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庄是农村社会基本的地域单位,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村庄建设形态反映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指导村庄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村庄规划编制范围及遵循原则 (一)村庄规划范围 1.村庄规划应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制,范围包括整个村域;需要合村并点的多村规划,规划范围应包括合并后的全部村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湖南省常德、邵阳、株洲、湘潭等地的村庄建设规划设计实践,分析了目前湖南新农村建设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促进产业发展、整治人居环境、突出村庄特色、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农民利益等五个方面,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立规范的建房规划审批机制,引导农村房屋有序建设 1.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是确保农村有序建房的依据和基础.赣州市高度重视村庄规划编制,明确规定,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暂缓审批农民建房.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村庄新风貌 我们根据白果村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将白果村的整治规划定位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窗口、产业互动的试验地、乡村旅游的新亮点,确立了"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基本风貌,实施了以"五治"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即村庄发展治散、农民住房治大、基础设施治缺、村容环境治脏、村庄建设治空. 一是村庄发展治散.按照节约用地,适度集中的原则,将村域农民居住点规划为鼓励发展的片区、控制发展的片区和予以拆除的片区,将全村现有86个分散的村民点逐步集中为5个农村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单纯的安置房建设,它同时涉及到村民的繁衍生息、生产劳作、情感认同等一系列问题.新农村的建设既要从经济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减小城乡的差距,同时也要帮助失地的农民建立可持续的产业,增加收入.因此,城乡互动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以包头市青福镇银匠窑子村庄规划设计为例,对城乡互动产业在村庄规划中的导向性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鄞州区村庄布局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邓勇 《规划师》2007,23(4):60-62
村庄规划是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在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的指导下,鄞州区村庄布局规划坚持以人为本、与区域发展相协调、集约利用土地等原则,将全区村庄划分为城市型、扩展型、保留型、撤并型和特色型五种类型进行规划,以引导村庄居民点由分散向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现状问题及规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庄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载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好村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针对江苏省村庄存在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乏的现象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以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为龙头,积极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提升是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决定着农村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张家口市怀来县羊儿岭村村庄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为基础,在分析区域背景优势、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村庄发展规划的对策与方法,探讨如何通过产业优化调整、村庄总体规划以及十五项专项规划等工作,以产业促进村庄发展,提升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雷 《城乡建设》2005,(12):6-7
目前,全国现有村庄320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民建房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引导,农民生活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缺乏扶持,在绝大多数村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农民"行路难、吃水难",人畜禽混居,垃圾缺乏收集清理,生产生活环境较差这次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把村庄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村庄整治,加强对农民自发建设新房进行有效引导,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村庄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在中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建设现代村庄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农村村庄的状况综合反映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状况。农村村庄达到现代水平,既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准备蓄水池和稳定器,也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奠定基础,应当重视农村现代村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浅议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凡 《安徽建筑》2006,13(6):26-28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推进。文章在系统的分析当前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发展经济、村庄整治、创新机制、培训农民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北京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风景名胜区而言重要的是资源保护,对农村来说迫切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充分合理利用而又不破坏风景名胜区宝贵资源的前提下来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北京市风景区内3个不同状况村庄的建设,提出了几种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以期为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庄发展各项事业的未来计划和行动指南。如何科学地编制村庄规划使之符合农民意愿.反映农民要求,保证农民的主体利益,促进村庄整治的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村庄规划前期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农民的有效参与方式和规划成果的有效展示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做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新农村规划。  相似文献   

14.
村庄布局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迁村并点"更是村庄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论文从江苏省句容市的村庄居民点现状与分布特征入手,发现句容市"迁村并点"工作在实施中存在保留居民点缺乏吸引力、耕地调整难、农民大量进城购房、农民新建房趋于饱和等困境.对此,论文提出了加快对保留居民点投入、合理改革土地承包权、加快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加速处理农村空关房①和做好非保留村庄整治性建设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尺.不管当地农民收入有多高,只要农村人居环境不从根本上改变,就不能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就."周强说,要切实将村庄治理工作与各地农村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村庄治理切实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汪光焘同志在安徽、江西两省村庄建设的调研报告,总结了两省部分县市村庄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并对搞好村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国务院领导对他们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件事办得好;强调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村容村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一定要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并进行正确引导。本期特别刊登此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7.
试图通过半山村新农村村庄的规划建设、新型农民住宅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条件下的村庄规划、整治、建设、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创新型村庄建设的步伐,尽快实现村庄村房的彻底改观。并充分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水资源优势,依托高山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  相似文献   

18.
袁晓辉  谭伟平 《小城镇建设》2012,(11):95-99,104
昆山市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代表城市,其村庄发展面临着快速城市化的压力.凝聚地方发展特色的村庄风貌和文化传统的保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确定未来村庄的发展模式.在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传承村庄传统特色,解决好未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昆山市探索提出了保留村庄规划建设的策略,希望能从更长远的视角,基于地方特色与文化。统筹确定未来村庄的发展模式,指引当下村庄高效、健康、和谐发展。本文通过昆山市保留村庄规划编制背景、保留村庄规划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规划编制的出发点、规划编制特色等几个方面对这一策略进行了概括和探讨.提出了未来村庄规划建设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京郊新农村村庄基础设施规划现状,划定了村庄基础设施规划的范围为街坊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处理等“五项基础设施”。根据调研数据,概述了京郊新农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后奥运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促成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及配套建设的统筹安排,以改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庄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终极导向,分析并提出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的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20.
因地制宜、详略得当地进行村落建设,做到与农村发展状况和农民需求相适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结合,避免调减土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严重损毁传统村庄生态建设、破坏传统艺术文化风格;发展村庄群众主体功能,全面注重村庄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用科学合理的村镇设计推动乡村高质量开发,为推动传统村庄复兴规划建设和打造美好的宜居村庄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