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城市建设及精神生活的需要,提出新型的文化空间的概念,促使人类城市空间文化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3.
讨论无穷维Banach空间Lp与lq的同构问题,得以了比文献[1]第五章定理5更普遍的结论:一个Lp空间不同构于lq空间的任何一个子空间,这里1≤P<∞,P≠2,1≤q<∞,q≠2。反之,由于l1同构于L1的一个子空间,因而上述结论的逆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5.
从空间的对比、疏与密、蜿蜒曲折、渗透与层次、空间序列这五个方面逐一分析留园是如何运用空间变化来体现造园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建筑的各种类与分类,加上园林绿化,工程设施等,组成城市空间的连续结构体,本文仅从室内设计与装饰角度分析,对建筑空间的美化做简化归纳,从而是方便研讨创作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天童寺、灵隐寺为中国传统公共建筑的典型范例,初步分析了禅宗寺建筑群体空间形态和环境设计手法、提出了可供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借鉴的中国传统空间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8.
建筑外部空间之过渡的调和空间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形态多样的建筑外部空间中,各类空间的主体作用十分清楚,关于它们的理论也比较丰富,由于过多的注重外部空间的主体完美,且没有形成有序的城市空间体系.因此,文章在分析它们原由的基础上,借助主体空间理论的同时,试图以另一种过渡性的调和空间去改善这些无序的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9.
10.
为有效地改善建筑外部空间的无序状况,借助建筑外部主体空间设计理论及其方法,探析了调和空间的表达手法,并将其归纳成3类:穿插与交错的表达、重复与叠加的表达、消解与弱化的表达。在青岛市延安三路街心花园的项目设计中,应用其中的一些表达手法,使得该花园有了丰富多样的空间细部和实用的景观效果,达到了对调和空间手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性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西方建筑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的空间中所内蕴的文化内涵的不同,因而造成了各自不同的空间形成与造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建筑的各种类与分类,加上园林绿化,道路工程设施等,组成城市空间的连续结构体。本文仅从室内设计与装修角度分析。对建筑空间的美化做简化归纳,从而方便研讨创作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空间力量作为维护国家空间安全与利益的物质基础和综合国力新的增长源,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分析了我国空间力量发展的现状和诸多制约因素,研究了空间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制定空间战略、发展空间力量、维护空间安全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3D GIS中空间直线元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维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对GIS应用、分析、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极为重要。根据确定空间直线元的空间两点,来分析研究空间直线元上任意点的不确定性,同时对其长度、方向以及空间折线、空间折线环的总长度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经Matlab编程实现上述各算法和算例。实例表明空间直线上任意点的不确定性,其精度至少要高于确定该直线的其中一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在L-fuzzy拓扑空间中提出了一种新的T2*分离公理,这种T2*分离性有许多好的性质,如对子空间可遗传,在积运算下保持,是好的推广等,此外,这种T2*性蕴涵T1性且T1正则性也蕴函T2*性。  相似文献   

16.
论T3.5空间     
通过讨论T3.5空间与Ti空间的关系,给出了T3.5空间的基本性质,最后引出两个重要反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立体空间的基本概念、形态特征进行阐述,并结合设计案例,发掘立体空间形态在平面设计中的新的表达形式和创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以房地产开发为表征的"资本力量"强势介入,使城市空间直接转变为现实、具体的"空间利益"与"环境财富"层面的"商品",空间私有化就导致了公众与投资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争夺,并引发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成为城市空间危机。如何理解这一问题?进而通过城市空间设计调和这一日益激烈的矛盾。通过对城市公共与私有空间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揭示城市空间中利益与资源是多方矛盾交集的根本。阐明公共空间的再生应以满足多方核心空间利益为目的,提出"退耕还林"的城市公共空间再生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包装造型设计中的空间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讨论了包装造型设计中的空间要素,提出了空间因素的介入,会使包装设计的思维更为活跃,以空间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必能更好地进行包装设计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