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福来 《中华建设》2012,(8):250-251
锚杆是一种先进、合理、经济、较为简便的支护构件。目前,在隧道、公路、基坊等的支护体系中使用较广。传统的锚杆支护方式常常是被动地承受坍塌岩土体产生的荷载,而锚杆支护可以主动地加固岩土体,有效地控制其变形,防止坍塌的发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支护结构中的锚杆。  相似文献   

2.
自进注浆式锚杆是一种新型的支护方式,可以主动地加固岩体,有效地控制其变形,防止坍塌的发生。乌江索风营水电站进水F1边坡受F2断层影响,岩体破碎,砂浆锚杆支护难以成孔。采用自进注浆式锚杆形式进行支护,施工完成后,支护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3.
汪学平  蔡波 《人民长江》2008,39(9):46-47
董箐水电站1号导流洞塌方段坍塌范围大,高度超过了100 m,且边坡极不稳定,为此决定对塌方段从外部采用明挖的方式进行处理.简要介绍了素喷混凝土支护、锚杆、锚筋束、喷混凝土+锚杆支护、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支护、条带贴坡钢筋混凝土+锚索等明挖高边坡各项支护方式及施工工艺与程序,可为砂岩、粉砂岩夹粘土岩(泥页岩)地区高边坡支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更合理地解释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量化锚杆(索)的加固效果,从能量分析角度开展研究,首先明确附加抗能是支护结构对围岩贡献的能量补给,提出了支护结构的能量补给理论分析方法及其抗能计算公式;进而依据国内20个水电工程地下厂房实测资料,对主厂房边墙的支护参数展开归纳统计;最后基于附加抗能提出了能量支护指数的概念。结果表明:支护结构对围岩附加抗能的贡献主要包括锚杆(索)抗拉强度提供的抗能、锚杆(索)与围岩接触面粘结作用提供的抗能、围岩裂隙灌浆粘结作用提供的抗能;锚杆(索)附加抗能、围岩强度应力比、主厂房开挖跨度三者的关系可通过4个经验公式加以概括;锚杆(索)的能量支护指数分布在1.0附近,该特性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隧洞断层破碎带施工时,TBM常规支护容易引发隧洞坍塌和围岩变形,影响TBM正常掘进。在辽宁大伙房输水隧洞TBM施工中,研制了TBM新型支护系统,该系统由钢筋排安装系统、高效钢拱架及钢筋网片安装机构、锚杆钻机以及喷混系统组成。采用TBM新型支护系统后,可以有效缩短支护作业时间,提高TBM支护作业效率和设备掘进效率,并且施工过程中无塌方,围岩无大变形,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龙陵腊寨水电站右岸高边坡陈旧性滑蹋体采用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支护处理的工程试验和总结,论述了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在破碎岩石边坡和土石堆积体中的应用。对不适应岩石锚杆和土锚杆支护的边坡,采用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支护,可将钻孔、注浆及锚固等功能一体化。施工结果表明,这种较少应用于水电站边坡支护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可使边坡开挖范围大大缩小,并能减小围固岩较差的高边坡支护施工难度,较好地改良围岩,达到理想的支护效果,时指导同类工程施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伟 《水电站设计》2005,21(3):78-80
就基坑工程的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叙述,其中着重对锚杆支护的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操作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1概述 在隧洞开挖施工中,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形式的采用,主要根据围岩的类别来确定。不同的围岩类别需要采用不同的临时支护形式和永久支护形式。临时支护是在隧洞开挖时为确保工程安全而采取的阶段性安全措施,主要包括挂网喷混凝土、随机锚杆、超前锚杆、注浆管棚、格栅拱架、钢支撑等。永久支护是为确保工程永久安全运行而采取的最终安全措施,主要包括挂网喷混凝土(由设计成果和要求定)、系统锚杆、钢筋制安、混凝土衬砌等。  相似文献   

9.
吴大国 《治淮》2011,(8):17-18
基坑支护设计中常采用土钉支护和锚杆支护。本文从土钉与锚杆的概念、工作机理和计算模型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其中区别。  相似文献   

10.
土卡河水电站右岸岸坡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基坑开挖边坡高,工程量大,地表岩性风化严重,工作面狭窄,开挖与支护施工工序重叠交叉,高边坡安全控制难度大,工期又短。针对此工程设计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高边坡支护方案,如长锚杆、超前锚杆、系统锚杆、超前小导管、挂网喷混凝土、网格梁、锚索等多种支护方法,提高施工工效,加快施工进度,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大断面煤巷锚杆(索)支护存在的困难,以白羊岭煤矿101开切眼围岩控制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大断面破碎围岩顶板开切眼支护优化设计与安全监控研究,对锚杆(索)支护理论及巷道的失稳机理进行分析研究。针对101开切眼大跨度、大断面矩形巷道的特点,采用动态信息设计方法,分析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制定101开切眼支护方案。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开切眼顶帮部在不同锚杆(索)间距、长度、单体支柱个数等支护参数条件下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比支护前后巷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01开切眼的合理支护方式为顶板采用锚杆(索)联合支护,锚杆间排距800 mm×800 mm,锚杆长度为2.0 m,单体液压支柱3根/排。在同类条件下,采用高强度锚杆(索)支护的煤巷,在回采期间的围岩变形量比采用普通锚杆支护少21.3%~42.5%;巷道围岩移近总量比锚喷网支护减少25.6%~43.0%,巷道支护效果收益明显。上述研究成果对大跨度、大断面破碎围岩顶板开切眼支护优化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导流洞塌方冒顶处理过程中,运用超前支护及“核心土法”的理论,采取自进式锚杆及管棚超前支护;核心工法开挖,钢格栅、挂栅喷混凝土及系统锚杆联合强支护。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又好又快地完成了塌方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汪征 《北京水务》2013,(1):50-53
西甘池隧洞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惠南庄泵站—大宁调压池输水干线范围内,是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最长的输水隧洞。隧洞支护采用锚喷联合支护,具体参数:锚杆为2.0~2.5 m长的Φ20 mm水泥砂浆锚杆,Φ8 mm钢筋网间距150×150 mm~200×200 mm,喷射混凝土厚度在10~20cm。根据实际揭露的围岩情况来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围岩软硬相间。在软弱破碎洞段,如节理裂隙密集分布、夹泥严重,滑石片岩与大理岩互层,滑石片岩强风化以及溶蚀段等,由于围岩自稳时间短、变形较大,极易发生坍塌,必须加强支护,为确保安全,经现场确定,先进行钢支撑支护后,再进行喷锚支护,地质异常破碎带加钢管进行超前支护。钢支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工作面趋于稳定,同时抑制围岩较大变形;且在喷锚支护完成后,钢支撑与喷锚支护一起联合受力,大大增加了支护抗力,确保了开挖工程和施工人员安全。重点论述了不良地质段洞挖地质分析及支护技术措施、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代坚  高瑛 《四川水利》2001,22(6):17-18
锚喷支护是利用锚杆和挂网并喷射混凝土加固围岩,阻止围岩变形,防止岩块松动,使支护结构与围岩形成共同工作的整体,以增强围岩的自身稳定能力。将围岩转化为承重结构的一部分,这是地下洞室开挖支护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对节约工程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建设进度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锚喷支护是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喷支护是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喷联合支护及锚喷挂网联合支护四种形式的总称。这四种支护形式虽已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但阐述其作用和效果的理论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因此还没有成熟完善的设计理论。现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将上述四种支护形式的工作原理、布置形式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山体稳定,防止库区内岩石坍塌、滑落,保障大坝的安全,通过加长型锚杆对岩石的锁定、支护,增强山体的完整性、稳定性。施工中采取钻杆长短结合,造孔逐级加深,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过程,使锚杆安装达到了设计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进式锚杆是将钻孔、注浆、锚杆安装、锚固等合为一体的新型锚杆,它比较适用于断层破碎带等破碎岩层。某水电站开挖形成的大坝坝肩及各引水洞进口边坡最大高差达150m。由于受边坡复杂地质因素的影响,边坡支护采用普通砂浆锚杆造孔十分困难,造成支护工程进度滞后。经研究,采用自进式锚杆,解决了锚杆难以成孔的困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路堑高边坡对市政道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研究坡率、锚杆间距、锚固角度、锚杆支护位置等设计参数对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支护方案。研究表明:边坡坡率、锚杆间距和支护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锚固角度影响较小。坡率越大稳定性越小,设计坡率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取值;当锚杆间距为2.0m~2.5m时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锚杆的最佳锚固角度是15°;锚杆支护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由大到小是第二级坡>第一级坡>第三级坡,设计依此对锚杆参数进行差别设计。经各项监测结果验证:锚杆支护方案锚固效果显著,边坡在施工及运营阶段均处于稳定状态,高铁桥墩和高压电塔未见明显位移,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8.
自钻式注浆锚杆是一种集造孔、注浆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锚杆,普遍应用于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大变形等复杂地质边坡支护,其施工不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保证质量、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自钻式锚杆在云南吉沙水电站边坡支护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层状岩体在地下隧洞开挖过程中比较常见,在爆破及渗流作用下容易引发开裂、变形甚至塌方,对工程施工及长期稳定极为不利。锚杆支护是隧洞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支护系统,但其支护作用一直处于探讨之中,文章对无锚杆、螺纹锚杆以及碳钢钢管三种支护情况下层状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隧洞开挖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锚杆已经是高边坡支护工程越来越重要的手段,结合云南那邦水电站大坝右岸边坡预应力锚杆在高边坡支护工程中的施工实践,介绍其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那邦水电站经过2009年3个月的紧张施工,共施工预应力锚杆120多根。施工成本较低,工艺相对简单,施工速度快,支护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