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合理的灌水技术要素对提高畦灌系统的灌水质量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临猗夹马口灌区典型田块的试验,分析评价了影响灌水质量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波涌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组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费良军  王云涛 《水利学报》1996,(12):16-22,28
本文将零惯量数学根据加续畦灌田面水流推进曲线确定的间歇入渗模型的结合建立了波涌畦灌田面水流运动的零惯量数学模型,提出了波涌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的设计方法,依此对灌水方案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应用模拟优化技术对波涌畦灌技术要素组合进行模拟--优化设计,最后以陕西泾惠渠区实际资料为例求得了波涌畦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3.
黎平  胡笑涛  蔡焕杰  李志军 《人民黄河》2012,34(4):77-80,83
为了提高畦灌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进行了畦灌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对不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响应规律的模拟研究。选取2009年杨凌渭河北岸河漫滩地的沙壤土和黏壤土畦灌田间实测数据,基于SIRMOD模型求出畦田平均入渗参数,然后通过多组合灌溉模拟分别计算出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结果表明:畦田规格和单宽流量对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畦长的增长和单宽流量的减小,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均减小。建议该地区沙壤土畦长为40~50 m时单宽流量为6.0~8.0 L/(s.m),黏壤土畦长为60~70 m时单宽流量为5.0~7.0L/(s.m),畦宽均以1~3 m为宜。  相似文献   

4.
膜孔沟灌技术要素对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春玉米膜孔沟灌田间试验,研究了膜孔沟灌主要灌水技术要素膜孔径、开孔率、单宽流量及地面坡度在不同水平组合下对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影响的显著性,并建立最优技术要素组合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各灌水技术要素对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影响的显著性不同,灌水均匀系数不宜单独用来评价膜孔沟灌灌水质量。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7,(7):149-152
为了改善畦灌灌水质量,基于畦灌的水流运动过程及入渗水分的空间分布,分析了畦灌灌水效果评价指标灌水效率Ea、储水效率Es和灌水均匀度Ed间的相关关系,并以灌水效率与灌水均匀度之和Ead为目标函数,利用灌水效率Ea、畦长L及比例系数k构造约束条件,建立了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的实用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山西省汾东灌区北长寿灌水试验点为例,将优化模型与地面灌溉模拟软件Win SRFR结合使用,对优化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优化灌水技术参数组合下灌水效果指标进行分析,表明该实用优化模型可实现灌水技术参数的优化选取。  相似文献   

6.
通过春小麦水平畦灌试验,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对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畦田纵坡的增大,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降低;单宽流量越大,灌水效率越高,而单宽流量过大,有可能对田面造成冲刷,造成灌水均匀度降低;随着畦长的增大,灌水效率减小,灌水均匀度也减小。为此,提出了适合于石羊河流域金塔灌区水平畦灌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涌流畦灌灌水质量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这一成果为涌流畦灌的数值模拟和灌水方案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灌区现有工程条件,选择了比较适宜的改进式水平畦灌的灌水技术要素控制指标。结合河套灌区现状畦田规格,推荐了改进式水平畦灌的6种组合灌水技术要素,供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波涌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灌溉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本身是一个复杂问题,加之波涌灌溉灌水过程的复杂性,给波涌灌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增加了难度。研究表明:波涌灌节水效果的发挥直接取决于其灌水技术参数采用的合理性。本文基于笔者近年来的波涌畦灌灌水实践和波涌灌灌水技术研究,对构成地面波涌畦灌灌水过程的灌水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对作为波涌灌灌水技术参数确定依据的间歇入渗减渗率和入渗模型及参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波涌畦灌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尽管其不少参数的确定是经验性的,但不失其对波涌畦灌灌水技术的研究和灌水管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波涌畦灌灌水资料推求土壤入渗参数和减渗率系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利用大田畦灌灌水资料推求土壤入渗参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利用波涌灌水流推进和消退资料确定间歇入渗减渗率系数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这些方法能简单而有效地求得田间土壤平均入渗参数和减渗率系数。该研究成果为波涌畦灌技术要素设计和灌水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