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斌  王莹  刘沁 《中国陶瓷》2006,42(6):70-71
通过对明朝青花瓷装饰艺术风格变迁的分析,从艺术、历史、人文等方面考证了艺术发展规律的反复性和复杂性,并且揭示了惟有求新图变,才是使艺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
3.
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拾云 《陶瓷研究》1999,14(3):47-51
在中国陶瓷史中,历代都烧造过许多名贵品种,如宋代的“官、哥、汝、定、均”五大名窑,各有特色。但是,象青花瓷这样,烧造历史之悠久,窑口遍布之广,纹饰、造型之丰富,受到民众喜爱之普遍,是其它品种难与之相比的。因此,将青花瓷的起源与历史发展,加以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青花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既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又是精巧的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被人们誉为“国之瑰宝,瓷之荣光”。1 起 源 据出土瓷片考证,青花瓷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唐代中期。1985年,在扬…  相似文献   

4.
青花瓷的发展得益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入,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外来文化有机结合的最好例证,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跨越了种族和地区的区分,产生了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阿拉伯文化对青花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青花瓷色料、装饰、造型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画,受国画中的水墨画影响而产生。虽然瓷画和水墨画的材质不同,但是作画形式、工具、表现手法,两者之间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秦波 《中国陶瓷》1999,35(3):42-43
当中国古文明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以基督文化为背景的法国才开始对中国的文化发生兴趣,中法文化最初交流是在明清之际逐渐展开的,在此之前,中国不曾见识法兰西的存在,而远在欧洲大陆的法国也只传闻远东的“丝地”而已,随着十三世纪法王路易九世派遣使者访问蒙古...  相似文献   

7.
占晓初 《中国陶瓷》2006,42(7):75-76
元代青花是中国陶瓷装饰史上的里程碑,虽然在此之前,长沙铜官窑、磁州窑、耀州窑,还有江西吉州窑都在瓷器上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图案装饰,但都无法与元代青花相提并论。景德镇元代青花造型硕大,说明其烧造工艺先进一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气势磅礴的绘画题材,飘逸的绘画风格无不体现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反映了元代青花绘制水平可谓历代之冠,高水平的文人画风是此后历代官窑制品都无法企及的。关于这一点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张汀先生和中国美术学院熊廖先生有专门论述。由于元代青花的研究起步较晚,可以找到的实物很少,建国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叶佩兰先生和上海的朱裕平先生都曾经以专著的形式论述元代青花填补了元青花的许多研究空白。对世人学习元青花了解元青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例如,到底生产进口料大器的作坊是只有湖田窑吗?伊斯兰文化对景德镇元青花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近两年景德镇市政建设力度加大,新的窑址不断出现,对我们全面了解景德镇元代青花的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传统的元代青花的研究进行一些有益的补充,对一些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正,也许对于置镇千年的瓷都来说,似乎是一份小小的礼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墨画在青花陶瓷中的表现,不仅不会失去中国画的神韵,还借助陶瓷工艺的巧与陶瓷器型的多样化。给中国水墨画上升到一个多维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是我们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与粉彩、玲珑、雕塑并列为四大名瓷.而青花之所以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从工艺制作流程,还是色彩的朴素、淡雅,而且不怕时间岁月的吹打,永保画面颜色不变,青白相映,为景德镇陶瓷的发展乃至世界陶瓷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造型向世人昭示着它的魅力与风采。如何让国粹青花瓷的神韵、色彩和纹饰在现代服装设计甚至是现代社会中得以更好地体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11.
陶瓷的装饰性表达是陶瓷原始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实用功能之后,继人类生活从物质文化层次提高到物质和精神共存的高度时,所产生的陶瓷新功能。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最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装饰性。时代变迁,空间发展,在新的人文环境理念的倡导下,如何把青花与现代环境空间结合,是新时代的陶瓷艺术多元化表达中,需要展开的内容,也是新时代个性空间创造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元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开创了中国陶瓷的新风格,而且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陶瓷审美观念,它是在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的硕果。本文分析了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深入挖掘了其所折射出民族文化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青花“半刀泥”装饰艺术,以其清雅秀逸、灵巧奇变的艺术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作者在从事青花“半刀泥”创作多年的基础上,围绕思维观念、技法与表现形式、创作题材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体会,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中无可比拟的智慧财富,拥有数千年的历史,现代陶艺则起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欧洲,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交融使青花与现代陶艺结合在了一起,如何将二者完美的融合已成为所有现代陶艺家们最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青花山水是瓷画中的上乘之作,而且青花山水的题材也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本文主要讲述何为现代青花山水及其大致的题材,以及现代青花山水的走向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南方十国之一的南唐具有浓厚的崇儒之风,南唐时期开始了南方最早的白瓷与青白瓷生产,南唐崇儒之风对于南方白瓷、青白瓷的兴起产生了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花分水花鸟瓷画因分水技法的运而而产生独特的肌理语言,依据视觉、形态、情感等不同角度而分为不同类型,与留白、形态、色彩等其他语言密切联系,并形成自然美、偶然美、形象美等鲜明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朱峰  邵婕 《江苏陶瓷》2009,42(1):16-18
民间产青花瓷在我国分布广泛、产地众多,历史上的民窑多,无法考证。本文就现代民间青花瓷的产地与艺术特色方面作出了一些分析,分为“用途广泛,设色符合中国人的色彩喜好”、“产地分散,选材多变”、“造型与描画的艺术特色各随区域流派”、“与官窑产青花瓷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四个角度,旨在说明传统制瓷工艺在民间保存完好,更具有原生态特色与实用价值的这一典型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元代青花瓷装饰上排布满密,多按照分层即装饰带的形式对瓷器外部进行装饰,形成元代青花瓷独有的装饰风格。在众多元青花中,装饰带的数量多见九层,七层却甚少,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重九恶七装饰现象,然而在重九恶七的同时却仍然存在少量七层装饰的元青花瓷,以上现象及其原因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初步探讨了元代青花瓷繁复多层的装饰现象及其成因,进一步讨论了多层装饰中重九恶七这一现象,最后由重九恶七引发探讨了七层装饰带仍然存在于元青花的原因,以对元青花极具特点的装饰形式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在不断发展的今日,青花瓷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保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离不开青花装饰艺术之美。本文通过论述青花瓷的青白关系、青花装饰蕴含的韵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探究青花瓷艺术价值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