类得到“一”字型、“L”型、“凹”字型和点式4类典型住宅.利用Openstudio和EnergyPlus软件对4类住宅组成的居住区理想模型进行建模和能耗模拟,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中的标准回归系数(SRC)方法对居住区形态参数与住宅能耗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住宅的制冷能耗、供热能耗和总能耗均与居住区的形态有较大关系,其中对住宅能耗影响最为明显的居住区形态参数是住宅面宽;基于能耗模拟数据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从住宅类型、住宅体形系数、住宅间距以及住宅朝向4个角度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策略,并得到寒地城市多层和点式高层住宅的最低能耗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7.
寒冷地区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参数中的外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外窗传热系数、窗墙比等是住宅运行能耗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节能设计参数的分析与优化是实现超低能耗这一目标的关键。文章以寒冷地区天津市气候特征为基础,采用了多重能耗影响因素单一变量下的住宅能耗仿真计算方法,分析了设计阶段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关键参数对住宅运行能耗影响程度,以此确定了被动房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关键参数值,结果表明:非透明围护结构中的外墙传热系数K为0.14 W/(m2·K),屋面传热系数为0.145 W/(m2·K);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南、北向均为0.78 W/(m2·K),东、西向均为1.0 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值均不小于0.474;窗墙比在选用上述围护结构的前提下,南向为0.7~0.8,东、西、北向按照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对窗地比要求最小值设定。  相似文献   

8.
对湘东地区4个村镇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将能源换算成等效电的统计方法,分析了4个村镇年均用能及能耗情况.调查及分析显示:当前村镇使用的能源种类主要为液化气、薪柴、电、木炭和蜂窝煤,不同的村镇,其能耗所占比例不一样,主要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及地理位置相关;村镇能耗结构与住宅类型存在相关性,土坯住宅的主要能耗为薪柴,占能耗总量的72.3%,砖混住宅的主要能耗为蜂窝煤和液化气,分别占能耗总量的57.0%和20.7%,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主要能耗为液化气和蜂窝煤,分别占能耗总量的48.3%和31.5%;村镇住宅能源结构由低品位能源向高品位能源转变.当前农村用能结构不合理,建议制定可行的农村建筑节能战略,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农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鲁北乡村住宅设计为例,通过对乡村住宅平面设计、层高选择、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及对太阳能应用设计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设计方法,以期在减少乡村住宅能耗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中国寒冷地区住宅建筑的实际,用能耗比K_n分析了住宅建筑各种节能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能耗特性、变化规律及最佳状态.又结合实际,用能耗比分析了住宅建筑的长宽比、层数、体形、体量、门窗洞口和平面形状对建筑能耗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采用分户乡土式采暖方式,采暖期达半年之久,采暖能耗很大.为了提出国家标准《村镇住宅节能设计标准》中有关严寒地区的节能体型系数的控制性指标,本文在严寒气候区实测了57户村镇住宅,通过数理分析,得出了体型系数的实际情况;针对影响严寒地区住宅建筑体型系数的平、剖面形式,面积大小,栋深组合长度等因子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体型系数的各种因子参数控制范围;提出了按照层数不同,分别确定体型系数的结论,一层住宅建筑体型系数宜<075,二层住宅建筑体型系数宜<059  相似文献   

12.
建筑外窗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外窗是建筑外维护结构中影响耗热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从外窗的朝向、外窗的窗型、外窗的材质、外窗安装位置及遮阳技术的应用等。对建筑节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窗墙比对华北农村住宅能耗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e ST模拟的方法,结合华北地区农村住宅的特点,分别计算了不同类型住宅空调能耗指标、供暖能耗指标以及全年空调、供暖的总能耗指标。并研究了在不同外窗材质、是否遮阳、窗墙比对供暖能耗、空调能耗以及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东向、西向、北向随着窗墙比的增大,全年总能耗指标呈增长趋势,应尽量降低其窗墙比;在南向,随着窗墙比的增大,全年总能耗指标呈先降低后增长趋势;采用外窗遮阳及传热性能良好的外窗既可以降低全年的能耗指标,也可以降低窗墙比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在外窗保温性能良好、增设外窗遮阳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大南向窗墙比。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及清洁等特点,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利用该技术有很大的优势.尤其在地处气候环境恶劣的严寒地区,农村住宅普遍存在能源消耗大、室内环境恶劣等问题,由此可见,对太阳能的利用势在必行.通过对该地区的现状调查,从选址、日照间距、朝向、气象特点、平面功能布局、材料,以及政策等方面挖掘该地区在利用太阳能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为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在住宅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村镇住宅建筑能耗的全年调研,得到了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村镇居民的用能习惯及村镇建筑的能耗水平。采用分类归纳法,对家用电器测试归纳,并对非用电设施调研估算归纳。基于实测数据和调研估算数据建立了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村镇住宅建筑用能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村镇住宅能源消费形式以电为主,为电+燃气+薪柴+煤+太阳能的混合型结构;村镇居民用能习惯在使用何种能源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对同一种能源的使用差异性不大。实测数据表明,所建立的村镇住宅建筑用能模型能准确反映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新村镇住宅建筑用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辽宁省辽西北农村住宅现状,从住宅的节能理念入手,对辽西北等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在材料的选取、构造做法以及构筑物举措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做法来改善农村住宅在能源节约方面存在的不足,降低能耗、减少农村住宅的建设成本,提高居住室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展节能建筑,注重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结合宁夏地区实际情况,对建筑节能的影响系数加以说明,以住宅为实例进行了建筑热工设计和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耗热量计算,提出了降低建筑能耗的主要技术途径,即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8.
当居住建筑楼梯间隔墙面积所占比例较大时,楼梯间隔墙是否设置保温层对于建筑采暖能耗影响很大.通过选取典型建筑模型,采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软件HEC,针对楼梯间隔墙保温层设置情况进行节能设计和分析,以期为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楼梯间隔墙节能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