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中国设计刚刚进入发展期的时候,各个方面发展都很不完善,设计批评领域近乎空白。设计是功能的实现更是信息的传达与交流。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产品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原理、准则和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设计批评为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搭建起一个健康的评价平台,为企业设计提供信息反馈,帮助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正确选择产品,鼓励引导民众参与设计、普及设计知识。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下设计批评的困境和高等设计教育学科建设的现实诉求,文中论述了构建设计批评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于"设计批评学"概念的界定,对构建设计批评学所涉及的研究方向、学理特征、知识结构、组成要素、发展策略,以及学科责任和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设计教育活动中,针对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设计批评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尤其在设计实践活动中,是需要设计批评及其标准的。而如何建构设计批评的标准,就是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文化的、哲学的、美学的、科学的、设计的五个角度来确立设计批评标准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4.
工业设计专业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校、企业以及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工业设计专业,特别是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任务中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市场价值方面工业设计在整个产品的价值比重中仅占很小部分。教育机构、企业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对工业设计发展以及如何提升市场价值指出了方向,并提出了新的合作形式来提升工业设计的市场价值。对于这些形式的研究对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绘画更是这千载华章的亮丽扉页。受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其独到的展示了中国人对美和对理想的一种追求。中国传统绘画中对构图章法的要求,对气韵内涵的把握等等都是平面设计所要汲取吸收的"养分"。本文就是主要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章法意韵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发挥更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6.
CG技术不仅仅是三维动画、后期特效,它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业设计就是个主要的应用方向。随着CG技术在工业设计行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也开始更多关注这一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产业。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机构大致有如下几类。跨国公司的设计部门,中国名牌企业的设计部门,国内专业设计公司.海外专业设计公司,从这个粗分类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设计市场正在被本地力量和海外军团争夺着.而这种多力量介入的局面,也让人们对中国工业设计市场的活力有了一些新看法。 本刊记者分别走访了这四类设计机构、从这些设计师的身上.我们能了解到中国工业设计第一线的现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产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强,工业设计在产品品牌的建立中发挥了无坚不摧的作用。工业设计要面向生活,面向普通百姓,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发最有价值,最有市场潜力的商品。  相似文献   

8.
正Smart Rack是浪潮基于新一代数据中心设计理念开发的全新服务器形态——整机柜服务器。该产品大量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集中散热、集中供电、集中管理等创新设计,使其具有低功耗、易管理、高可靠、易维护、灵活扩展等优势。在中国的整机柜服务器市场,浪潮Smart Rack雄踞80%市场份额,已经在百度和阿里巴巴的数据中心成功部署数万台服务器节点,大量部署可使其高密度低功耗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9.
设计和管理相结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为企业的生产、营销、文化所服务,设计管理对设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应用,使设计最大效率发挥功效。设计管理是新市场环境下产生的新事物,依靠设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和运行效率,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活动要有管理,管理模式要有设计。设计师的设计行为要与生产、营销、消费相协调,设计活动的社会化和集团化的特征,必须要有相应的设计管理,它会使设计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效应得到最大的发挥;设计管理的建立和完善,保持设计管理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会促进设计创新,创造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中国当前本科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缺乏全面知识结构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欠缺培养动手能力等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家具设计领域与家具行业特点,提出由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方面构成家具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框架。根据这个基本框架,对家具设计本科教学体系的建立提出新观点,并分别从教学体制、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详尽分析、阐述观点。总结出以"三分法"教学体制为主导,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理论结合实践的本科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军装元素在近几年的女装设计中盛行,本文主要介绍军装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军装元素的流行现状,对军装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对设计成果进行艺术评论。  相似文献   

13.
设计活动作为人类一直以来的重要活动之一,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时至今日,设计活动更加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重要作用。那么如何确保走一条正确的设计之路显然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工艺美术运动与有机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入手,从时代背景、产生条件、设计师灵感来源、设计理念与风格表现出发,科学的探讨了二者追求设计本质的历史事实。并验证了追求设计本质对一个设计风格或设计流派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最后,本文结合对追求设计本质的探讨与中国现代的设计境况,提出了一些可能促进中国设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管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的设计师,中国的高校教育需要将设计管理教育教学纳入传统的教学体系,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手段。英美等国的设计管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明显的可供借鉴之处,对于中国的相关设计院校而言,如何洋为中用将成为中国高校设计管理教育的焦点所在。从多学科视点培养有管理能力的专业设计师是目前我国高等设计教育培养设计管理人才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设计创新可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各个方面,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符合我国均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产业模式要实现制造到创造的飞跃,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业设计的这一特性,要真正实现产业模式转型就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造好的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设计产业滋生的土壤。其次,要真正实现企业和设计机构之间的合作。再次,要加强设计教育。  相似文献   

16.
精确跟踪对准控制系统在卫星光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完成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基于经典随动系统理论设计的跟踪与瞄准系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圆满效果.面向未来更远距离的空间通信应用,对跟踪与瞄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满足.为此本文提出了精确瞄准系统的一种参数化设计方法,抛弃了传统方法的精、粗系统分别设计的思想,对两级子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地利用了系统中的设计自由度.通过综合优化这些设计自由度,实现了系统对阶跃干扰的解耦和复杂干扰的抑制、不敏感极点配置和控制增益极小化等各项设计要求,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对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对准精度由原来的微弧度量级提高到了纳弧度量级.  相似文献   

17.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内心境界,更是他心目中的大学精神。通过对其的认识与理解,探讨在设计领域中如何才能达到"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境界,以及设计人员所应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对设计实践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入世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和设计教育大国。由于我国现代设计教育历史短、发展快,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展望未来,中国设计教育既充满希望,又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强设计科学与文化的研究,走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Interaction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ough interaction designers critique interfaces as a regular part of their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field of HCI lacks a proper discipline of interaction criticism. By interaction criticism I mean rigorous interpretive interrogations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the interface, including its material and perceptual qualities as well as its broader situatedness in visual languages and culture and (b) the user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meanings, behaviors, perceptions, affects, insights, and social sensibilities that aris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action and its outcomes. Interaction criticism is a knowledge practice that enables design practitioners to engage with the aesthetics of interaction, helping practitioners cultivate more sensitive and insightful critical reactions to designs and exemplars. Benefits of such an engagement can include informing a particular design process, critiquing and innovating on design processes and methods more generally, developing original theory beneficial to interaction design, and exposing more robustly the long-term and even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designs. In this article I offer a synthesis of practices of criticism derived from analytic philosophy of aesthetics and critical theory,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five core claims from this literature; I outline four perspectives that constitute a big-picture view of interaction criticism; and I offer a case study, demonstrating interaction criticism through each of these four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